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土地托管实践的多元理论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土地托管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土地托管亟待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推进。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在土地托管理论方面处于整体指导地位,实体主义是土地托管的价值引导,新古典/新制度经济学是土地托管的效率保障,后现代/后结构主义是土地托管的反思取向,生计框架则构成土地托管的底线思维。土地托管的五大理论不是无序的理论杂糅,而是呈现出一核多元的理论互构形态。未来土地托管理论研究应保持对土地托管多元化实践的包容心态,自觉应用多元理论指导土地托管实践,同时须根据实践变化不断提炼中国土地托管的基础理论,传播中国特色土地托管经验,提升土地托管理论范式的国际话语权,形成土地托管基础理论和现实实践的“大循环”。

  • 合作生产: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 运行机理与实现机制研究 ——以D街道社工站试点建设为例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6-14 合作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镇(街道)社工站是国家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基层社区民政服务水平、打通供给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综合平台。在公共服务供给场域,合作生产因其“一核多元”和“融合共治”的现代化治理理念成为乡镇(街道)社工站高质量建设的基本面向,能够有效破解乡镇(街道)社工站“被行政化”、资源碎片化以及主体“协同惰性”等问题。为此,将合作生产嵌入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研究,并以D街道社工站试点建设为例,通过合作生产框架分析多元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和协同行为,系统阐释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的运行机理和实现机制。在既有的政策话语和制度架构中,D街道社工站通过主体共建、协商共治和成果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人力以及信息等要素的整合联动,进而推动社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研究表明:多元主体、资源整合、目标共识、利益赋予、公众充权等方面的协同,促进合作生产的有效运行。基于此,以价值共创为逻辑主线,从多元参与、精准对接、价值聚合、利益共享以及主体培育等方面提出推进合作生产的实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