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维护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保障,而耕地“非粮化”制约着中国粮食安全。基于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视域,立足不同区域的实证案例,发现耕地“非粮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农地流转中,农地经营户在流转耕地上偏好种植果木等经济作物,而非粮食作物。究其原因,农地流转本质上是资本下乡对耕地利用的再造,而资本下乡秉承着逐利性原则。受限于市场经济内生机制、政府干预形式和力度缺陷、公共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及农地流转合同未规定耕地使用方式等因素影响,农地经营户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偏低,难以满足资本逐利需要。当前,囿于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及老龄化、土地承包期限延长至30年政策等条件制约,不应盲目地将农村流转耕地收回重新分配给农民耕种,而应遵循农地流转再利用的资本逐利逻辑。在农地流转基础上,选择区域实施商业化种粮政策,同时通过优化政府干预形式和力度,确保公共政策精准执行及利用协商治理调整合同内容方式来提升农地经营户种粮积极性,从而推动耕地“非粮化”朝着“种粮化”转向。
[V1] | 2024-10-11 15:49:00 | PSSXiv:202410.00987V1 | 下载全文 |
1. 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平感与农村居民消费研究 | 2024-10-25 |
2. 生猪价格波动风险抑制了专用性资产投资吗? ——来自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2024-10-25 |
3. 非农收入对农户清洁炊事 能源选择的影响——以华中三省为例 | 2024-10-25 |
4. 订单农业对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的影响——来自全国家庭农场监测的微观证据 | 2024-10-25 |
5. 机械化及其模式如何影响 农户农药投入?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 2024-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