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9-27
摘要:文化自信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又是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特质和精神气质的标识性、原创性核心概念。依循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和层次开展研究,有利于更好地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和精神气质。具体而言,对文化价值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厚文化情怀; 对文化精神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层文化认同; 对维护文化主体性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远文化谋虑; 对文化发展道路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强大文化定力; 对文化制度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坚定文化立场; 对文化使命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动文化担当; 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包容文化气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25
摘要:自习近平 2023年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以来,学界紧密结合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界普遍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抉择和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先机的迫切需要,是对冲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支撑。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构成,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其核心标志,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其重要阵地,“创新”“质优”“先进生产力”是理解其内涵的三个关键词。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25
摘要:天下观、贵本观、自强观、天人观、因革观、知行观等,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观念。在推进“第二个结合”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些传统文化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个结合”中的天下观主要体现为谋求共产主义、实现大同社会的远大理想,贵本观主要体现为对发展生产力和坚持人民至上这两个大本大源问题的执着追求,自强观主要体现为独立自主探索自身道路、实现更好发展的优良传统,天人观主要体现为尊重自然规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因革观主要体现为对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关系的科学处理,知行观主要体现为对实践和实干基础地位的突出强调。“第二个结合”中蕴含的这些宝贵文化观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文化之因。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6-21
摘要: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以经济体制为重点的多领域的体制创新,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创新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为实践证明了的宝贵经验。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体制创新,首先要进一步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深化改革制度创新,一是要着力发挥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要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三是要建设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四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此同时,还要全面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着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生态领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扩大开放,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6-14
摘要:摘 要:文章从政治神话功能、“人地结合”身份表达模式、叙事细节的原型几方面,探讨格萨尔史诗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政治神话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之一,格萨尔史诗不论是神化格萨尔王天神下凡、拯救人间的主题,还是表现主题的天人感应等艺术手段,都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显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地结合”身份表达模式源自中华民族古老的封地社会治理模式和“用国为姓”家园情怀,格萨尔史诗继承了中华农耕传统文化 创造的人地结合身份表达模式,并依据生存环境和游牧生活对身份言说方式进行了创造性改造,形成了赞美草地和崇拜山水的家园情怀,体现了地方化的“人地结合”身份意识。格萨尔史诗叙事细节诸如女性崇拜、动植物喜好、习俗以及情节设置等,都能找到中华传统文化原型。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摘要:礼图是礼书所载礼节、礼器、礼制乃至礼义的图像表达,因其具有形象化的特点,遂成为研读礼经的重要参考,在经学传统中占据独特地位。相较于三礼典籍的古奥难读,礼图发挥了提升表现力、补充文意、丰富意涵的功能。礼图是经学文献的一种类型,也是一种研究方法,与礼学注重实践的学术品格适相吻合。千百年来,印刷媒介制约着礼图发展。直至20世纪,电影技术的普及催生出《仪礼》复原影片,才为礼图的创新发展带来转机,礼图从二维平面静态图像解脱出来,复原为三维空间的连续礼仪活动。数字技术的加持,彻底改变了礼图制作的底层逻辑,并致力于营造沉浸式视听景观,强化了对古礼的体验,可谓是彰显礼学实践特征的最新尝试。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摘要:儒家的“天下”在日常用语中意为“世界”,同时,它也是一个地缘政治术语。作为“世界秩序”,它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与历史意义。儒家“天下观”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追求“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多元主义,它能够避免绝对主义和碎片化的相对主义,重视关系的恰当性和对多样性的呈现。儒家哲学倡导家庭伦理,尤其是赋予“孝”以宇宙意义,同时将之作为一种深思熟虑的策略,以发挥人类活动的能动创造性。儒家伦理尊重差异,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升华为相互性的丰富资源。对人类生态而言,关系恰当性与多样性不能以个体主体(个体主体并不存在)的设想作为基础,而是必须作为家、国与域境的有关成员之间协作活动的作用而出现。关系恰当与呈现的多样性可以从特定人群内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扩展到国际社会内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如果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关系恰当性,并且所有差异皆能享受包容与恰当的对待,那么不同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之间便可以相互适应,而差异间的相互作用也将促生文化多样性的出现。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摘要: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当中,并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和谐的统一体,这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本体论依据。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崇尚的“和”是一体多面的,涵盖了个人、社会、自然以及天下,最终的理想是致太平,可见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在和平、和谐思想观念之下统一起来。中国哲学主张“和而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和实生物”,“和”是有生命力的。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和平性不但是中华文明生生不已的内在动因,同时也决定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必然走和平发展道路,必然要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05
