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推荐论文
  • 当前国内新质生产力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25

    董振瑞 李臻

    摘要:自习近平 2023年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以来,学界紧密结合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界普遍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抉择和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先机的迫切需要,是对冲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支撑。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构成,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其核心标志,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其重要阵地,“创新”“质优”“先进生产力”是理解其内涵的三个关键词。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儒家文化与当前全球性挑战的应对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安乐哲

    摘要:儒家的“天下”在日常用语中意为“世界”,同时,它也是一个地缘政治术语。作为“世界秩序”,它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与历史意义。儒家“天下观”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追求“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多元主义,它能够避免绝对主义和碎片化的相对主义,重视关系的恰当性和对多样性的呈现。儒家哲学倡导家庭伦理,尤其是赋予“孝”以宇宙意义,同时将之作为一种深思熟虑的策略,以发挥人类活动的能动创造性。儒家伦理尊重差异,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升华为相互性的丰富资源。对人类生态而言,关系恰当性与多样性不能以个体主体(个体主体并不存在)的设想作为基础,而是必须作为家、国与域境的有关成员之间协作活动的作用而出现。关系恰当与呈现的多样性可以从特定人群内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扩展到国际社会内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如果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关系恰当性,并且所有差异皆能享受包容与恰当的对待,那么不同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之间便可以相互适应,而差异间的相互作用也将促生文化多样性的出现。

  •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若干思考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05

    张东刚

    摘要:文明的发展同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转换几乎是同步的。中国经过短短的 几十年就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因而,一种全新的知 识体系即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自主的知识 体系必须以回答中国问题为逻辑起点,以运用中国素材为内容支撑,以表达中国立 场为方向指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本土性、独立性、集成性、稳定性、开放性 的特征。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坚持 “两个结 合”,着眼 “两个大局”,答好 “四个之问”,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 人类文明的精神性与中华文明精神性的当代体现——以马克思辩证文明观为基础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30

    许斗斗 张觉文

    摘要:人类文明表现为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方面。精神性文明蕴含着整个社会文明的未来指向和发展 理念。马克思的文明观是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方面的统一,既表现在物质劳动成果的物质性方面,也体现在 对资产阶级文明的批判和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其 呈现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价值观念,具有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冲突的新 特质,对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 新质生产力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28

    唐正东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的阐述重点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语境中,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既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问题作出了原创性的阐述,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规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作出了深刻的阐发,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理论作出了全面的阐释与发展。

  • 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审对话性与互文性概念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钱翰

    摘要: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是在巴赫金对话性理论之上的进一步延伸 , 以文本的相互作用取代了后 者的人文主义的主体观 。但是克氏所构想的全体文本的海洋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只能是一个想象 , 不可能成为 现实 。 目前刚刚兴起的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则有可能阅读和利用人类海量的文本数据 , 并且进行深度 学习和训练 ,从而真正实现整体文本的相互碰撞 、 引用和变异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 ,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 互文性概念的生产力 , 以及人工智能对文学写作和作者观念的冲击 。

  •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超越——对布鲁诺·鲍威尔哲学悖论的再反思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24

    崔琳菲

    摘要: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和超越并非突然和断裂式完成的。布鲁诺·鲍威尔也同样感知到德国哲学在近代现实历史面前的困境,他主张充分发扬个体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拒绝接受先验设定的外在客观理性对自我意识的统摄性影响。遗憾的是,鲍威尔的理论由于悬置了“普遍的自我意识”而陷入自相矛盾。而马克思紧随其后,接续了鲍威尔的问题意识,通过改变主体确证自身的方式超越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唯主体论。马克思对主体意识的地位进行了降格,并由此开启唯物史观的序章。

  •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擘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5-21

    赵磊

    摘要: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十年来,中国经受住了诸多重大风险考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显示出这一思想的强大生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构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精髓在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突出标志体现在总体安全、大安全和动态安全,根本落脚点是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 “大一统”学说的构建与中华民族形成进程中的观念认同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5-20

    晁福林

    摘要:国家统一、民族交流与融汇是历代人们赞颂的社会局面。这种局面与“大一统”理念有密切关系。汉儒所提出的“大一统”学说适应时代的需求,泽后世于久远。“大一统”之说源起于《春秋公羊传》,是汉代公羊学家的释经之语。其本义只是指出《春秋》所言“春王正月”,即王所颁行的历法的春季之正月。董仲舒将传统的“天命观”予以新的诠释。“大一统”被董仲舒说成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根本大法。认为“大一统”是天地间最习常的规律,是古往今来皆通用的矩矱。这个学说的构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固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 国际安全制度与总体国家安全:一种理论分析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4-30

    宋伟

    摘要:一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是贯穿这些领域的两条主线。国际安全制度构成了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托:国际安全制度能够塑造各国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影响不同领域的国家安全利益,促进不同领域的国际安全合作,从而有利于实现各国的总体国家安全。二战结束以来,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不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等基本原则已经大大改善了全球安全环境,构成中小国家主权独立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普遍性的国际安全原则和规范也可以应用到各个具体领域的安全规则的构建,从而直接影响各国维护相关领域国家安全的能力与利益。多边安全联盟会带来高水平的国际安全合作,促进联盟成员的总体国家安全,但也可能减损其他国家的安全水平,从而导致冲突。纯粹的区域性集体安全制度在提升各成员国家安全水平的同时,也具有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的优点。各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制度的构建,并有效运用国际安全制度提升本国的国家安全水平。

