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本亦须防”:柳条边的时空分布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12

    摘要:清代绵延于东北地区的 “人” 字形走向的柳条边, 是清代政治、 军事、 经济相互作用的产物, 柳条边是按段分时修筑, 并经过康熙年间数次展边而最终基本确定下来的。 清代地图关于凤凰城边门以南柳条边绘制多有出入, 凤凰城边门以南柳条边接海, 清代道光朝以前的地图关于柳条边的绘制多止于凤凰城边门或稍南的山, 道光二十七年 (1847 年), 盛京将军奕庆发现 “地方官详报图册与旧图参差不符” 后, 当有所改正, 故道光朝以后的地图关于凤凰城边门以南柳条边的绘制则止于海。

  • 郊坛升配礼考论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4-22 合作期刊: 《清史研究》

    摘要:明清易代后,清廷在参酌明代旧制的基础上,渐次确立郊坛升配之礼。顺治后期内祭配天的兴革与康熙初祈谷配位的存废均伴随着满汉政治文化传统的竞争与消长,反映出清初郊坛升配礼的曲折反复。康熙年间的郊坛升配礼既渐次回归儒家传统,又折中古礼与时宜以建立新的本朝礼制,形成了圜丘、方泽与祈谷三坛并配的模式与代代配祀的传统,此后历代遵行,较少更张。但代代升配与帝系绵延的矛盾使晚清的郊坛升配陷入困局,咸丰、同治年间围绕升配的礼仪之争,实际上是“尊亲”与“继志”两条孝治路线之争,清廷最终选择停止升配,维持三祖五宗的郊坛配位格局。

  • 畿辅旗地的私有化与租佃制发展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4-22 合作期刊: 《清史研究》

    摘要:本文以旗民关系为切入点,考察清代畿辅旗地私有化进程与租佃制发展。清初旗地经历了由国有到私有的演变;因清廷禁止旗民交产,旗地交易大量采取“典”“老典”“长租”“白契买卖”等形式。清代中期,租佃制成为旗地经营的普遍形态,并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旗人地主与民人佃户构成租佃关系的两极;二是清廷只准旗人地主食租,不准夺佃增租;三是旗地所有权与租佃权分离,并导致永佃权的确立。这些情况,对畿辅地区旗民关系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 诗歌的复杂性生成背景与可能性研究进路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摘要:清诗是在清代社会历史的土壤上生成的,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诗人情感世界的复杂,诗思书写的复杂。作为一种“复杂关系”中的个体,清代诗人们的创作由身世而及民生,由家国而及社会,由种教而及民族,内容极为丰富,且作品数量庞大。在中国古代诗史的最后一个阶段,往代诗歌发展的每一个知识板块都由川流而成江河,造就出一个规模巨大的诗歌王国。这个诗歌王国至今尚存在很多未知因素,有很多需要探索、垦拓的领域。在现有条件下开展清诗研究,应重视清代诗人天下观、国家观、民族观的变化,于新的文化理念中展开古今通变的思考,并注意对应具体现象和问题,去采取有效方法,寻求可能进路。 

  • 总集编纂中的骚体观念——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中心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5-05 合作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藉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骚”(《楚辞章句》所收作品)的立意,是《全上古》确立为“骚”的首要指标,而不论语言形式。题目体类特征不明显的作品“,兮”字句、句腰虚字句则成为《全上古》“骚体”判断的主要依据“。骚”从《诗》出“,骚”包含传统的“辞”体,也是广义的“赋”的一个亚类。严可均的观念受《艺文类聚》影响较大,但有所调整。《全上古》为代表的总集表达的骚体观念在清代较有代表性,刘熙载《赋概》等相关讨论与之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