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十分重视文艺家的修养问题,特别是文艺家正确的世界观的培养以及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这一理论取向与儒家诗学一直关注文道关系以及“配义与道”的文人内在修养路径有很高的契合度。除此之外,两者在谈论文艺家的修养时,也都十分重视经典的研阅以及作家丰富的社会阅历。这种作家论的角度,与西方文论,包括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重点围绕认识能力,特别是哲学思辨能力谈论作家修养的路径形成明显差异,具有比较突出的中国特色。中国古代崇尚“以文化人”及“德治”,因此对包括文艺家在内的承担这一使命的文士的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这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重视文艺家修养的文化根源。而看重文化的力量在社会变革与进步中的巨大作用,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征。
[V1] | 2024-05-25 09:31:57 | PSSXiv:202406.00032V1 | 下载全文 |
1. 老子道论的经验向度及价值选择 | 2024-11-01 |
2. “前台”与“背景”的制度性分离——论南希·弗雷泽对资本主义危机的结构性阐释 | 2024-11-01 |
3. 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精神的璀璨瑰宝 | 2024-10-29 |
4. 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伦理之维 | 2024-10-29 |
5. “中体西用”与儒学经世传统的转型 | 2024-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