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荀释孟, 以释孟以辟朱——浅论戴震与理学的话题纠缠

    分类: 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畿辅哲学研究》

    摘要:已有多位学者指出,戴震在对孟子的诠释上有 “以荀释孟”的倾向,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戴震借助释孟来辟程、朱的思想特质。戴震对孟荀之别深有了解,其注孟作品中亦多次提及孟荀之辨,但其在对孟子诸概念的诠释上多存反程、朱之心,不免流于 “以孟注 ‘戴’”之途。戴震基于个人反理学、反形上学的立场,全力清算 《孟子集注》中的道德形上因素,对荀子的强调天人之分,倡导自然,重气化、重礼法的特征则推崇备至。戴震的上述释孟特色为后人研究汉、宋之别,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 “推扩”现象的心理运作机制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推恩”一词首见《孟子·梁惠王上》“以羊易牛”章。 字面上,“推恩”是指对“恩”的“推扩”,因此为了澄清“推恩”的含义,有必要首先对“推扩”做出解释。 概括地说,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推扩”是指人们在相似的情境中产生相似的情感反应。 这个过程即孟子所说的“举斯心加诸彼”。 “举……加诸……”的形式表明,“推扩”是一种人们主动发起的行为。 为了理解这种主动性,有必要区分出情感的当下呈现与主动呈现。 一个完整的“推扩”过程是一个情感以其当下呈现为起点而主动呈现的过程。 为了实现“推扩”,人们需要实现情境的转化,亦即需要与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触动事件建立某种联系。 情境转化的前提,在于人们以自身本有之四心为对象的“内省之思”。

  • 从圣王到圣人——从孔子作《 春秋》 看孔孟的人格建构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5-11 合作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一直以来,学界对于孔子是否为《春秋》作者的问题存有争议。笔者依据现有史料试图通过逻辑推论的方法证明孔子确为其作者。文王之后,其子武王与周公分别继承“君”位与“师”位。孔子认为“师”,而非“君”才是“天命”的承接者。基于此,自视斯文在兹的孔子受命而作《春秋》,经此“僭越”完成了对传统“德行—政权”二元结构的改造,一个“德行—人格”的新结构于是诞生。在孔子的基础上,孟子进一步辨析“师”与“臣”的身份差异,强调了“师”高于“君”的地位。同时,他将孔子推上了无可无不可的“圣之时者”的高位,以彰显其作《春秋》的历史意义。通过圣化孔子,孟子建立起一个超越政权与道德束缚的“最高人格”的形象。

  • “扩四端”何以“保四海”?——论心性秩序与政治秩序贯通的政治哲学

    分类: 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的关系是孟子哲学中看似显明而实则含糊的问题。既有研究对此多探讨了善心“为何”有仁政,仍留有部分难题,若立足有善心“如何”有仁政的实践逻辑,则能更充分地回答该问题及其所涉及的其它疑问。孟子以四端之心言性善就意味着尽心功夫是而性的应有之义,尽在为善路径上士与民承担着不同责任,士扩充善端的自觉性就意味着其有出仕的要求,这便有了体民之情的为政方式。士为改变心之不忍的现状而规划各类制度,根本旨趣仍是觉民之仁,如此才算继承礼乐秩序的不忍之政。孟子以善心言仁政实则是以“先觉觉后觉”的方式构想了社会成员仁心相接的完整善制,即遵循先王之道的最佳政制。在先王之道的保障下,所谓“扩而充之”就是士扩充善端以接民之善性,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根本就是一体。由此,孟子政治哲学就不单是对政治提出价值规范,所解决的问题乃是政治社会中不同个体的德性关怀和政治生活中上达天命的可能。

  • “仁民”因何而“爱物” :生态美德伦理思想探赜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8

    摘要:工业文明以来物化人格观造成自然的残破,错位的人生观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这必然要求现代人对于我们生活时代应有的人生意义及价值进行反思追问。与现代规范伦理学不同,中国传统美德伦理思想以人的存在论追问为逻辑起点,诉求对“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问题解答,以行为主体的卓越品性为道德正当性奠基,聚焦道德行为者的内在美德品质养成与道德行为实践的知行合一。孟子以人的“不忍人之心”卓越品性为生态美德建基,提出“仁民而爱物”的生态关怀拓展,诉求“时养”与“节用”并举实现生态人的知行一致。可以说,中国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蕴着由内而外的道德实践智慧,具有生态美德伦理学的表现形态和理论特质。

  • 别开蹊径 乐归于仁——论“乐”的思维倾向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孟子虽未对音乐进行系统的理性述说,但他在表达音乐于政化治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时,却异乎常俗,然别开生面,自有一种殊异的体系和效果。孟子论“乐”,关注的焦点是主体的内在观省,至于礼乐师法等外化因素,则非其所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音乐等外化方式的全然排斥。相较于孔子论乐和荀子的《乐论》,孟子更重视实际。他突破音乐传统形式的束缚,提出了“今乐同于古乐”“独乐乐不如人乐乐”的见解,又别开蹊径,提醒齐王“与民偕乐”方为正道。孟子以音乐劝行仁政,以“仁德”为音乐归旨,将音乐导向“仁”,最大化地发掘音乐的道德属性。

  • “不虑而知”新解与良知的实现——基于德性认识论的视角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19

    摘要:在孟子“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一说中,良知一般被视为主体道德意识或道德实践等层面的内在规定,所以通常以道德德性加以阐释,以致忽略了可能潜含的理智德性内涵。转换考察进路来看,与饱含神秘色彩的“生而知之”不同,“不虑而知”以遮诠的形式寓意了良知的认知特性,以及某种消极实现方式。在德性认识论的启发下,作为一种好的、可靠的认知结果或认知状态,良知不仅蕴含了伦理意义下主体德性品质的良善,也意味着一般意义上“心”之功能的良好。而良知所彰显的此种认知状态的达成,离不开主体相关理智德性的参与和发挥,感和直觉 即为良知的两种可能实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