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网络产业在新时期的迅猛发展,我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定罪数量逐年上涨,由此引发对该罪名立法设定与司法适用广泛而激烈的反思和质疑,批判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成为兜底罪名的见解层出叠见。为规范该罪名的现实运行以及释放该罪名的内在价值,我国应立足该罪的本质意涵,肯定该罪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本质,科学看待其兜底罪名的性质特征,重新审视过往对于兜底罪名全然否定的标签,明确该罪的积极意义。在立法设计方面,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针对网络犯罪非接触性、去地域性以及分工离散性的特点,以切断电信网络诈骗等信息网络犯罪的犯罪支援为核心要旨,体现“围点打援”的犯罪打击策略,实现对网络犯罪本身的治罪和治理,在立法技术与立法策略方面具备充分的合理性。 在司法实践方面,首先,应当保障罪名适用的处罚正当性,精确罪名的可罚性等价程度,实现罪名处罚的正当性ꎻ其次,应建立定罪量刑的归类模型,对行为定罪量刑进行归类分析,构建使法秩序得到统一的结构模型ꎻ再次,应规范不同层级罪名适用条件,拒绝随意化与扩张化地认定犯罪。最后,应准确把握明知要件的适用条件,防止帮助行为自身类型化特征不足而诱发的罪刑法定原则危机,充分释放该罪在信息网络犯罪治理中的积极价值,实现刑法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的动态平衡。
[V1] | 2024-07-02 16:10:46 | PSSXiv:202407.00170V1 | 下载全文 |
1. “区块链+农业众筹” :创新、风险及其法治监管 | 2024-11-20 |
2. 涉“两卡”犯罪的新型犯罪司法治理问题研究 | 2024-11-20 |
3.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民营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入罪必要性解析 | 2024-11-20 |
4. 法律实践与乡村秩序体系的建构 ———基于韩村土地承包费纠纷的考察 | 2024-11-20 |
5. 知识产权视角下农民品种保护的规范构造 | 2024-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