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国内“ChatGPT+教育”研究热点、主题及启示——基于共词分析的可视化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近两年来,ChatGPT及其与教育的融合引发了热议。研究选取了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的311篇“ChatGPT+教育"文献,运用共词分析法,通过高频关键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探析国内“ChatGPT+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ChatGPT生成原理、人机协同、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素养等是该研究领城的热点。ChatGPT对教育生态的影响、ChatGPT与教育变革论、ChatGPT赋能教育数字化及ChatGPT的教育伦理风险与对策论是当前“ChatGPT+教育"研究的4个主题。研究认为,未来“ChatGPT+教育”研究需加强理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举;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宽研究视角;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

  • AI大模型推动教育发展的理论诉求与实践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教育领域,探索AI大模型带来的教育变革并积极推动教育大模型落地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大模型的强大功能与核心技术为切入点,追溯了大模型技术演进的基本脉络,分析了大模型“生成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对教育提出的变革要求,提出大模型时代教育理论研究的关键在于于时代自觉中守正创新,即教育理论研究应注重时代自觉、确立社会价值取向、做到守正创新;进一步指出大模型时代教育发展的实践出路在于于危机之中求落地,即积极面对AI大模型的不断迭代与持续演进为教育实践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政策、技术等实践层面多方协同推进AI大模型在教育领域落地见效。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养老金融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实践路径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GAI) 迅速迭代,ChatGPT以其突破性算法与交互模型为金融行业发展带来创新探索浪潮,特别是2024 年5 月发布的ChatGPT⁃4o,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养老金融提供更为高效的技术实现路径。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分析GAI 通过提供更多信息、发现新知识与规律、提供新方向以及为养老金融应用实践探索新场景等,为养老金融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与挑战。为此,应从加强金融素养培育、严格养老金融数据使用与管理、注重隐私与安全保护以及探索GAI应用场景等方面着手,合力推动其使用的规范与安全,助力GAI更好地赋能养老金融,以推动中国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 AIGC赋能档案知识服务:价值意蕴与应用场景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颠覆内容生产行业的同时,也驱动着其 他领域的革新与发展。AIGC赋能档案知识服务,将助推档案资源知识转化效能的提升、档案知识 融合障碍的清除以及档案知识服务交互体验的优化。AIGC融入档案知识服务涉及知识组织、知 识生产与知识供应三大环节的具体场景,可通过夯实资源基础、促进质效提升、提升用户体验等共 同推动档案服务的转型升级。

  • ChatGPT赋能图书馆智慧服务: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将类ChatGPT人工智能系统嵌入图书馆以催生其智慧服务发展的新方向,为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旨在对ChatGPT助力图书馆智慧服务实现路径进行探索,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总结ChatGPT核心技术并调研国内部分图书馆实际应用案例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其可能助力图书馆服务的应用场景及方向,阐述了该技术现有的局限和对图书馆及其从业者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结论]ChatGPT技术将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体系,提高图书馆智慧服务能力。未来图书馆应持续强化面向ChatGPT的智慧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和机制,不断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向纵深发展,从而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 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审对话性与互文性概念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是在巴赫金对话性理论之上的进一步延伸,以文本的相互作用取代了后者的人文主义的主体观。但是克氏所构想的全体文本的海洋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只能是一个想象,不可能成为现实。目前刚刚兴起的 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则有可能阅读和利用人类海量的文本数据,并且进行深度学习和训练,从而真正实现整体文本的相互碰撞、引用和变异。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互文性概念的生产力,以及人工智能对文学写作和作者观念的冲击。

  • 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档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瓶颈分析——以ChatGPT类人工智能为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2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虽然具有令人惊叹的强大功能、惊人的更迭速度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现阶段将其应用 于档案开发利用尚存在诸多瓶颈。文章分三个阶段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档案开发利用的瓶颈所在,认为数据 准备阶段在数据库层面和数据量层面均存在发展瓶颈,内容生成阶段在内容生成机制和内容生成结果两个方面存在风 险,社会传播阶段瓶颈产生的根源则主要包括其高并发性和强破坏性。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立场与治理之道:以ChatGPT为例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09 合作期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摘要: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了削弱人类主体价值、加剧算法偏见与歧视、过度依赖拟态环境输出结果、人机协作双向价值对齐困难等伦理难题,亟须从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组织机制、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机制两方面入手,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人本主义立场,建构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伦理规则,为增进人类福祉提供有力的伦理支撑。

