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李育辉著《2024人工智能与职场研究报告:数智新职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13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特别指出要深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发及应用,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不仅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也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以AI推动生产力整体跃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路径越发明晰。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人工智能对职场的影响,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李育辉教授主持的职场研究项目组,关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围绕其对中国职场的影响,聚焦社会发展、企业变革、个人职业发展与未来趋势四个层面展开了系列研究,并推出了年度白皮书系列之《2024 人工智能与职场研究报告:数智新职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该报告基于对1591名中国职场人士的调研数据,结合文献深度分析,从社会发展、企业变革、个人职业发展以及未来趋势这四个关键维度,系统性地探讨了职场中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情况、应用现状以及对未来AI推动企业发展的积极预期。报告的系统见解,不仅为组织如何有效应用AI技术以提升组织效能给出了策略性建议,而且为员工如何借助AI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和职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指引。此外,报告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国家层面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促进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转型,以及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 神圣与神圣者中介——宗教社会学中国化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社会学研究》

    摘要:作为宗教社会学的基本命题,“神圣”是人类文明原初形态中的基本要素和华夏文明信仰的源头之一。基于中西语境中“神圣”概念的比较和讨论,本文提出“神圣”和“神圣者中介”作为中国宗教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概念和基本命题,以重新解释“宗教”之定义,并在“即身成圣”“家国共享的仿圣机制”及神圣者类型的分析中,走出西方宗教社会学所定义的“宗教”话语困境。本文通过建构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神圣者中介”理论模型,探索文明互鉴中的宗教社会学中国化路径,推动其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

  • 仁、义、礼的道德框架及其实践限制——知识社会学的考察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社会学研究》

    摘要:仁、义、礼是孔子继承前贤的德行观念建构的一种道德实践学说。本文从知识社会学出发,指出这一学说能否付诸实施的关键在于其中之“义”是否被激发。对行动者而言,“义”一旦得以启动,“仁”与“礼”便可转化为行动,也能据此区分出君子和小人。通过列举日常事例,本文指出这一道德实践方式实为一种超越于利益之上的“施报”模式,在社会学上可称之为“道义交换论”,以区别于经济学或社会学中其他的各种交换论。而当此种道德实践遭遇社会现实时,其局限则在于它往往运行于初级群体或士大夫阶层,并不断受到其他学说或现实利益的挑战。

  •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积累与遗忘(1980—2022)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社会学研究》

    摘要:知识是怎样变迁的?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恢复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为个案,分别考察了从1980年至2022年的形式性与实质性知识变迁,发现中国社会学的知识变迁在形式上体现为扇形伸缩,遵循“少数定律”在增长繁荣期和增长式微期之间更替,并受到国家建构进程的直接影响;实质性知识变迁在分支领域内体现为知识积累,在学科整体上体现为知识遗忘,这既发生在中国社会学家的代际转换中,也发生在学科本身的碎片化脉络里。

  • 以中释外:基于文明互鉴的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社会学研究》

    摘要:本文提出“以中释外”,主张用华夏文明的原创思想释译域外世界。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是欧美学者用理解自身的知识展开域外研究的产物,其创新之道不在于到远方发现新“例外”,而在于回到“希腊罗马认识域”进行新解读。这种通过释译域外世界丰富自身文明的思路承袭了人类共有的文明互鉴智慧。“以中释外”旨在通过文明互鉴超越“中国特殊论”,探索中国思想的普遍性,用华夏视角对无限复杂的域外世界进行文化翻译,在具体经验研究中通过对话与欧美论述形成互补,从而建构能以理服人的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人工智能中的“解释”:来自社会科学的洞见(上)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5-06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随着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寻求为其算法提供更多透明度,可解释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有一场新近的复苏。这项研究的大部分聚焦于向人类观察者明确地解释决策或行动。观察人类如何相互解释可以作为人工智能解释的一个有用起点,这应该没有争议。诚然,公正地说,大多数关于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工作仅利用研究人员对什么构成“好”解释的直觉。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存在大量关于人们如何定义、生成、选择、评估和呈现解释的有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人们在解释过程中运用了某些认知偏见和社会期望。文章认为,可解释人工智能领域可以建立在这些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并回顾了研究这些主题的哲学、认知心理学/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论文,由此获取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并讨论了如何将这些发现融入可解释人工智能的相关工作中。

  • 深学深用 善作善成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把脉精准,是指引天津未来发展的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我们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总体要求、“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和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的建设的部署要求,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关怀厚爱转化为奋发前行的不竭动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 家庭规模收缩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 2010—2020 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单位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第七次全国人口 普查结果显示,2020 年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首次跌破 3,家庭规模小型化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人口特 征之一。 以我国 28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 2010—2020 年间家庭规模变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国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家庭规模与以人均 GDP 表征的城市经济水平存在同向变动关系,但这一关系在不同区域、不同人口增长速度的城市间具 有异质性;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家庭规模收缩通过抑制城市人口增长和加重城市养老负担两条路径阻 碍城市经济发展;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只有当家庭规模收缩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才逐 渐由“促进”转为“抑制”,且随着家庭规模的进一步收缩,这种抑制作用还会进一步增大。

