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0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中国政治学需要范式革命。考虑到中国自身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历史记录,历史政治学当为最好的突破口。历史政治学的中国议题大约有三: 第一,完整地描述国家形态在中国的演变历史,以揭示当代国家形态之渊源、把握政治演变之趋势、探讨改善政治之方案; 第二,通过历史的比较政治分析,充分发掘中国最早建立现代国家、长期实行郡县制、国家规模持续扩大且保持超大规模这三个重要事实的理论意义,以重新思考、构建关于政治、国家的一般理论; 第三,揭示中国与中国以外国家的政治互动过程,立足中国,发展世界历史政治学,研究世界政治体系演变的历史,以探讨中国为改善世界体系可发挥之积极作用。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基于 21 世纪中国的发展, 我们对文明冲突论应该有怎样的应对? 从回应的角度看, 如果我们要做得更好, 是否需要在政治学知识储备上进行所谓的范式更新?当代人比一百多年前的人更快速地见证了范式创新间隔期的逐渐缩短, 近三十年恰逢世界格局中几个大国实力升降的关键期, 知识和思想范式的加速更新难以避免。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当代流行的、 主要由美国建构起来的政治学范式为什么不灵了?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对政治问题的认识淡忘了时间尺度; 二是对政治问题的解决缺少了空间尺度。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我今天主要想讲两个问题: 一是历史视野的引入和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尴尬处境; 二是政治思想史研究本身的危机和出路.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历史政治学是一柄可以左右挥舞的宝剑: 对理论性研究,历史政治学呼吁其重视历史; 对历史性研究,则呼吁其重视理论的运用和构建。顾名思义,政治思想史研究政治思想的历史,但也许是因为观念世界太诱人了,这方面的研究经常陷入思想者所构造之观念世界中而遗忘了历史地展开之现实世界,知识界和公众又常把思想史误当作社会政治的历史,并以构建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事。笔者呼吁以历史拯救思想史,意谓重视思想赖以发生的社会政治历史,尤其是中国学者极有必要以西方的社会政治历史观照、反思和突破过去一百多年来西方人所构建的思想史叙事,同时更为公正地对待包括中国在内人类各文明与国家在漫长历史上进行的政治思考,走向 “世界政治思想史”的建构。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自然而归于必然”这一句出自戴震的 《孟子私淑录》。从把历史和传统作为方法的角度看,按我的理解,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一是 “自然而归于必然”,“必然者,不易之则也”; 二是 “必然”不能强加于 “自然”之上,“非制其自然使之强而相从也”; 三是 “必然之与自然,非二事也”,二者是 “即”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就其自然明之尽,而无几微之失焉,是其必然也”,这是从自然到必然,但还不是终点,“如是而后无憾,如是而后安,是乃古贤圣之所谓自然也”,最高境界是 “必然”成为 “自然”,这才是 “自然而归于必然”的 “尽境”。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简要地介绍美国政治学科的建设,它的演化历史,它现有的学科体系,然后是一些美国政治学本身自我反思的制度性建设,和他们在学术共同体上的相应安排。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它对于中国政治学本身发展的启示。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在政治学研究中发现 “历史”,或将历史带入中国政治学研究,这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这并不是说,之前的政治学研究没有历史感; 毋宁说,中国政治学发展到了这样一个特定的时刻,它在重新估量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做这样的反思时,它重视中国历史或文化遗产与现实政治之间的正面关系,在解释现实和期冀未来时,关注历史因素的相关性。要理解这一转变及其意义,我们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脉络之中。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不管是政治哲学还是政治学,我们研究规范性问题都需要历史感,比如我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汪晖老师认为,不学哲学就不会问这些规范性问题,但研究历史,也有一些价值观。如果要研究当代政治,也一定需要历史感才可以解决问题。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历史政治学最近很热,中国人民大学起引领作用。但是历史政治学,有的人也在问,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学科来? 是不是因为姚中秋先生加入政治学系,就开设了一个学科? 很多人提出这种质疑。历史政治学的产生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中国政治与政治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深刻背景在于当今中国政治发展远远超出既有的政治学的全部想象和知识体系,需要借助历史政治学的发展。它不是简单的因人而兴,而是这个时代的需要。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文明的维系需要知识体系支撑。中国政府文明逾越了千年历史,形成了自身的行政知识体系。这些知识既散落在中国各朝代的史书之中,如 《史记》 《汉书》《资治通鉴》与 《贞观政要》等,记录着帝王之功过、文武百官的臧否以及历代的典章制度; 又长存于中国历朝历代的当政者的意识之中,成为日常行政活动的一部分。因此,这些隐匿的行政知识才是中国公共行政最好的研究对象,不必去批判西方所言的当下行政理论的缺乏或学术的危机。在各学科均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对学科的知识进行历史系统的回顾,找到规律和出发点,提炼出知识体系是有实践和理论意义的。
