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体西用”与儒学经世传统的转型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28

    摘要:“中体西用”的形成与儒学的经世传统密切相关。儒学作为一种经世之学,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形成了“通经致用”和“明体达用”两种经世传统。近代以来,面对西力东侵裹挟下的西学东渐,儒家士大夫试图恢复两种经世传统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在“通经致用”传统不断弱化的情况下,近代知识分子以“中体西用”容纳“明体达用”,最终实现了儒学经世传统的近代转型。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新型供给机制研究——基于“自主文化社会”的视角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着力推动“形神”相融,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结构基本形成,但其“形散”乃至“神散”的问题逐渐显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形神”相融,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新型供给机制。由乡村文艺自组织、村两委组织、村民小组村贤理事会和农民家庭等自主参与集合而成的农村“自主文化社会”中,行政化供给错位为其创造发展空间,市场化供给缺位为其提供发展机遇,互助文化延续为其营造参与氛围,家庭代际连接为其赋予经济基础。农村“自主文化社会”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文化供给机制,能够释放成本低廉、内容丰富、辐射面广的“高福利”简约治理成效,除有公益性与市场性、乡土性与现代性、创新性与融合性、自主性与组织性等复合性内在特质的“硬支撑”外,还与乡村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软保障”密切相关。厘清农村“自主文化社会”这一新型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对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需动态平衡,避免多中心、“形神”不融合供给弊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流动经历、社会信任与县域企业互联网融资 ———来自全国县域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融资是影响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2020年全国县域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1)县域企业使用互联网融资的比例远低于民间借贷和银行信贷,并且互联网贷款在企业负债中的比例低于民间贷款和银行贷款;(2)有流动经历的创业者更可能使用互联网进行融资,并且会扩大互联网贷款在企业负债中的比重;(3)社会信任是流动经历影响县域创业者进行互联网融资的作用机制,即流动经历会通过提升县域创业者的社会信任水平,进而促使其使用互联网进行融资并扩大互联网贷款在企业负债中的占比。在当前中国的县域创业活动中,非正规信贷市场和正规信贷市场仍是创业者进行融资的主要渠道,流动经历是促使县域创业者进行互联网融资的重要因素,由此可得到以下方面的政策启示:第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扫清县域居民进入和融入城市的制度障碍。第二,县域政府应为居民流动提供政策支持,降低个体流动成本。第三,县政府应积极落实国家关于返乡创业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扶持政策,重点推动互联网融资体系建设,加强宣传力度,开展金融培训。第四,互联网融资平台应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精准投放贷款,强化客户贷后管理,降低借款人违约的风险。同时,应重视数据安全问题,改进算法,加强管理,保护用户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