  • 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趋势、特征与阶段 ———基于人口变动规律的模拟预测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2022 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标志着人口趋势发生改变:漫长的人口增长期结束和新 的人口负增长期开始。 这种人口负增长是内生性的,是由人口内在规律驱动的长期变动。 根据人口惯 性变动规律和人口长波变动形态,设定未来生育率变动的三种方案,即假设生育率将在 2050 年、2080 年、2100 年回升到更替水平及以上,对我国人口总量变动情况进行模拟预测。 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总量 呈负增长趋势,并且具有“缓—急—缓”特征。 人口负增长过程由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低生育率 和人口负增长并存期,持续时间由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决定;第二阶段是惯性减少期,持续时间由人口年 龄结构决定。 低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的时间越晚,人口总量降幅越大,老龄化程度越深。 预测结果 还表明,随着生育率逐渐回升到更替水平及以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正常。 因此,面对我国人口 数量已经进入下降过程的现实,尽可能促使生育率早日回升到更替水平对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和人口结 构趋于正常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 农户电商参与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女性劳动参与为中介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农村电商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农民持续增收、释放农村内需潜力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 路径。 基于 2014—2020 年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农户电商参与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农户电商 参与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并探讨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的中介作用以及异质性。 研究发现:农户电商 参与能够显著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且通过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参与水平促进家庭消费升级;农户电商参与 对性别观念传统的家庭以及受教育程度高、非农工作时间长、能力强、收入高的农村女性所在家庭消费 升级的促进效应更明显。 据此提出大力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电商生态以及赋能农村女性参与 电商等建议。

  • 流动人口失业风险预警模型与应用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采用 2010—2018 年宏微观数据,从流动人口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就业特征、劳动力供求、 宏观经济环境、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六个维度构建了基于 BP 算法的流动人口失业风险预警模型,分析 了全国及各区域流动人口失业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流动人口失业率。 结果表明:随时间推 移,流动人口失业风险呈现上升趋势,但尚未出现重警警情。 分区域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失 业风险依次增加,这与各地区的流动人口素质和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全国及各区域流动人口 失业率在预测期内将继续保持缓慢波动上升趋势,并在 2020 年和 2027 年达到两个失业高峰,东中西部 地区之间流动人口失业率差距随时间推移呈逐步扩大趋势。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流动人口格局演变与天津人口流出问题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使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格局变化趋势,重点关注天津人口流出 问题。 研究发现,京津冀省市的流动人口呈现出增长差异显著、省际人口流动不均衡、内部流动更 加活跃、流动动机多元化等趋势。 尽管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人口流动, 但并未显著加速人口流入天津,反而天津的流出人口增幅较大。 天津人口发展面临流入人口大幅 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就业市场不容乐观以及市内人户分离情况加剧等多重挑战。 需要从 人口协同治理、产业结构优化、就业市场激活、城市功能优化等方面进行应对。 为促进城市群人口 更加有序流动,城市群中大中小城市需明确定位,发挥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破除人口流动的各种 障碍。

  • 科技创新视角下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 OECD 面板数据分析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 使用正在经历或已经历过人口负增长的 24 个 OECD 成员国 1965—2021 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发现,整体人口 数量下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但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显著抑制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具有 调节效应,可以有效减弱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短期型人口负增长情况下,人口数量减少 与经济增长关联性不大,但长期型的人口数量减少将对经济增长造成显著压力;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 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更显著。 建议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科技创新的方式应对人口 负增长、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难题,并从“生育”“养育”两方面着手减缓老龄化的冲击,多举并用,缓解人 口负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 老龄化发展对我国人口健康转变的影响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使用联合国 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和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 死亡率数据,应用因素分解方法考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及其对健康转变的影响。 研究发现,我国 进入老龄化的时间相对较晚,但老龄化速度相对较快,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难以逆转的人口发展趋势。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倍增期间,我国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非传染性疾病的粗死 亡率呈增长趋势,而且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国家。 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疾病负担,未来我 国死因别粗死亡率将呈增长趋势,面临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增大的双重挑战。

  • 人户分离变迁视角的大城市郊区化与人口结构再分布效应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人户分离人口是城市流动型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特征及空间分布变迁为认识大城市郊 区化趋势提供了重要视角。 近 20 年来,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占常住人口比重逐渐提高, 其中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占总人户分离人口的比重显著提高,其人口学特征呈现高学历化和大龄化趋 势,其空间分布从核心区集聚向近郊区集聚转变。 基于以上变迁特征,重新认识了南京城市郊区化的 进程及其程度,发现:(1)2000—2010 年期间,南京经历了核心区和近郊区人口普遍增长的快速城市化 阶段,外来流动人口是此时期近郊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2)2010—2020 年期间,南京进入大规模城 市郊区化阶段,核心区人口减少而近郊区人口集聚度显著增强,市内人户分离人口取代外来流动人口 成为近郊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3)2020 年,南京的近郊区常住人口人户分离率高达 54. 4%,表明南 京仍处于“迁居不迁户”的“半郊区化”状态,近郊区并未成长为相对独立于核心区、功能相对完整的综 合性城区。 郊区化带来了不均衡的人口结构再分布效应,要关注和积极应对核心区人口流失与人口结 构衰退过快、近郊区“人户分离率”过高和远郊区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等问题。