分类: 政治学 >> 中外政治制度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我今天讲的问题主要是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的转型与升级。我在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中,提出了 “世界政治学”概念,主要是国际关系学的转型与升级。同样,与国际关系密切相关的比较政治研究,我认为也需要思考转型问题。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我的发言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从世界政治范围看知识体系的意义。第二,我们的政治外交知识体系。第三,怎么通过改造和创造来推动巨变时代世界政治知识格局的变动。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我期待一种既有史识又有史德,同时又能提供史鉴的政治学学派能在中国发扬光大。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作为一种政治本体论学说,历史政治学以尊重历史及其与现实的联系为基本原则; 坚持动态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从历史中 “生长”出来并且处于不断的生成状态; 主要遵循历史逻辑而非理论逻辑、实践理性而非理论理性。历史政治学不仅是政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更具有政治学的本体论意义。提出“作为本体论的历史政治学”的原因在于: 政治作为人的典型的实践或交往活动,应该选择发生学的、生成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合一的动的本体论,而历史无疑具备这样的品格; 现代哲学呈现出向发生学的、生成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合一的动的本体论转变的趋势; 现代西方政治学仍然固守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传统,落后于哲学本体论的发展; 建立在形而上学本体论基础上的西方政治哲学蕴含着瓦解国家、取消政治和政治学自身的悖论; 以历史为政治的本体,不仅符合政治的一般特性,也更符合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是中国的特殊优势。文章最后简要论述了历史政治学的方法论特征。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量化方法的用处越来越大。基于清代官吏惩治和历史时期政治稳定性的研究,本文讨论了量化历史研究对历史政治学的潜在价值,包括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检验、完善政治科学理论,促进跨国和跨地区的有效比较等。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反思历史社会学知识合法性的来源和基础,寻找历史社会学家群像的共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科学研究历史转向趋势下历史政治学的发展方向做出讨论。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本文提出 “回向历史本身”这一命题,初步思考政治学 “历史转向”过程中的研究路径和问题意识。 “回向历史本身”提供了这样一种研究过程: 研究者不断发现 “常识”所无法解释的历史现象,这些来自 “反常”的困惑,促使他们重新回到国际社会科学的理论传统中寻找灵感。他们由此可以重新借鉴这些理论认识,在与中国历史的比照中,解释之前无法理解的历史现象。接下来,他们可以根据新的历史解释重新构建理论。新的理论也会为人类所共同关注的政治学问题提供来自中国历史的解答。学者们这样做,而不是沿着僵化的某些理论预设,自以为中立地展开研究。因此,“回向历史本身”是一种不断自我反思的生生不息的研究方式,它将带给政治学与历史学无穷的活力。这种活力正是生发于以理论的智慧看待充满无限丰富性历史的学理过程之中。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本文基于历史政治学的视角, 通过对政治思想史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以 “罗马德性政治” 议题为例, 从研究的主题、 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探讨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在历史政治学的启示之下可能的拓展。 较之于孤立地看待文本、 概念或事件, 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 或者仅仅停留在表象层次的描述;一种与概念史、 政治史、 社会文化史相结合的政治思想史研究进路更值得倡导。回向历史本身, 借助更为深入的政制史和政治斗争剖析以及德性概念的详尽梳理,“罗马德性政治” 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启示。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国家应对社会风险的有效机制是,以政治家统领技术官僚。对此,中国人在历史上进行过漫长探索。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大一统官僚制政制固然为人类国家形态的一大突破,但天然地存在僵化和技术官僚唯上是从的弱点。汉武帝时代开始,“士大夫”群体逐渐以其政治家的智仁勇品质对抗这一趋势。今天仍需延续这一传统,以确保各疆域性治理单位的一把手为政治家,这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