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SSCI 北大核心 AMI CSCD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 创刊时间:1974年
  •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湖北大学
  • 编辑出版: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 学科分类: 综合  
  •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以自爱为基础吗?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自爱; 友爱; 卑劣之人; 不自制之人;

    DOI:10.12451/202410.01677

    提交时间: 2024-10-13

    摘要:在讨论亚里士多德如何理解友爱与自爱的关系时,学者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和一个激烈的争论。共识是,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爱是友爱的基础,我们对友爱的理解来自我们对自己的爱;争论是,如果卑劣者的灵魂内部也要经历冲突,那么卑劣者与不自制者是否还有区别?如果我们仔细比较亚里士多德在《欧德谟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里的相关讨论,会发现他并非真的认为友爱来自自爱,相反,自爱是通过类比我们与他人的友爱得到理解的。卑劣者灵魂中的冲突是“历时性的”,而非像不自制者那样是“共时性的”,从而我们可以将卑劣者与不自制者进行类比的同时,保持二者的区分。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75 下载量 67 评论 0
  • 价值梯度与感受层次:谈舍勒的感受—情感学说

    关键词: 舍勒; 感受; 情感; 价值梯度; 感受层次;

    DOI:10.12451/202410.01676

    提交时间: 2024-10-13

    摘要:感受在舍勒的现象学和他的质料价值伦理学中具有一种基础性的理论地位,情感具有感受的层次,或感受之于情感有一种奠基关系,感受的分层对应着舍勒质料伦理学的价值梯度级序。舍勒对感受的分析本身具有独立、独创的现象学价值,在感受的基础上他已经给出了一个迄今相当完整的情感—价值学说,与心灵哲学和当代心理学主流对感受的看法形成反差,倒是与东方思想(如佛教)有某种亲缘性。总的来看,他的感受—情感学说是认识论、存在论和价值论的统一体,理论和应用潜能巨大。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18 下载量 63 评论 0
  • 再论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对若干批评的回应

    关键词: 道德实在论; 行动主体; 美德伦理学; 朱熹; 规范性; 客观性; 自然性;

    DOI:10.12451/202410.01675

    提交时间: 2024-10-13

    摘要:流行的道德实在论,作为一种元伦理学理论,关心的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后果论和义务论这两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行动之对错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种以行动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不仅无法回应道德反实在论的种种批评,而且没有反映近几十年复兴起来的美德论这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一个人即行动主体之好坏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样一种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以人性来规定人的好坏:好人即人性在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的人,坏人则是人性在其身上受到损害的人;正确的行动乃是好人所赞赏的行动,而错误的行动是好人所反对的行动。一个人的好坏既是客观的又是规范的,就像一个人是否健康一样。虽然亚里士多德和朱熹都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者,但后者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人性观比前者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性观能更好地论证好坏这两种性质的伦理规范性、客观性和自然性。因此,朱熹的哲学思想可以为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作出有效辩护。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74 下载量 62 评论 0
  • 阶级道德、共同道德与全人类道德

    关键词: 阶级道德; 共同道德; 全人类道德; 全人类共同价值;

    DOI:10.12451/202410.01674

    提交时间: 2024-10-13

    摘要:阶级道德、共同道德与全人类道德是描述人类社会道德现象的三个基本概念。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理解以阶级道德为主导。然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除了认为阶级社会中的道德主要表现为阶级道德,还认为存在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正义准则以及为不同的阶级都认可的共同道德。而共同道德内在蕴含着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全人类性道德的观点,正是在此基础上,现代学者提出了全人类道德的概念。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代,充分认识阶级道德、共同道德以及全人类道德的含义及其关系,对于理解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六大理念从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理想追求的最高价值意义上回答了人类的基本价值问题,而人类社会生活的正义准则、共同道德以及全人类道德则回答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何以成立的根基问题,为其提供了深厚的伦理学基础。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76 下载量 53 评论 0
  • 论休谟的情感主义道德赞同理论

    关键词: 同情机制; 道德赞同; 效用; 道德情感主义;

    DOI:10.12451/202408.00866

    提交时间: 2024-08-02

    摘要:18世纪的英国道德情感主义者们在不预设道德判断的情况下提出了各自的赞同理论,而休谟无疑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与哈奇森一样,休谟认为道德上的赞同(或谴责)作为一种感觉(或情绪)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机制。然而,哈奇森“道德感官”的概念却不足以说明道德赞同的形成机制。由此,休谟在《人性论》中通过同情机制这一概念重新描绘了人性中的自然情感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论证道德赞同的形成。这一独创性观点的提出对情感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同情机制的阐发,休谟在道德情感主义视域下为道德赞同所依赖的情感机制找到了新的表达形式,从而为此后情感主义道德赞同理论所必须解释的心理机制问题提供了理论范本。然而,当休谟基于人性中的同情机制来解释道德赞同的产生根源时,他认为,无论是自然美德还是人为美德,当我们通过同情对之表达赞许时,赞许的依据都是那种品质的效用倾向,这意味着休谟道德赞同理论中的同情机制始终处在效用的制约之下。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750 下载量 173 评论 0
  • 黑格尔对现代性问题的剖析与重塑

    关键词: 黑格尔; 现代性危机; 市民社会; 政治伦理;

