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会计学
  •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三维逻辑框架的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7

    摘要: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监督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一种政策纠偏和反馈机制,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善治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是现阶段我国扶贫领域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针对实践中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未能做到全覆盖这一事实,借鉴公共管理学中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 形式、事实和价值 三个维度,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三维逻辑框架,提出一种全流程跟踪覆盖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观,以期为我国审计机关在审计实践中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全覆盖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借鉴。

  • 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四维审计模式构建——以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为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7

    摘要: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监督保障治理效应、服务乡村振兴重要而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实践中未能做到对乡村振兴审计监督的完全覆盖。针对这一局限,本文首先对借鉴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构建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四维审计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以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形式、事实和价值维度为基础并加以拓展,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形式(事前)、事实(事中)、价值和受众(事后)四维审计模式,提出一种涵盖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的全覆盖跟踪审计观,以实现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促进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应然目标的生成与显现。研究旨在为审计机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覆盖提供理论基础、实践启示与参考借鉴。

  • 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三维评价标准构建研究——以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7

    摘要: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监督治理效应的有效方式,是国家治理内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较为匮乏,形式、事实和价值三维标准虽应用广泛,但仍存在理论基础缺失、认识异化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三维标准进行理论溯源并廓清其内涵,充分论证了将三维标准引入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可行性,建立了公共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的三维逻辑框架,即形式合法性(形式维度)、结果有效性(事实维度)、价值合理性(价值维度)。文章还以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为例,对三维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的内涵及维度进行了分析与界定,构建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标准各维度的评价指标,以期为审计机关大力推进公共政策审计评价的全覆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 数字化转型的微观治理效应:基于会计-税收差异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7

    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因此,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正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话题。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会计-税收差异视角检验数字化转型的微观治理效应、影响机制及其异质性效果。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会计-税收差异具有治理效应,即数字化转型会显著抑制会计-税收差异。机制分析与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效应表现为内部控制质量改善和信息透明度提升效应,从而能够抑制管理层私利行为所引发的会计-税收差异。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会计-税收差异的治理效应在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媒体关注度较低的组更显著。拓展性检验表明,相较于小额、负向和非操纵性会计-税收差异,大额、正向和操纵性会计-税收差异更具有信息含量,相应地,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效应也更为明显。

  •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业绩的真实效应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5-17

    摘要:目前我国实体企业的利润率逐渐降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逐渐加深,“脱实向虚”已引起学者们的激烈讨论。由于回归分析法下研究结论的外部效度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关系并没有得出统一结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编码,使用元分析法下的元回归模型,对二者效应量进行讨论,以期得到更高层次证据。结果发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会降低企业业绩;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能够弱化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负面影响;样本间的差异导致现有实证文献结论不同。本文荟萃不同研究,得到更加真实的效应量,对厘清二者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也验证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负面影响,为治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提供理论支持。

  •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审计研究》

    摘要:人工智能的跨越式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审计环境、审计对象和审计模式,顺应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审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数智化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出发,论述了数智化转型对审计工作的内涵要求,基于审计机关当前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审计机关可在优化审计数据生态、提升技术与审计业务协同能力、全员引导培养数智思维、全面统筹数据资源四个方面进一步发力,推进审计机关数智化转型,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

  • 论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审计研究》

    摘要: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领域的具体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审计实践、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坚持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依据,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理论和实践中的巨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我国审计从一产生就为国家治理服务,根据国家治理的意志和目标依据国家治理体系的法律法规制度审核决策执行情况,并向国家治理的最高决策者报告审核结果。在不同的国家治理时期,我国审计与国家治理的重点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了彰显各个历史时期特色的审计制度。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审计发展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升华。

  • 新时代审计工作“三个立”总要求的理论逻辑、 时代内涵和实践导向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审计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重要要求,为浙江审计工作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审计工作“三个立”总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领域的萌发和具体化,充分体现了政治方向性、系统前瞻性、实践变革性和自我革命性。18年来,浙江审计充分发挥“三个立”总要求实践地的先发优势,以卓有成效的浙江审计探索彰显出了“三个立”总要求的科学理论价值和强大实践力量。新时代,“三个立”总要求仍然蕴含着其独有的政治价值、精神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审计机关应准确把握“三个立”总要求在新征程中的实践导向,坚持政治统领为魂、审计项目为王、审计质量为要、队伍建设为本,着力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 新时代审计整改制度的建构与完善——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审计研究》

    摘要:审计整改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本文从国家治理需求出发,回顾梳理了党领导下的审计整改制度体系的建构历程和完善背景,指出督促审计整改已经成为推动治理完善的重要抓手。研究提出审计整改工作的定位和制度设计与国家政治体制和治理方式紧密相关,新时代审计整改制度建构的内在逻辑指向国家治理,内在机理包括提升威慑力、聚焦权威性、突出贯通协同、增强跟踪力度。针对当前审计整改工作在建议、流程、把关、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分析能力、机制、手段、整合等方面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升审计整改建议精准性、设置征求意见环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跟踪、加强整改结果审核、用好约谈手段等改进举措。

  •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审计发展的路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审计研究》

    摘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国家审计必须结合“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到“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把握新时代审计监督职责定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使命任务,通过坚持党的领导、立足经济监督、发挥独特作用,切实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从监督内容向绩效效益转变、监督层次向宏观管理转变、监督方式向数字化转变、监督时间向均分前中后转变、监督主体向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并重转变、监督体系向联合监督转变等方面推进审计事业改革发展。

  • 税收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债务融资决策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提交时间: 2024-01-15

    摘要:采用 2007201 7 年中国 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规模,并且该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外部需求较小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税收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短期信贷融资规模,对长期信贷融资规模无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对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是通过企业现金流波动引起的。

  •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1-12

    摘要: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以20152019 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 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 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弱化代理冲突、提升成长能力,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在非高新技术企业、 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 实用新型专利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 柔性税收征管对企业投资效率...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1-09

    摘要:税收柔性征管是激励企业诚信纳税的重要改革措施。基于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国家税务总局披露的纳税信用评级数据刻画柔性税收征管制度,实证考察该制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税收征管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投资效率,不仅有助于缓解投资不足,也抑制了投资过度现象;柔性税收征管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强制税收征管力度较弱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柔性税收征管制度有助于发挥良好的声誉效应,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同时柔性税收征管能够缓解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性,增强企业的信用融资能力,从而提高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