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科学技术哲学
  • 认知惯性定律与元冲动论题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11

    摘要:对意识和智能起源的追问导致认知惯性定律的发现,即在生命早期,个体对外界周期或准周期性刺激由推迟反应坎陷为下一个周期的超前反应,使得生命个体摆脱物理时空的定域性限制。该定律可以扩展为元冲动命题:外界周期性或准周期性刺激,使得生命个体形成对物理时空以及其他抽象空间结构的预期,进而产生建构泛化的、统摄的以及审美的心理空间的冲动。元冲动也是“生生”不息的根本动力。

  • 认知原理引论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01

    摘要: 当代信息技术的伟大成就,为人类揭示认知的原理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认知原理的揭示,以信息的本质,以及连带的知识的本质的揭示为前提。认知原理的揭示及其成果,为哲学向智能、智慧进军奠定了基础。 人类的认知行为始终围绕着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的感测、编码、调制、传输、解调、解码、解读、处理和加工等等环节而进行。这也就形成了人类认知的一般模式。镜头之外没有信息。 到了给认识论引入一套新的话语体系的时候了!需要并且能够以信息概念为统领,以新的视角看待,以新的体系阐释认识主体、认识对象、认识行为、认识工具和认识成果,等等,以行为主体的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为基点,进行认识论的信息转向。 本理论的初步观点发表于“信息科学交叉研究研讨会 2005·北京”的论文集《信息科学交叉研究》(姜璐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后来经过笔者多年的研讨和感悟,于近年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体系结构。

  • 作为人工智能下一个关口的意识研究———从加扎尼加的意识学说切入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3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 (AI) 的惊人进步,AI 是否具有意识以及如何构建有意识的 AI 系统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公众的关注。要回答这类问题,我们仍然需要或者必须从意识理论中去寻找灵感和答案。立足 AI 意识问题的当前背景,我们考察了加扎尼加在 «意识本能: 揭秘脑是如何形成心智的» 中提出的意识学说。透过脑异常这个窗口,加扎尼加得到了意识现象学的两个重要论断: 意识与体验内容不同并且是可以分开的。意识首先是一种感受,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意识神经机制的模块—层级架构的主张,并用 “开水冒泡” 隐喻来形象地说明他的意识观。根据这一思路,构建有意识的 AI 系统需要我们在底层逻辑上辨明 “意识” 与 “智能” 的差异和关系。否则,我们就会在 AI 系统是否有意识以及 AI 是否会造成对人类的生存性威胁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上产生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