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任锋
  • 再造家国: 治体论与近世秩序的公共性和法度化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0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近世政治思想研究呈现出传统本位与现代导向两个基本进路,两造之间的对话、论辩在现代语境下仍处于开放进行中。政学相维下的政治社会中心建构,或曰以公共性和法度化为中心的秩序演进可谓近世以降的一大 “根本性议程”。围绕君主威权与共治发展起来的治道公共性,如何在纪纲法度中得以落实,与公法产生何种对应,是治体思考下秩序演进的核心动力。治体论传统在近世达到成熟阶段,其间,变革思想家侧重治道原理重构的理想型取向与经制事功学侧重治法演进的保守立国取向,开拓出了近世以降立国思维一显一隐的双重源流。保守立国思维,较之潜在而激昂的三代理想立国,更为自觉地探讨国家宪制构建。二者共同构成近世儒学政理的大义格局,在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里凝练促成了一个极具综合意味的、前所未有的立国思维突破。晚清以来朱一新、章太炎、宋育仁、钱穆等人对于 《明夷待访录》的多维评价,形成了源自治体传统的“正黄”。这一思想史上的 “正黄”历程,为我们省察共和源起所依赖的精神质素和智识资源,提供了颇具透视性的思维视野。

  • 立国之道的新和旧:钱穆与 中国政治学的自觉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0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中国文化传统极重政治,却未发展独立分科的政治学,这一现象在钱穆看来是出于中西文化系统的差异。中国传统由于 “政学相通”而重视与实践世界的辩证张力,强调和合会通的通人通学,政治学内在于经史之学的大传统内,与政治社会机制形成了精妙的动态关系。钱穆强调现代立国必须以学术自觉独立为前提,政治学须配合文化传统自创自造,自适国情。探索立国之道与政学传统之间的机制,构成钱穆终生学思的一个中心关怀。以分科而论,钱穆可谓20 世纪学人中最具原创性的政治学家、政治思想家。他瞩目的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源自中国文化系统的大政治学,以人道为根基,主张大群主义,推崇政治一统,重视以保守安足维系开创之业,倡导传统本位的现代化。在激活并更新文化自信的前提下,重建中国政治学的起点应是回到钱穆,承续其理性反思意识与传统维新精神。

  • 历史政治学的双重源头与二次启航:从梁启超转向到钱穆论衡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0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历史政治学作为当前中国政治学的前沿探索,需要向现代中国学术传统中类似的智识积累致敬,从其曲折得失中汲取养分。梁启超是现代中国政治学的开创者之一,以启蒙为志向的西学引进奠立了这门学科的现代基础。作为现代立国者的实践成熟催生了任公中晚期的启蒙反思,对于政治学内在的历史与文明维度加以自觉维系则构成历史政治学的现代源头之一。钱穆极力表彰梁启超的所谓“晚年契悟”,更加系统地依据中国历史传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比较政治意味的学术思想概念和论题,形成了基于中国文明自觉的现代政治学论衡。在现代共和语境下发展历史政治学,需要在政治实践与历史传统之间建立有效关联,实现更有创获意义的二次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