摘要: 明清时期,“郡县空虚”导致赈灾职能从政府向民间下移,民间赈灾活动蓬勃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包括宗族赈济、社群赈济和官民结合赈济在内的灾害社会治理结构。与此同时,“郡县空虚”问题还催生了“礼下庶人”的变革,不仅推动了平民化宗族浪潮的出现,也重塑了以“孝”和“忠”为核心的基层社会伦理。研究发现,“礼下庶人”的变革为明清时期灾害社会治理机制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其中“孝”成为宗族赈济和社群赈济的基础,而“忠”成为了官民合作赈济的基础。
[V1] | 2024-09-30 10:12:24 | PSSXiv:202410.00630V1 | 下载全文 |
1. 战时经济秩序下裕华纺织公司的“暗账”问题探析(1939—1949) | 2024-10-16 |
2. 洋行与近代中国化学肥料的传播 | 2024-10-16 |
3. 制度内生化视角下中国公债发行体系的演变分析(1912—1936) | 2024-10-16 |
4. 从经济到政治:郑观应《商战》再研究 | 2024-10-16 |
5. 清中后期内蒙古畜牧生产中牧草的利用、争夺与商品化 | 2024-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