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SSCI 北大核心 AMI

国际安全研究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 创刊时间:1983年
  • 主管:国际关系学院
  • 主办:国际关系学院
  • 编辑出版:《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
  • 学科分类: 政治学  

期刊简介

    《国际安全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自2013年起更名为《国际安全研究》。它是一本以安全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期刊,以“加强战略思维、审视国际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主要刊登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国际安全领域的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 《国际安全研究》以国际问题研究为主旨,以安全研究为特色,以理论、议题、战略为主线,涵盖当代安全理论、战略与政策问题,重视多维度的安全问题,强调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提倡多样性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促进安全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结合。 《国际安全研究》主要设有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区域与国别安全、安全理论、安全战略、安全议题、安全思想及热点聚焦等栏目。《国际安全研究》坚持选题策划组稿与作者投稿相结合的选稿方式,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年轻学人惠赐佳作。

  •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安全:系统性风险与治理路径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语言安全; 风险; 安全治理;

    DOI:10.12451/202409.01815

    提交时间: 2024-09-14

    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语言安全逐渐超越了信息和文化安全等传统国家安全界限,在语言技术、语言认知、语言行动等维度面临新的挑战。识别和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安全,把握其理论内涵和风险生成机制,对预防和化解语言安全风险意义重大。本文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语言安全的理论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技术—认知—行为”的分析框架厘清该时代语言安全风险的生成机理,提出针对性的治理策略。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语言安全的理论内核和构成要素呈现出技术、主体与社会互嵌的特性。语言安全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不同环节存在差异化和动态化的语言风险样态和逻辑。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语言安全风险提出制定和实施高层次国家语言安全战略、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自主生态体系、提高该技术的透明度与可解释性、开发多语种模型、提升公众数字素养和语言安全意识等治理对策。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336 下载量 102 评论 0
  • 历史比较视野下自主武器军控规范争论及其走向

    关键词: 自主武器; 军备控制; 规范竞争; 人工智能; 技术不确定性;

    DOI:10.12451/202409.01816

    提交时间: 2024-09-14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迭代,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军备控制发生重要变化。在围绕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发生的规范争论中,各方面对未来技术发展及其风险后果的不确定性提出竞争性的预期,就预防性的军控规范展开博弈。与杀伤人员地雷、集束弹药等军控议题领域的规范博弈相似,自主武器规范争论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自主武器的使用可能产生的人道主义风险与道德后果,究竟是源于其固有特性,还是国家开发与使用自主武器的行为方式?为倡导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以禁止和管控自主武器,跨国倡议网络尝试界定自主武器的固有特性,论证其与负面后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但未来技术不确定性使其面临一定困境。拒绝制定国际公约的美国则尝试利用这种不确定性,证明国家可以通过引导和调整开发与使用自主武器的方式,减小乃至消除其风险与后果,但其论辩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这对自主武器规范争论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使之明显有别于其他军控领域。双方在支持者的争取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的态势,同时双方各自构建的阵营均具有内部异质性。规范争论不再是界限清晰、立场分明的两个阵营之间的对抗,一个观点立场复杂交错的关系网络已然形成。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336 下载量 89 评论 0
  • 地缘经济转向、数字主权与欧盟人工智能治理

    关键词: 地缘经济转向; 欧盟; 数字主权;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法案;

    DOI:10.12451/202409.01817

    提交时间: 2024-09-14

    摘要:数字主权战略是欧盟“地缘经济转向”在数字空间的反映,包含监管与创新双重目标。在数字主权战略和人工智能兴起的背景下,欧盟推出了全球首部人工智能全面监管法律《人工智能法案》。在立法过程中,欧盟立法机构不断累积对人工智能风险的认识,并努力在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和减轻人工智能风险间取得平衡。欧盟能否通过《人工智能法案》实现其领域的数字主权取决于欧盟能力、法案制度设计和人工智能技术特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人工智能法案》有利于欧盟协调内部行动和影响全球监管立法,但成员国在高风险人工智能监管执行权分配中的授权程度较低、法案制度设计未能弥合监管与创新的分歧、法案转化和修订与人工智能技术迭代的潜在不同步将对欧盟的人工智能主权产生不利影响。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316 下载量 101 评论 0
  • 认知武器化与人工智能认知战——一项机器学习与行为实验研究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认知战; 算法; 机器学习; 行为实验;

