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现实·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诠释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7-06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它是对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植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的21世纪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现实逻辑使其具有了更为宽广的世界意义。从历史来看,19世纪-20世纪-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从普遍性到特殊性再到新的更高层次普遍性的过程,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从现实来看,“21世纪”“当代中国”就是这种普遍性化为实践的特殊性场域,是中国式现代化普遍性跃升的关键环节,范例普遍性、具体普遍性、现实普遍性是理解这种新的更高层次普遍性的路径所在。从世界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现实普遍性同时意味着世界历史发展的倾向,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在文明互鉴中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27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形态,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沿着人类现代化普遍发展规律生长出的一条现代化道路,是人类现代化通过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而实现的“个性化”显现,是一个自为自显的实践过程,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要在文明互鉴中坚定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通过以中国特色体现人类现代化文明共性而得以展开,而中国特色在彰显人类现代化之普遍性的过程中成就真实的、具有普遍价值的中国式现代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要真正融入人类现代化,就必须通过中国特色确证和弘扬自身的普遍性,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突破自我、弘扬自身的通道。

  • 论“两个行”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大历史观诠释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行”的新论断。“两个行”所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原因在于,既遵循了“行”的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创造了“行”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特殊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同时,在“遵循”与“创造”的守正创新中亦探索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前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后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两者的统一只有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方能得到系统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非是“反对《资本论》的革命”或新自由主义道路,而是执行马克思晚年“政治遗嘱”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守正性产物,也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创新性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