摘要:文明的发展同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转换几乎是同步的。中国经过短短的 几十年就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因而,一种全新的知 识体系即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自主的知识 体系必须以回答中国问题为逻辑起点,以运用中国素材为内容支撑,以表达中国立 场为方向指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本土性、独立性、集成性、稳定性、开放性 的特征。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坚持 “两个结 合”,着眼 “两个大局”,答好 “四个之问”,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05
摘要:共同富裕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社会制度逻辑。作为社会理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追求,家国情怀、民胞物与的共同体观念深刻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根本原则,让以劳动为尺度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坚定贯彻与现实展开;作为现实实践,顺应历史规律与发扬历史主动相得益彰,政党先进性与政策策略科学性同向发力,共同富裕的路线图越来越清晰;作为中国方案,于多样与分化中熔铸真实共同体,在发展与进步中涵养科学富裕观,贡献出现代化进程中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家样本。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实践,不仅在哲学意义上拓展了对 “共同”的时代理解,也在文明意义上标注出 “富裕”的时代高度。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30
摘要:人类文明表现为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方面。精神性文明蕴含着整个社会文明的未来指向和发展 理念。马克思的文明观是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方面的统一,既表现在物质劳动成果的物质性方面,也体现在 对资产阶级文明的批判和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其 呈现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价值观念,具有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冲突的新 特质,对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摘要:人机对话是人机交往的技术和思想基础。文章试图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对语言的学习与生产出发,考察人机对话和机器语言的本质及文化内涵。首先,文章回顾了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并从行为机制、生成目的等方面指出机器语言与人类语言的异同。其次,文章进一步从语言的复制和生产的角度,指出在技术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人机对话实质上是语言的智能工业化生产。文章还试图通过考察人机对话中的重复与反驳来修正图灵测试。此外,人机对话中,我们需要思考机器“他者”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从语言批判理论还可以审视机器语言的灵晕和中介作用。最后,文章指出,人机对话体现了知识的加速生产,以及机器语言可能会产生的潜在风险。我们需要从人机对话走向人机交往,从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人机关系,这样,我们才能不跌入新的主奴关系中。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28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的阐述重点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语境中,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既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问题作出了原创性的阐述,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规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作出了深刻的阐发,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理论作出了全面的阐释与发展。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摘要: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是在巴赫金对话性理论之上的进一步延伸 , 以文本的相互作用取代了后 者的人文主义的主体观 。但是克氏所构想的全体文本的海洋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只能是一个想象 , 不可能成为 现实 。 目前刚刚兴起的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则有可能阅读和利用人类海量的文本数据 , 并且进行深度 学习和训练 ,从而真正实现整体文本的相互碰撞 、 引用和变异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 ,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 互文性概念的生产力 , 以及人工智能对文学写作和作者观念的冲击 。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24
摘要: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和超越并非突然和断裂式完成的。布鲁诺·鲍威尔也同样感知到德国哲学在近代现实历史面前的困境,他主张充分发扬个体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拒绝接受先验设定的外在客观理性对自我意识的统摄性影响。遗憾的是,鲍威尔的理论由于悬置了“普遍的自我意识”而陷入自相矛盾。而马克思紧随其后,接续了鲍威尔的问题意识,通过改变主体确证自身的方式超越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唯主体论。马克思对主体意识的地位进行了降格,并由此开启唯物史观的序章。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5-24
摘要:以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治理方式。人工智能在创造巨大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一度引发人们的恐慌和对科技伦理的焦虑。为此,需要从理论上和逻辑上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可以系统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价值论、就业市场、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权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经济全球化、社会伦理与社会治理等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 为妥善处理和规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22
摘要:数字法学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可能成为率先取得突破的领域。本体论视角下的数字法学,是建立在工具论和领域论等理论之上的范式整合。数字法学的规范研究对象可细分为要素层、平台层和产出层三个层次。应根据研究目的与性质,设定符合数据特征的模型与分析方法,以有效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与价值。数字技术与司法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正进行着双向塑造。探索构建中国自主数字法学知识体系的进路,存在法律规则和理论支撑供给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要重点考虑知识融合层面的平台搭建与人才培养,规则供给层面的制度完善与法律解释提升。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5-21
摘要: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十年来,中国经受住了诸多重大风险考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显示出这一思想的强大生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构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精髓在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突出标志体现在总体安全、大安全和动态安全,根本落脚点是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5-20
摘要:国家统一、民族交流与融汇是历代人们赞颂的社会局面。这种局面与“大一统”理念有密切关系。汉儒所提出的“大一统”学说适应时代的需求,泽后世于久远。“大一统”之说源起于《春秋公羊传》,是汉代公羊学家的释经之语。其本义只是指出《春秋》所言“春王正月”,即王所颁行的历法的春季之正月。董仲舒将传统的“天命观”予以新的诠释。“大一统”被董仲舒说成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根本大法。认为“大一统”是天地间最习常的规律,是古往今来皆通用的矩矱。这个学说的构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固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5-08
摘要:本文提出“以中释外”,主张用华夏文明的原创思想释译域外世界。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是欧美学者用理解自身的知识展开域外研究的产物,其创新之道不在于到远方发现新“例外”,而在于回到“希腊罗马认识域”进行新解读。这种通过释译域外世界丰富自身文明的思路承袭了人类共有的文明互鉴智慧。“以中释外”旨在通过文明互鉴超越“中国特殊论”,探索中国思想的普遍性,用华夏视角对无限复杂的域外世界进行文化翻译,在具体经验研究中通过对话与欧美论述形成互补,从而建构能以理服人的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