  • 空间赛维坦与空间赛托邦:ChatGPT时代的权力悖论

    分类: 其他 >> 其他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通过引入空间视角,探索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权力格局所产生的悖谬式影响。一方面,ChatGPT等技术促进了资本的狂飙与空间剥夺,建构起国家意识形态下的空间霸权,催生速度化的空间帝国主义,最终形成极权式的“空间赛维坦”。另一方面,在各行为体的良性管控下,在国家层面,ChatGPT等技术能够促进空间的扁平化与协商化、科层制政府的韧性化与国家自主性的弥散;在全球层面,通过促进不同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平等协商,ChatGPT有助于建构“全球空间在场”,最终形成协商化的“空间赛托邦”。权力自身具有中心化的倾向,人类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变革“空间赛维坦”,驶向“空间赛托邦”,从而将“权力悖论”转变为“权力向善”。

  • 虚幻的“数字利维坦”:人工智能异化现象的哲学思考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交往方式。数字技术原本可以凭借大数据全局式地把握人类生存环境,实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遗憾的是,它却在资本的裹挟下依靠极致的算法控制,构造出规训和监视所有人的“数字利维坦”。在“数字利维坦”中,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物体系俨然化身为全知全能的“上帝”。相比之下,个体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却丧失了创造性,沦为了为生产数据而生的“工具”。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作为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数字资本主义只是人类发展到下个历史阶段前必然经历的中间环节。只有通过揭露和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的虚幻面孔,将人从“数字利维坦”的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及其应对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多重数据安全风险,传统的回应型治理和集中式治理模式显然难以应对新挑战,而敏捷治理则以其灵活的姿态彰显了独特的优越性。 方法/过程 首先,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据安全领域引发的多重风险,进而对三类治理模式在风险管理上的成效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尽快实现治理模式转变。然后以此为指导,构建具体的治理制度。 结果/结论 敏捷治理模式凭借其适应性、柔韧性和包容性特质,为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数据安全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方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在敏捷治理模式下,应当树立“预防与应对并重”的适应性治理理念,构建“多元参与,合作互动”的韧性治理机制,运用“技术叠加法律”的包容性治理工具,从而形成综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对话的传播伦理风险及其应对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04-2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新型对话,人机对话是否符合传播伦理规范,不仅是一个交流合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事关传播秩序稳定与否的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时代人机对话主要存在因“语言区隔”导致的人机“交流的无奈”、交往的工具理性化、话语失范与污染引发的语言攻击、机器沉迷引发的社会越轨行为、隐私侵犯行为与信息茧房效应的加剧等传播伦理风险问题。 可采取增强公民的媒介素养、建立适恰的人机对话传播伦理规范、采取措施将机器“道德化”、制定规范人机对话传播风险的法律法规等措施进行应对。 

  • ChatGPT对教育生态的冲击及纾解策略

    分类: 其他 提交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产生了巨大冲击,为教育领域既带来了危机,也带来了机遇.如何创造性地化危机为机遇,将技术对教育生态的束缚转化为教育生态超越技术的自我构建和自我进化,是当前教育领域急需回答的问题.伴随着 ChatGPT 介入教育生态,教育发展面临着知识异化、教学过 程异化、教育伦理异化这三方面的潜在危机.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教师能力重塑”“人师与机师关系重塑”“教育思维重塑”的机遇.为有效促进 ChatGPT 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应当采取坚守育人为本,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走向师机生协同发展和制定数字伦理指南;强化师生伦理教育的纾解策略,以构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生态。

  • ChatGPT赋能智慧法院建设:机遇、挑战和规制

    分类: 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7-0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海量的数据、优质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支撑下能够实现多项技术赋能。但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能够适用到智慧司法领域,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其嵌入,尤其是该项技术在赋能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的边界如何,这对于深层次建设智慧法院具有重要的前提性意义。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审判活动的智能化运用,可促进可视正义的实现;通过诉讼服务的可及性,可实现司法为民理念;通过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可实现能动司法目标。然而,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带来上述诸多技术红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具体可以划分为由数据“幻觉性”引发的一般风险、由技术垄断性导致的重要风险以及由数据不可控产生的核心风险。对这些风险,应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采取相应的规制路径:可以通过对训练数据库的标准化构建以实现数据的“幻觉性” 规制,通过辅助性原则的引入而实现技术规制,通过对服务提供者科加义务以实现对数据不可控的数据规制。即运用数据“幻觉性”规制、技术规制与数据规制,实现对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的一般风险、重要风险与核心风险的防范,以期完成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智慧法庭建设的风险最小化与技术赋能最大化,最终实现该项技术高质量赋能智慧法院建设。