    DOI:10.12451/202409.01870

    提交时间: 2024-09-14

    摘要:作者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针对1950—2024年173例美国对外政策与行为,构造以ChatGPT为对象的行为实验与对照研究,涵盖美国制裁禁运、安理会否决、军事干涉、政权更迭、海外作战等五类事件。虽然目前大语言模型未在明面上被用于谋杀、军事破坏或系统性认知攻防与渗透,也没有大语言模型认知攻防作战公开明确的战略政策执行或文本宣示,但OpenAI的ChatGPT模型展现出显著的认知安全风险。这种认知威胁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精准性等特点,其潜在认知杀伤与认知“殖民”能力不容忽视。ChatGPT能够选择性呈现信息与伪造事实,并塑造、扭转用户认知与思维模式,引导用户产生对美国对外政策与行为正当性的积极情感,进而实现认知操纵。ChatGPT生成的内容在文本、叙事与情感等三个层面表现出正负面极化情感动员趋势,通过“言过其实”“无罪推定”“以退为进”等方式放大己方正当性、美化自身形象,通过“栽赃陷害”“无中生有”“有罪推定”污名化、妖魔化竞争对手形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认知战成为一种隐蔽、精准、低成本、高收益的非动能作战工具。人工智能认知战利用人类的认知弱点和思维偏差,潜移默化地实施思维诱导与认知操纵,实现了“认知武器化”,对认知域国家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368 下载量 101 评论 0
  • 人工智能武器化与网络威慑战略的未来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网络威慑; 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战略稳定;

    DOI:10.12451/202409.01858

    提交时间: 2024-09-14

    摘要:网络威慑是国家为应对网络空间风险和威胁而采取的战略。冷战时期核威慑路径难以有效复制至网络空间,各国战略界依据网络空间特质而推行的“定制式威慑”也遭遇各类掣肘,网络空间随之长期面临“威慑困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空间塑造了新的威胁与风险,其武器化态势也逐步推动网络安全领域的变革。随着相关技术持续融入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具有进攻者优势的网络空间重新具备了迈向攻防平衡的可能性,从而为威慑战略在网络空间的重新适用提供了理论契机。在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空间攻防平衡状态下,国家将利用拒止与惩罚两种威慑框架应对网络威胁;而在趋向网络攻防平衡的过程中,国家倾向于采取跨域威慑、纠缠威慑和去合法化威慑等方式应对不同层面的网络安全威胁。人工智能技术的武器化为网络威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官僚主义、溯源政治与国际治理缺失等人为问题将长期阻碍网络空间攻防平衡状态的达成。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350 下载量 103 评论 0
  • 关于中国威慑理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回顾与思考

    关键词: 威慑理论;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中美关系; 战略安全;

    DOI:10.12451/202409.01871

    提交时间: 2024-09-14

    摘要:中国威慑理论的早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以翻译、引进和介绍美国的威慑理论为主,并形成了一系列教材和综述性研究成果。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相关研究逐步细化且与国际形势密切关联,出现了一批聚焦威慑与美国核战略、导弹防御以及防扩散机制的论著。但对于威慑理论本身的探索较为有限,仍然处于跟随美国经典威慑理论的状态。近年来,美国提出“重返大国竞争”,凸显威慑战略对国家安全和大国博弈的重大意义。现实环境促使中国学界加快威慑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具体体现为在研究概念上变异求同,正本清源;在研究方法上变换视角,推陈出新;在研究议题上补齐短板,厚积薄发。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威慑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应在祛魅经典、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上不断取得突破,为回答好中美战略博弈向何处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332 下载量 90 评论 0
  • 技术市场竞争与美国的技术安全化选择

    关键词: 技术安全化; 技术市场竞争; 大国竞争; 技术扩散; 美国霸权;

