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19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受后现代主义影响,质疑档案客观性的声音中尤以档案记忆观中对权力和档案关系的研究为甚。文章首先简 述了质疑的滥觞与后患,然后基于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视角从理论角度对质疑档案客观性的声音进行思考,认为档案及档 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并非水火不容,主观性更不是对客观性的“玷污”,通过戳破质疑的“纸老虎”为档案正名。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7-27
摘要:人类学的人物影像志和人物志,采取胡塞尔现象学观自在者(transcendental ego)视角,从生活世界(life-world)入手,考察人类学者本人在田野与具体人相处的切身经验。做人物影像志和人物志以致良知为学问根本。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流行的道德实在论,作为一种元伦理学理论,关心的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后果论和义务论这两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行动之对错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种以行动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不仅无法回应道德反实在论的种种批评,而且没有反映近几十年复兴起来的美德论这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一个人即行动主体之好坏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样一种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以人性来规定人的好坏:好人即人性在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的人,坏人则是人性在其身上受到损害的人;正确的行动乃是好人所赞赏的行动,而错误的行动是好人所反对的行动。一个人的好坏既是客观的又是规范的,就像一个人是否健康一样。虽然亚里士多德和朱熹都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者,但后者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人性观比前者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性观能更好地论证好坏这两种性质的伦理规范性、客观性和自然性。因此,朱熹的哲学思想可以为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作出有效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