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化与 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4-24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国际政治经济学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兴起于西方,随后不久就引入到中国。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产生了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内生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深厚土壤则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因此,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起步就不是对西方知识体系的简单移植,而是扎根于中国大地。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进程中,进一步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无疑是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的重要使命。本刊约请9位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多维度的讨论。我们期待这组笔谈文章能激发学界对如何构建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 东盟50年:走出边缘地带 发展的困境了吗? ———对“东盟方式”和“东盟为中心”的反思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4-24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东盟作为一个地区组织,在过去50年的历史进程中,在区域内通过“东盟方式” 尽力避免地区内部的直接冲突,最终完成了成员国的扩展;对区域外通过“东盟为中心” 努力摆脱对外部大国的依附,在大国的竞争中寻求发展。东盟真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东南亚地区各国的“边缘地带发展困境”?“东盟自由贸易区” 的发展表明,东盟很难像欧盟那样在经济合作方面发挥中心作用, “东盟方式”也很难协调成员国相互竞争的经济政策。这就使东盟成员国在贸易和投资上竞相与外部大国相互合作。东盟地区论坛的实践则表明,东盟安全共同体来自地区内部的挑战远大于地区外部的挑战,这使得东盟在地区安全合作上陷入两难。尽管东盟在过去50年经历了无数次危机,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奇迹,但由于“东盟方式” 的特征以及局限性,东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困扰东南亚地区各国的边缘地带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