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湖湘派是晚清拟古诗潮的重要代表。其中又区分出汉魏六朝派、中晚唐派,则是从时间维度上来思考诗歌传统发展的内在轨迹。但这种命名容易忽视诗人学习取径的多样性,违背文学史的客观实际。就创作来看,前人的拟作或所谓的复古主张,主要依据诗歌的形式因素,比如掌握格调、声律等等,而山川作为一种客观地理条件,亦可纳入此范畴,以开拓拟古的一条途径。此外,晚清时严重的边疆危机,迫使朝廷重新审视国家疆域。而湖湘一带多山川,地理形势复杂,他们中的部分吸纳西方知识,将舆地考据带入创作之中,促成诗歌产生新的变化。因此,山川景观不仅是诗学建构的地理因素,同时也是诗人藉此学诗的媒介对象。受地理景观与时代经世思潮的交互影响,文人以诗歌陈述山川,勾勒地图,体现出空间认知的更新,有助于激发民族忧患意识。
[V1] | 2024-09-13 22:40:18 | PSSXiv:202409.01016V1 | 下载全文 |
1. 文化自信与教育革新: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高校课程中的价值挖掘与融入路径 | 2024-11-04 |
2. 甲骨文载道明理,“礼乐幸”福泽古今 | 2024-11-04 |
3.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文化分析及对外教学策略 | 2024-10-31 |
4.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饭圈用语研究 | 2024-10-31 |
5. 流行构式“先X为敬”的多角度分析 | 2024-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