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温州大学
  • 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执政党自我革命理论探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13

    摘要: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带领俄共(布)针对长期执政面临的问题,开展以坚定党的领导和团结统一、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党员党性修养与工作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自我革命,引领苏维埃俄国社会革命,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应充分汲取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执政党自我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 论“法理学”一词的合理语境——兼论”法理“与”事理“之关系(黄点点)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30

    摘要:在近代极为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法理学”一词由日本传入中国,其语境和使用方式几经变化,背后的理论传统也已变得模糊。在不同语境中,“法理学”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显著差别。语境不同,理论传统、方法和学术发展路径自然也大相径庭。语境的混淆,直接诱发了法学的理论焦虑。穗积陈重用“法理学”一词翻译德国语境中属于哲学的“法哲学”。后来的学者用“法理学”一词翻译英美语境的“法学”“法律哲学”以及从“法律哲学”中产生的“法律科学”,此语境中的现代“法理学”更具“法律科学”或“规范法学”的色彩。德国语境和英美语境的“法理学”,都属于非本土语境的“法理学”。在古代汉语的语境中,“法理”并非常用词,且“法”和“理”是并列关系。在古代理论传统中,“理”可以分为“道理”“事理”“义理”和“情理”,“法理”并非独立的“理”(规律)之类型,法、法律相关的规律属于“事理”的范畴。“事理”是受人类自身规律支配的人类事务、人类共同体事务的规律。基于本土语境和理论传统的“法理学”,既指“法·理学”(法哲学),又指“事理·学”(法律科学),前者以中国和西方法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和对话为基础,思考21世纪人类文明和法治发展的根本问题,后者则以具体的人类规律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法、法律领域的现实和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