    DOI:10.12451/202408.00867

    提交时间: 2024-08-02

    摘要:黑格尔是第一个把现代性上升为一个哲学问题的思想家,他热情欢迎现代性的到来,但同时对现代性中的内在分裂、矛盾和冲突有敏锐的把握,指出其存在着所有权不具普遍性、劳动异化、市民社会伦理丧失、大规模贫困对精神带来消极影响等方面的危机。黑格尔认为,当时的其他思想家对此问题的认识都存在偏差,所以主张对现代性予以政治伦理重塑:在逐步恢复伦理性的市民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必须继续进展到现代国家,才能真正对现代性加以政治伦理的重塑,即现代国家能够使个人的特殊性与国家的普遍性达到有中介的统一,这样个人的本质就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得到了塑造,所有权、个人的主观性、劳动的异化、贫困等问题都将得到有效解决。黑格尔对现代性的剖析体现了强大的思想力量,但其重塑方案终究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649 下载量 194 评论 0
  • “爱无差等”与“爱有差等”的统一:重释墨家“兼爱”

    关键词: 墨家; 兼爱; 不可亏人; 爱无差等; 爱有差等;

    DOI:10.12451/202408.00868

    提交时间: 2024-08-02

    摘要:先秦以来,将墨家的“兼爱”等同于“爱无差等”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主流观点,对兼爱的许多批判也由此而来。但仔细辨析《墨子》文本,可以进行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墨家兼爱在要求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确实坚持人与人之间的“爱无差等”,否定了特殊性人际之爱在道德上的绝对至上性;另一方面,在满足了这一底线要求的前提下,墨家兼爱并没有否定、反而积极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有差等”,为实现特殊性人际之爱提供了保障。兼爱不会基于任何“差等”而使任何人受到不义的亏害,不至于使“爱有差等”缺少正当性约束,造成以亏害人为代价去爱特定人的不义后果,从而保障了“爱有差等”在道德上的正当性,由此达成了“爱无差等”与“爱有差等”的内在统一。从墨家兼爱观中的这种统一,可以看到“平等”和“差等”并不是必然对立的,其所体现的“平等”是在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的,是为了确保每个人的基本权益都得到保障。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692 下载量 178 评论 0
  • 论生命意识中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终极关怀; 终极信仰; 人文精神; 悲剧意识;

    DOI:10.12451/202408.00869

    提交时间: 2024-08-02

    摘要:生命意识是生命的本体论规定,是生存意识和生活意识的统一。“终极”作为由“终”和“极”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其词义既与终端又与顶端相联系。与“死”相对应的生命过程的终端词义和与“生”相对应的生命意义的顶端词义相结合,就构成了人生的终极意蕴。终极关怀就是生命意识对人生终极意蕴的“终极地关怀”,是生命意识的必然,以“趋生避死”为旨归,把消解死亡恐惧作为“避死”的首要内容,把筹划到最本己的能在作为“趋生”的根本目的。终极关怀通过终极信仰,使信仰在信念基础上确立,从而在与初级关怀相对应行为目的的设定及其坚守中发生作用。人文精神作为最有影响的社会价值观念,会对个体生命活动中的终极关怀产生影响:主体意识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把人生终端和顶端的终极意蕴转化为终极关怀;追求自由意识的发展,不断赋予终极关怀时代特征;批判意识的发展,使终极关怀的本己性尽可能地展现其固有的“达到‘尽善尽美性’的冲动”。生命意识中“趋生避死”的要求是必然的,然而这个要求最终不可能实现也是必然的,这两个“必然”揭示了人生的“悲剧性的冲突”,构成了终极关怀中的悲剧意识。但正是这一悲剧意识所体现的个体在“趋生避死”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崇高形象,使生命意识熠熠生辉。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609 下载量 194 评论 0
  • 论康德的道德人类学:方案、方法与方向

    关键词: 康德; 道德人类学; 道德判断力; 良知; 道德情感;

    DOI:10.12451/202406.00033

    提交时间: 2024-05-23

    摘要:道德人类学是康德实践哲学的重要部分,然而其在体系方面的必要性和在内容方面的丰富性尚待进一步挖掘。从总体方案上看,道德人类学构成实践哲学的应用环节,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它一方面为道德形而上学的形式性原则提供必要的质料性条件,使先验道德法则能够在人性中得到贯彻,构成现实的道德经验;另一方面有助于实践理性克服干扰,与诸能力相互配合,作出准确的道德判断。从具体方法上看,道德人类学在先验哲学的框架下提供了基于“同时是义务的目的”的属人义务推导方法、基于良知的内在道德评价方法、基于情感的促进道德判断的主观方法,这些内容构成一种相对完备的道德判断力理论,从而在层次上丰富了实践哲学。基于道德人类学的定位与内容的独特性,康德为后世“人类学化”哲学研究和“道德化”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可供探索的开放性路径。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837 下载量 275 评论 0
  • 康德与道德虚无主义

    关键词: 康德; 道德虚无主义; 纯粹实践理性; 道德兴趣; 人性;

    DOI:10.12451/202406.00034

    提交时间: 2024-05-23

    摘要:道德虚无主义否认道德的真实性,其典型主张是道德本身就是子虚乌有之事。虽然康德尚未明确认识到道德虚无主义之概念,但他在反驳道德怀疑主义时,曾附带地提及并回应了道德虚无主义的观念。在其主要著作中,康德以“隐性”的方式坚定地拒斥了道德虚无主义。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通过道德法则的效力阐明了纯粹理性本身就是实践的,为道德奠定理性之根基,从而展现了道德虚无主义之不实。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除了正面揭示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始终秉有道德兴趣,还通过道德兴趣缺失者的思想实验,展现了人只要懂得利害计算,结合上帝和来世的可能信念,就可以产生出道德的“类似物”,这也以特殊方式彰显了人类的道德本性。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康德通过对人性善恶的阐述,特别是对人性中“善的种子”的深入刻画,表明不存在对道德无感的人,由此最终拒绝了道德虚无主义。康德有力地确证了人的道德本性,其最大教益或许是,在一个道德虚无主义甚至各种类型的虚无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人依然可以相信理性,选择崇高。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870 下载量 251 评论 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