  •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意义阐释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9

    荆世群

    摘要: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进程及其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支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旨在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和主流,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特别是增强历史使命意识和历史规律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 习近平关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启示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9

    董慧 汪筠茹

    摘要: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理论根基,从“和合共生”的中华智慧中汲取营养,立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实践,围绕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一时代课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明确了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要坚持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认识,要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强调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以中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担当来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提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指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实践方向。习近平关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彰显了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其重要启示在于:新时代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全球气候正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秩序迈向公正合理;深入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 学习和掌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4-30

    王伟光

    摘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的真理,最基础、最实质、最根本、最具普遍指导意义的是它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概念的逻辑构造及其展开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26

    郭晔

    摘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范式下形成的标识性概念。法治、中国式、现代化三个关键词的相互关系,深蕴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概念的法理逻辑,即法治是现代化事业的内在构成、法治是实现现代化的外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法治 变革的强大动力。这一法理逻辑,在历史道路上体现为逐层展开的“实践三问”, 即要法治还是要人治、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创造什么样的法治形态;在新征程上,要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从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培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有机体、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等角度持续推进;在价值意蕴上揭示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文明表征,即以幸福生活权彰显人权文明、以法典化彰显制度文明、以法治体系彰显治理文明、以 “两个结合” 为路径方法推进中华法治文明发展进步。

  • “新造邦”与西周“作新民”的思想维新路线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4-25

    傅道彬

    摘要:在对殷周社会的历史反思基础上,周人清醒地认识到西周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国家形态的充满生机的“新造邦”(《尚书·君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造邦”之“新”是一种维新体系,既包括思想观念的天命之新,也包括社会形态的邦国之新。“新造邦”理念体现了西周初年政治家们的政治自信, 也表现出他们内心的忧患意识和紧张心态。变革维新是西周初年的思想和文化潮流,“新造邦”是一个过程,需要对殷商移民进行思想改造,更需要富有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的周代“新民”。“作新民”(《尚书·康 诰》)是与“造新邦”相适应的政治理念,也是“新造邦”思想体系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石。以“新造邦”与“作新民”为代表的求新精神,标志着西周哲学的理性苏醒和思想黎明,集体主义背景下的朴素的人道思想是西周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内涵与价值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15

    俞思念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应当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总体上描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真实面貌,在“两个结合”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内涵和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根源于千百年来留存到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数千年中国文明长河的积累与创造。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建立在当代中国的基本制度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依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和表达,由当代中国基本制度所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源于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是站在世界文明发展前头的不断焕发活力的文化形态。从当前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之上,是起着引领作用、先导作用的文化,是早已扫除弱势文化的余烬,敢于向着世界文明峰巅迈进的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存共荣的文化,既体现出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一起构成世界文化的宏大景象。

  • 新文科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交叉学科“课程立方体”设计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4-12

    傅予

    摘要: 目的/意义 新文科建设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群的交叉融合与系统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课程群建设模式已难以满足这一需要。本研究旨在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一线本科教学实践,提出一种名为“课程立方体”的全新课程建设模式,以有效支撑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新型课程群建设。 方法/过程 首先深入剖析新文科背景下传统课程群无法支撑信息资源管理交叉学科课程建设的内在机理,其次针对所凝练的核心共性问题提出课程立方体构建的核心理念,然后基于此提出课程立方体的模式设计方法,进而通过教学实践范例阐述该模式实现方法与效果,最后构建课程立方体建设所需的支撑体系。 结果/结论 归纳了传统课程群“一维课程链”和“二维课程组”的两种建设模式,发现其中存在课程系统性和协同性欠佳的共性问题;明确了课程立方体作为新兴课程群基本组成单元的功能定位,及其知识串联与能力复合双螺旋的教学目标;以层次结构设计、课程耦合方法、课程协同机制共同组成了课程立方体的模式设计方法,进而通过中国人民大学“一线三层四课”实践范例验证了该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和实现效果,最后提出了课程立方体的配套支撑体系。研究结果可为新文科背景下以信息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的新型课程群建设与落地实践提供科学参考和有力支撑。

  • 自然评价模式的基本框架与运行机制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1-18

    徐拥军 陈晓婷

    摘要:学术评价逐渐从以计量为主的模式转向学术共同体、人工智能技术、评价大数据三种力量驱动的学术评价模式。提出自然评价模式,回顾了学术评价模式和相关概念的演进,引入共生理论与生态系统概念,探讨自然评价模式的核心要素和逻辑架构并阐述自然评价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自然评价模式以学术共同体为评价模式的核心主体,以评价大数据建设为评价的基础条件,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评价的必备工具,形成“产生评价数据→挖掘评价数据→评价结论反馈”的自然评价环; 自然评价模式需要构建评价活动嵌入学术活动的机制,评价数据的公开/匿名、利益分配机制,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挖掘机制,评价模式的建设与运营机制。希望为学术评价提供全新视角和理论指导,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

  • 历史政治学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1-15

    杨光斌

    摘要:

  • 发现国际关系学科理论增长点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1-15

    宋伟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