  • ChatGPT 赋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应用场景与实践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 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数智技术驱动高等教育创新已逐渐深入人心,ChatGPT 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和教育生态重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旨在将ChatGPT 工具应用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打造基于ChatGPT 应用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人机协同教学范式,推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改革并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工具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和高校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综述ChatGPT 全球教育应用现状并揭示ChatGPT 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问题,综合分析ChatGPT 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对比,并通过“访谈+ 问卷”形式调查师生的教学满意度,以检验ChatGPT 教学应用效果、总结教学问题、提出教学改进策略。[结果/ 结论]ChatGPT 能有效促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提升教学效果,师生对ChatGPT 的教学应用也反馈良好。ChatGPT 应用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管理,并能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提升学习能动性,催生高阶思维和科研创新力。同时,ChatGPT 应用也会引发工具滥用、知识误导、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要辩证看待ChatGPT 的教学应用,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和应用ChatGPT;另一方面,也要关注ChatGPT 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并制定前瞻性的教学管理政策和准则来规范ChatGPT 应用,以充分发挥ChatGPT 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推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法律服务市场转型升级研究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ChatGPT的出现使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注入了革命性和颠覆性力量。在法律服务市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正在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要阐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变迁,明晰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该技术对法律服务市场产生的积极影响与高度契合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加快进程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法律服务市场的实施路径,完善AI赋‘法’的相关做法,不断发展法律服务市场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促进该技术与法律服务市场的深度融合,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群体和谐共存之道,助力法律服务市场转型升级,顺应数字经济潮流,促进我国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7-0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不具备主体性的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前提是人工智能能够拥有自我意识。 目前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事实上还是一种人类主体性参与的创作方式以及“人在环内”的人机交互模式,其意向性依然是人类在把控,并没有离开人类主体性的参与,即自我意识的投射。 但科学发展的趋势似乎给我们展示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让人们对那个“奇点”的到来充满着想象。 自我意识始于反思,“涌现”是复杂系统在一定的组织层次上出现的新特性。 有研究进展表明,自指结构的实现以及复杂系统的因果涌现很可能让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从而成为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关键技术路径。 从人工智能存在形态的分析出发,可以大致梳理出人工智能艺术家的三种可能的形态进路:拟人无具身形态、拟人+具身形态和蜂群AI( 集合AI) 形态。 而人工智能艺术家何以可能的系统构建可从动机———人工智能为何需要艺术,沿袭与变化———人工智能审美活动可能如何进行,创造性———人工智能艺术家的身份要件等三方面来进行辨析。

  • ChatGPT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的逻辑与路径研究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04-25

    摘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Chat⁃GPT相结合成为重要议题。在ChatGPT的赋能下,可以通过人机共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通过知识流动与知识普及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通过知识共创完成知识共同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建构,以人机共生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并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然而,ChatGPT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存在负面影响,体现在知识编造、价值偏向以及顺应式生成等方面。

  • 基于 AIDUA 框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研究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探究科研人员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此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研究及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过程]基于认知评估理论和人工智能接受框架渊AIDUA冤,开发并实证检验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三阶段对用户使用意愿进行评估,旨在解释用户使用意愿的形成过程。[结果/结论]用户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之前,经历了三阶段的决策过程。社会影响、享乐动机和拟人化对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均呈正相关,拟人化是影响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的最强变量,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对消极情绪呈负相关,而享乐动机对消极情绪的影响不显著,消极情绪与用户的使用意愿呈负相关,结果显示在校身份对努力预期和消极情绪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 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基准测试:跨学科中文大型语言模型的综合评估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随着ChatGPT的发布,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1,LLM)已经在全球迅速崭露头角并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以中文语言为基础的大型语言模型研究逐渐展开,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效果也有待研究。为此,文章以10年高考题目数据集“GAOKAO-Bench”为测试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 11个不同来源(包括大型企业、学术机构和新兴公司)的开源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9个不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中的表现,来评估不同的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教学自动评估中的效果。随后,文章根据评估结果,从多学科、多维度出发,对模型在各个科目上的推理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文章对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教学自动评估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供优化的思路与方法,以期推动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未来教育教学中的发展与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