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准同盟战略:实践、动因及制约因素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8-15 合作期刊: 《国际问题研究》

    摘要: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以后,准同盟战略逐步成为日本国家安保政策的重要立足点之一。日本通过首脑外交、机制构建、缔结安全协定等路径,面向“四边机制”成员国、欧洲主要大国及部分东盟国家等构建准同盟关系。日本准同盟战略受内外多重因素驱动。在国际层面,日本除了意图借助准同盟战略巩固、提升其在美国亚太同盟体系乃至盟伴体系中的地位,从侧面助推美国融合欧亚两大同盟体系的进程,也谋求应对美国战略收缩风险、联合准盟国对华实行双重制衡。在国内层面,由于准同盟战略在主权让渡、法律规则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弹性,因此成为日本政府的现实选择。尽管日本准同盟战略可能持续冲击亚太乃至印太安全局势,但因日本在国际、国内层面面临多重制约,该战略具有较明显的局限性。

  • 美国印太复合联盟的构建及影响评析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摘要:联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支柱。随着美国国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拜登政府着眼于构建印太复合联盟。印太复合联盟综合了联盟和同盟的属性,包含联盟构成圈层化、联盟议程多元化、联盟目标制衡化和联盟基础弹性化四个维度。印太复合联盟的产生主要基于分担霸权护持成本、发挥盟友主动性、重塑联盟关系和减少地区国家对“印太战略”的抵触等考量。印太复合联盟以美日韩印澳和欧洲主要盟友为“内核”,东南亚和南亚中小国家为“中间地带”,太平洋岛国为“外围”,综合了安全、经济和地区治理议题,借助议题合作的方式制衡中国,在所谓“民主”价值观下突出意识形态弹性化。美国构建的复合联盟导致印太地区内出现功能相似但成员相异的“平行体系”加剧地区阵营化态势,还使地区公共产品俱乐部化,甚至与地区国家的需求出现错位,并引发治理冗余和治理失衡并存的现象,削弱了地区国家的获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