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人的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是“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的实践旨归。“坚持人民至上”基于理论探索中不断凝聚的价值理念、奋斗历程中始终践行的根本立场、现实需求中持续汇聚的磅礴力量,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继承卓越成就赓续奋进、坚持科学方法守正笃行、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推动共同富裕稳步前行、向着美好生活踔厉奋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现代化是一种文明的打开方式。独特的文明视野、文明理念、文明实践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发展内涵、价值导向和研究视角,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是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有机结合,是人类文明与中国特色现代化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在对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探索、反思、展望中,建构起民族叙事与现代叙事相统一的历史视野、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统一的世界视野以及理论形态与文化形态相统一的整体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对西方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对西方现代化治理谜题的揭露和破解以及对西方现代化理论陷阱的证伪和批判,提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明价值理念、文明治理理念、文明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有原则高度的文明实践,物质文明的开拓性实践、制度文明的探索性实践、精神文明的创造性实践开显其文明新境界。文明视野、文明理念和文明实践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夙愿。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尤其从公平正义原则上讲,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乡村振兴中蕴含的应得正义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正义补充。从马克思应得正义出发,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并赋予共同富裕以应得正义支撑,其价值体现在让改革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制度正义、分配正义与发展正义展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应然回应,对优化分配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共享、调节生产关系和构建正义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进程中复归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突破性贡献,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共享发展为理念先导和科学路径。从理论逻辑来看,共同富裕通过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主体、发展内容、发展路径与发展过程的创新突破。从现实逻辑来看,通过共享发展逐步消解贫富差距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从理想到现实的逻辑转化,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必然。从内在逻辑来看,共同富裕的推进和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内在地蕴含着“共建”“共享”“共富”的辩证统一。总的来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沿着先富—后富—共富的实践走向逐步推进,最终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如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1
摘要: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不断推动党的伟大事业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通过对其进行持续研究,可以更深入的探索党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基础,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分析新时代党建理论自觉与实践探索,努力推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以实现更大的进步,彰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高等院校担当、党建作为。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1
摘要: 中国共产党是组织规模最大、党员人数最多的执政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必然出现一系列复杂而独特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大党独有难题”。“大党独有难题”研究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重要遵循,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新理论,为全球政党治理变革贡献中国方案。“大党独有难题”难在坚持党的初心使命,难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难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社会革命协同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抓手和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发展的现实诉求,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活的实践逻辑。从历史演进历程来探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发展脉络来解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现代化版图中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厘清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的机理机制。探析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处的历史方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而全方位破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境遇。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巩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石;以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以农业数字化发展为引擎,激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以农村绿色发展为底色,筑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态屏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速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着力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此全面支撑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强国发展道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群众主体观是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坚持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贯穿于扶贫工作全过程、紧紧依靠和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治理贫困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群众主体观的生成,源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及唯物史观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性继承和发扬,对基层反贫实践的持续性探索与思考,对精准扶贫经验的系统性总结和提炼.激发贫困群众主体意识、提升脱贫致富信心决心,强化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发挥脱贫致富能动作用,提高贫困群众主体素质、增强脱贫致富发展能力构成了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群众主体观的核心观点,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0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高屋建瓴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人民性和整体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方向和价值引领、给予充足动力与保障、奠定坚实前提及基础,是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进入新时代,我们高度重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抉择,通过顶层设计擘画国家发展蓝图和宏伟目标。因此,应当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核心地位,切实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其在助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0
摘要:邓小平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现代化。他在思考中国改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时,以巨大的理论智慧和政治勇气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明确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带领党和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制定了“三步走”的总和发展战略。邓小平从科学内涵、发展方向、综合基础、动力支撑、制度保障和综合战略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做出了重大贡献,开辟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0
摘要: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于新时代伟大的文化实践之中,有着深厚的生成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其生成的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生成的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探索是其历史实践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成果是其生成的现实依据。从思想精髓上来看,文化方法论、文化主体论、文化强国论、文化使命论和文化实践论构成了其核心要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丰富、创新和发展,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思想智慧,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指南。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09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而在这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为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开启了全党思想解放的新征程、揭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对社会主义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思考,强调了要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高度重视人民民主的发展理念;要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学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等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重温四十多年前的这篇经典文献,从中汲取思想智慧以推进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做到:坚持自信自立的改革精神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坚持守正创新的改革思想方法、坚持攻坚克难的改革问题导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实践的中国方案,蕴含着丰富的文明内涵、现实内涵和价值内涵。具体来讲,文明维度呈现出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现实维度表现为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推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導循:价值维度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的发展属性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08
摘要: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问题的研究对于新时代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然内涵思考其本质,其出场语境是马克思主义、在场建构是中国化、续场样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思考其本质,必须把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位、把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然结局思考其本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07
摘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和国家基于新形势、新局面所提出的重要命题和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新质生产力概念内涵的纵向深入,深刻蕴含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继承和发展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巨大进步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化解的现实逻辑。在深刻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与任务,进一步阐明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新发展理念为基调,以教育、科技和人才为动能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在探索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着重从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通科技创新的渠道、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因地制宜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四个方面来拓展其实现的路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07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理论和现实出发,围绕新中国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不仅特别强调学习研究新中国史的独特意义、高度评价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科学概括新中国创造的历史成就,而且突出强调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系统论述党的领导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关于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呈现了宽广的历史视野、坚定的人民立场、科学的辩证思维和强烈的现实关怀。习近平关于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新中国史提供了实践遵循。为此,必须牢牢把握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严格区分新中国史的主流支流,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站在历史条件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07
摘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鲜明主题,也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略,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凸显了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情怀,更表明了党致力破除利益藩篱的坚定决心。因此,在新征程中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抓住文化自信自强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深化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做到有破有立,纲举目张。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07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我国当前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根植于我国生产力发展阶段,体现了我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进入了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阶段。我国已有的传统生产力发展状况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诞生准备了物质基础,而在这种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换需要也呼唤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其带来的文化上的解放以形成双向互动。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原则,既批判了资本主义文化,又立足当下,通过对文化建设中的主客体关系、文化建设内部的系统性结构以及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规律的分析和把握,探索了文化解放的现实路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提交时间: 2024-11-07
摘要:目前,马克思主义在北京早期传播研究成果丰硕,呈现出研究者队伍扩大、研究视角拓展、研究史料增多等特点。具体而言,相关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在北京早期传播的传入渠道、传播主体、传播载体、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开展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进一步深入的空间,主要是对北京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地位关注不够、对传播主体的分析不够全面、对传播载体的研究存在“厚此薄彼”、与工人运动结合的研究深度广度不足。深化马克思主义在北京早期传播研究,应重视北京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地位,全面考察各类传播主体,强化对党外传播载体的分析,深化拓展早期传播中的工人运动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既是认识论问题,也是方法论问题。在“走自己的路”中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深刻理解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建设为何必然通向以及应该如何通向共同富裕的问题,有利于准确把握共同富裕核心要义和广泛的世界意义。坚定“走自己的路”的制度自觉自信,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全社会共同奋斗的合力、驾驭资本逻辑、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享机制等鲜明制度优势和独特中华文化优势,推动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