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沈勤的艺术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领域中十分独特,他的水墨既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笔墨韵味,又有西方现代艺术的知觉美感。笔者将沈勤的水墨称为“可见的水墨”,以反抗“透明性书写”的水墨艺术观念与实践,让水墨回到自身。同时,沈勤的水墨还具有去叙事性的特质。沈勤的水墨是不断延展的,他的水墨艺术对中国传统水墨的现代转化,带来了特别的启示。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源自1988年“国际水墨画邀请展88’北京”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已经走过30年历程。值此迎来“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之际,重视理论研究、增强学术内涵,已成为继续打造这一水墨艺术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发挥其推动当代中国美术发展和向世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作为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它既是对过去30年的水墨创作实践及展览的研判,也将是展览走向理论深度的一次启程。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的水墨实践不同于传统,具有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画家群体,但是依然缺少合理性与和逻辑性的批评术语构建。本届“武汉水墨双年展”续承首届的“墨攻”理念,提出“墨与物”主题和概念,其主旨是为当代的中国水墨新实践给予批评话语建构。提出“墨与物”这个概念,是来超越“墨”作为媒介的单一性和固有沉淀的内涵,而“物”作为现代概念,已经超越了物质性的自然属性成为现代哲学与文化表述的概念。本文分别从“墨与物”“墨与墨”“物与物”“墨与笔”“墨与心”“墨与影”六个方面,通过对传统概念和现当代艺术理论进行结合,并将参展的水墨艺术家进行梳理,来对“墨与物”的概念进行阐释。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当代语境,中国画的创作面临着坚守传统和向现代转型的双重选择。宋承德初期受西方美术的影响,得益于西画的光影与色彩,将其融入中国画的创作中。他的作品有着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同时有着西画的明暗色彩,追溯传统情怀并追求创新。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笔者从艺术家的生活、学习、创作经历梳理了吴少英的创作风格演变,总结其在当代语境下对水墨艺术的探索路径。从绘画,到装置,再到影像,对于墨在不同媒介上所展现出来的具有东方哲学的表达方式一直是吴少英的创作主线。吴少英对于水墨的尝试,解放了材料与工具的使用范围,她逐步将水墨从画笔的从属地位和其长期与修辞、图像关系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去拓展水墨艺术的边界,使得水墨的可能性不断延伸。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2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笔者认为,陈文令的线描与水墨作品在观念上、题材上、图像上和表现方法上都是独树一帜的,这源于他在当代雕塑领域的长期创作,同时关注当下价值观。陈文令所使用的一切艺术手段与图像造型其实都是围绕着他思考的问题——如对社会、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所展开的。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21 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创作进行学术清理,策展人用丰富的作品向我们展现了当代水墨创作跨界融合、多元并存的现状,揭示出中国当代水墨创作从各种“主义”走向“再中国化”的主体性建构的趋势。水墨在不断地“定义”中,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媒介或者画种概念,而是一种代表着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与那些不断在本体语言上进行探索同时发生的是,在全球视野下一些当代艺术家亦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当代转换,可以说这些新的探索既是对传统的一种审视与“再定义”,也是一种对传统的挖掘和继承,当代艺术家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来建构其自身的文化主体、文化身份与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