  • 从耻感文化视角分析日本社会秩序现象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4-30

    摘要:现代日本社会民众在日常生活以及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常有秩序的现象。日本社会的良好秩序现象和日本社会长期以来深受“耻感文化”的影响、“耻感文化”在民众意识深处扎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耻感文化”在日本社会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耻”作为一种不知不觉的潜意识蕴藏于日本人的道德体系之中,制约着各种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日本的“耻感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中解析出的一个文化元素,但又不同于中国社会的耻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社会的形成是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并逐渐与本土的制度规范等相适应,外力作用导致了本土文化习俗与传统的突变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入、日本人的共同体意识、等级意识、各种宗教对日本人的影响等是日本“耻感文化”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耻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日本社会影响巨大。

  • “社会思想史模式”与“结构模式”——中国社会理论概念化模式刍议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4-29

    摘要:中国社会理论和概念的生产运动并不缺乏内容,缺乏的是对理论和概念生产模式的反思。在批判以语用学对概念化模式进行分类的同时,本文主张中国社会理论概念化模式的元理论工程应考虑“历史/民族-规范”这一社会学本土化中的特殊张力,并提出了“社会思想史模式-结构模式”的二分法。前者源于学人对学术主体性和民族性的追求,借由历史文本和社会思想发展其理论,根据理论解释对象的不同,分为“以史解今”和“以史喻世”两种类型;而后者则源于学人对学科规范性的追求,主要通过对当今社会结构的抽象而发展其理论,根据是否需要援引外来理论支持自身作为一种规范理论的合法性,分为“原创”和“借鉴”两种类型。本文在阐明不同概念化模式的“利害关系”后,分析了这两种模式的不同类型产出的理论在合法性和影响力上的差异。文中对中国社会理论的元理论探讨,仅供学人反思,并对其他对这场知识运动的审视提供有益参考。

  • 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趋势、特征与阶段——基于人口变动规律的模拟预测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04-29

    摘要:2022 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标志着人口趋势发生改变:漫长的人口增长期结束和新 的人口负增长期开始。 这种人口负增长是内生性的,是由人口内在规律驱动的长期变动。 根据人口惯 性变动规律和人口长波变动形态,设定未来生育率变动的三种方案,即假设生育率将在 2050 年、2080 年、2100 年回升到更替水平及以上,对我国人口总量变动情况进行模拟预测。 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总量 呈负增长趋势,并且具有“缓—急—缓”特征。 人口负增长过程由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低生育率 和人口负增长并存期,持续时间由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决定;第二阶段是惯性减少期,持续时间由人口年 龄结构决定。 低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的时间越晚,人口总量降幅越大,老龄化程度越深。 预测结果 还表明,随着生育率逐渐回升到更替水平及以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正常。 因此,面对我国人口 数量已经进入下降过程的现实,尽可能促使生育率早日回升到更替水平对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和人口结构趋于正常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 宗教视域下日本部落民歧视的文化审视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4-29

    摘要:歧视是文明进程中阶级分化的衍生物。在当今日本的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对“部落民”(即过去贱民后代)的歧视现象。贱民绝大多数是江户时代出现在日本贫农和地方城市贫民中的没落者,主要有“秽多”和“非人”两种。明治维新尤其是二战后,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人权意识的提高,部落民在法律制度上的身份虽与其他普通人无异,但其社会身份却不能被其他日本人所接纳。部落民歧视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侮辱,伤害了人类精神的根源。日本部落民歧视形成的原因有多元解释。宗教视域下,日本部落民歧视主要是受佛教不净思想、神道污秽思想影响,而从社会学角度而言,部落民则是由等级制度划分的产物。从宗教对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影响出发,分析日本社会部落民歧视问题形成的文化原因,对于了解日本社会结构具有参考作用。

  • 日本耻感文化及其多维结构-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4-28

    摘要:耻是伦理道德的基础性规范,耻感是这种道德规范在情感层面上由个体心理机制产生的社会性结果。日本文化被认为是一种耻感文化,耻感文化外化为现实中与“耻”有关的一系列道德情境,具有多维结构。其特征表现为公认道德标准下独特的他律,且凭借外人的观感和反应所施予的强制力来行事;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耻的行为被发现而产生耻感,日本人习惯于通过一系列方式来洗刷耻辱,获得他们认为的尊严。日本耻感文化的多维结构蕴含着日本社会中强烈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和以耻为内核的伦理价值,但在社会剧烈发展、伦理道德淡漠的时代背景下,耻感文化过于强调的规则意识和硬约束作用,往往也使得日本人的价值判断基准产生混乱,形成崇拜强者的行为选择、以死谢罪的耻辱洗刷方式、竭力逃避责任的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