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价值评价的正当化为核心任务的法教义学,在法律解释问题上已经走出了客观主义的理论陷阱。 在结果导向的立场下,法律解释的过程不再是探究真实立法意图或客观文本含义的过程,而是根据法律功能来寻 求妥当解释方案的过程。基于弱后果主义的理论立场,后果考量限定于法意模糊、规范冲突等实践场景中,并受到 目的论思维的严格约束。为了防范后果考量可能带来的越法裁判风险,应立足司法克制主义的立场,明确结果导 向法律解释的操作规则。
[V1] | 2024-07-29 16:05:22 | PSSXiv:202408.00612V1 | 下载全文 |
1. 清中期冕宁县知县的任职特点及其对地方司法的影响 | 2024-10-27 |
2. 面对人工智能伦理困境——共建公正智能时代的法治框架 | 2024-10-27 |
3. 清代运河闸坝经理导向机制研究 | 2024-10-26 |
4. 法理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谢觉哉对中国法律思想的影响 | 2024-10-24 |
5. 从捐纳看乡村社会的个人生计与融资方式 | 2024-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