    DOI:10.12451/202407.00184

    提交时间: 2024-06-25

    摘要:技术市场竞争正成为大国技术竞争中最复杂、最重要和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作为霸权国,美国有着以不对称权力优势干预技术市场、重塑技术产业链的政治惯性,市场竞争与权力优势是美国技术安全化的动力追求与能力支撑。美国将技术与安全议题相联结,不仅能够挣脱现有规则与制度的束缚、阻断竞争国既有的技术扩散趋势,还可以动员和捆绑其他国家共同行动,达到最大化控制他国市场选择、保有和扩张国家市场份额的目的。因此,无论是美日半导体技术之争,还是在中美5G技术之争中,当处于崛起状态的竞争国使美国倍感技术市场竞争压力时,美国都以技术安全化手段,在国家和全球的技术市场选择中不断渗透意识形态与安全逻辑,动态持续对目标国进行安全化的塑造与打击。作为当下美国技术安全化主要的目标国,中国需要以更灵活的技术策略应对美国的技术安全化陷阱,从市场拓展、自主创新、企业管理和话语权提升等多方面对美国可能采取的安全化市场打击与压缩的行为作出应对。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566 下载量 153 评论 0
  • 美国关键矿产安全的脆弱性识别与韧性操作逻辑

    关键词: 关键矿产安全; 脆弱性; 韧性; 权力叙事; 全球安全韧性;

    DOI:10.12451/202407.00189

    提交时间: 2024-06-25

    摘要:关键矿产安全是满足国防工业基础建设、助推清洁能源产业转型以及实现诸多高新技术研发与落地等国家安全需要的核心要素。供应链的安全则是关键矿产安全的核心,而生产与开发能力、回收技术发展、地缘政治竞争等因素皆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存在严重对外依赖的现实使得美国为摆脱关键矿产安全的脆弱性,开始追求关键矿产的安全韧性。但在全球实力和地位相对下降的背景下,美国将地缘政治竞争视为影响供应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美国在关键矿产安全领域表现出双重叙事:一方面,美国秉持生存叙事,力图通过减少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脆弱性,增强韧性,以保障国家安全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美国又主张权力叙事,将关键矿产安全韧性视为操作工具,以谋求全球控制和主导地位。在双重叙事的交织下,美国通过政治化关键矿产评估、构建排他性供应链等策略,意图在国际舞台上塑造有利于己的格局。而此种刻意制造安全焦虑、拉动“小圈子”、分割全球发展力量的举措给全球安全韧性带来严重冲击,威胁全人类的福祉,中国要高度警觉其进一步的举措,并积极进行应对。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603 下载量 158 评论 0
  • 绿色议题联盟与复合安全化实践:美国关键矿产联盟的构建逻辑

    关键词: 绿色议题联盟; 复合安全化实践; 关键矿产联盟; 能源转型;

    DOI:10.12451/202407.00193

    提交时间: 2024-06-25

    摘要:随着碳中和共识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主流认知,关键矿产作为支撑清洁能源转型的核心要素,对一国在世界低碳秩序转型中能否获得绿色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面对中国等新兴大国的绿色崛起,美国对本国在关键矿产供应上的结构性劣势产生了浓重的霸权焦虑和不安全感。为此,美国选择对传统联盟体系进行调整,试图通过构建绿色议题联盟重塑对竞争对手的战略优势。为了解决联盟调整过程中的合法性约束和政策性约束,美国开启了复合安全化实践。其中,美国的安全化话语实践框定了联盟调整的合法性问题,针对国内民众和外部盟友塑造了关键矿产领域的不安全感,明确了议题联盟需要对抗的目标和具体做法。美国的安全化政策实践则在话语实践的基础上推动了与外部盟友之间在关键矿产问题上的政策协调,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建立了一系列相互嵌套、兼顾多方位需求的合作机制。安全化话语实践和安全化政策实践相互交织,推动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关键矿产联盟不断成形。然而,美国关键矿产联盟在理念、分歧管理和资源支撑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其效力难以达到美国政府的预期。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553 下载量 152 评论 0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中国周边安全合作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周边安全; 周边安全共同体; 周边外交;

    DOI:10.12451/202407.00192

    提交时间: 2024-06-25

    摘要:中国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不仅需要加强国内安全治理,也需要重视国际安全合作。周边地区对于中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的首要外部区域。十年来,中国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多领域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谋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纵观中国与周边国家安全合作的历程,呈现出以下特点:统筹安全与发展、协调推进各领域安全、尊重差异与各有侧重、战略谋划与务实推进相结合。中国在周边地区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可以更好地维护主权、安全、发展核心利益,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推动周边安全共同体建设。但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周边地区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安全互信不足、泛安全化、系统效应受限等局限,需要中国与周边国家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周边安全共同体的构建。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694 下载量 172 评论 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