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农村互联网建设有利于 实现化肥减量吗? ——基于“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在中国化肥普遍存在过度施用的情况下,已有不少研究就如何实现化肥减量进行了探讨,但较少关注互联网对化肥施用的可能影响及潜在机制。对此,本文以“宽带中国”为农村互联网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在2010-2020年中国33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互联网的化肥减量效应。结果表明:①互联网对化肥施用总量和化肥施用强度分别具有5.2%和 6.2%的抑制作用;②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西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互联网的化肥减量效应更明显;③机制分析显示,减缓金融支持约束和农业机械化是两条农村互联网建设实现化肥减量的潜在机制:④运用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发现,互联网不仅对本市化肥施用具有显著减量效应,对地理和经济属性邻近的城市也同样具有显著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 县域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979个县域的实证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均是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2—2022年18个省份中9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机制检验,检验了县域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提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影响和提高邻县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且在短期和长期内,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促进整体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在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影响中或存在负面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全县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建立基础设施县乡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强化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支撑作用.

  • 创新人才集聚、全要素生产率与——基于沿黄城市群71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8

    摘要: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文章基于沿黄城市群71个城市2008-2022年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索创新人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才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且在不同流域地段、不同地理区位以及不同经济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其中中游地区、东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创新人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最明显;在空间效应分析中,创新人才集聚显著促进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同时也推动了周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增长,进而提高了整个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与溢出效应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200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农业要素错配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要素错配指数呈下降趋势,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足和配置过剩并存,农业劳动力错配、资本错配和土地错配在省域层面差异显著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中国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态势,研究期内涨幅为4.92%,省域间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劳动力错配、资本错配和土地错配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自然条件与工业化水平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财政涉农支出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为改善农业要素错配和提升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出推进耕地利用省域协同互动、深化农业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 京津冀数字产品制造业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经济效应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文章利用2000—2021年京津冀地区工商企业注册大数据,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探索了京津冀地区数字产品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同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空间计量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对区县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①京津冀三地数字产品制造业的数量规模趋于均衡,津、冀两地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注册数量逐渐赶超北京,特别是河北沧州、邢台、保定3个城市初具规模;但津、冀两地数字产品制造业的比重远低于北京,三地间仍存在严重失衡。②实证结果表明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还对周边区县的经济发展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仅限于累计规模指标。短期内,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当年的进入率对于周边区县的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长期中,进入率指标的抑制作用消失,即随着规模的积累,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对周边区县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

  •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证检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统计与决策》

    摘要:数字普息金融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减貧增收等方式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文章选取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发展性、共享性、持续性三个维度测度共同富裕,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急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急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正向空间滙出效应:市场化水平在数字普急金融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门槛效应。因此,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区城协调发展机制,提高市场化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 中国省域森林碳储量与门槛效应研究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1998—202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空间视阈角度出发,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究森林碳储量空间集聚特征,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森林碳储量各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差异,进一步采用门槛模型分析不同森林资源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与森林碳储量之间的阈值效用。结果表明:全国省域森林碳储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自然地理因素、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均显著作用于森林碳储量在各省份之间的溢出作用;当森林覆盖率小于0.056 0时,人类经济活动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为负,当0.056 0≤森林覆盖率≤0.149 7时,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碳储量的抑制作用减弱;当森林覆盖率大于0.1497时,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碳储量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建议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着重关注省域之间的地理与经济关联程度,促进区域间森林碳储量稳步提升

  • 数字贸易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提交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EWM-TOPSIS计算得到不同省份的包容性绿色增长综合得分指数;其次,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贸易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再次,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指出数字贸易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采用中介效应三步法探究数字贸易对不同省份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作用机制。据此,厘清数字贸易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可以为加快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意义。

  • 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探析——基于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机理与优化路径,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利用2020—2022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资源优化配置、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发展水平均对共同富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据此提出有关政策建议,仅供参考。

  • 国家审计与区域创新投入——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基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现实要求,我国各地区创新投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区域差异。采用 2011-2019 年我国30 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国家审计对区域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投入水平,且这种影响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滞后性,即国家审计不仅会促进本地区创新投入水平的提升,而且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这种影响还会持续到下一年。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干抵御功能和预防功能,国家审计的揭示功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投入水平:国家审计对创新投入的提升作用在中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国家审计对区域创新产出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对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监督职能、助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经济韧性——基于空间溢出和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农业经济发展是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基于我国2011—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模型和门槛模型进行多维实证。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经济韧性,且经过选取工具变量和“普惠金融”试点进行多期准自然实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绿色创新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韧性。(3)通过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等特征。为提高农业经济韧性,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发展地区在农业经济中的引领作用,推进绿色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努力缩小不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合理扩大“普惠金融试点”地区覆盖范围。

  •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 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 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当前,数字普惠金融蓬勃发展并且具有广阔前景,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富裕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采用等权重法和熵权法构建了共同富裕水平指标体系;基于 2011-2021年中国 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效应,并进一步解析其异质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省级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中等,西部低的分布格局;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当地共同富裕,但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强,对东、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作用相对较弱。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相较于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共同富裕的贡献更为显著。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刺激消费、提升就业间接影响共同富裕。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充分发挥消费和就业积极作用以及制定区域协同发展规划,以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 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提交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为尽快恢复经济复苏增长并推动国内大循环,加快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就离不开对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引导及其消费潜力的释放。近年来,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为依托的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深刻影响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消费领域自然也受到其深刻影响。文章基于2017—2021年全国主要9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及其各维度的作用效果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及其消费支出维度、消费收入维度和消费环境维度均有积极作用;(2)数字经济对促进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3)相对居民消费潜力中的收入和支出维度,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环境维度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明显。

  • 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探究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呈东部沿海省份的右旋转90度“T”型演变格局,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中南—西南部省份连片组团的演变格局,二者演变存在正向空间关联。(2)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直接和负向溢出影响,东部地区、高互联网普及率省份受正向直接和负向溢出影响最明显,而低节能减排省份受负向溢出影响最明显。(3)数字经济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直接和负向溢出影响,两种中介路径抵消掉部分“数字隔离”的负向溢出影响,但仍无法打破“以邻为壑”的困境。

  • 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用机制与溢出效应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2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数字经济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最佳,中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互联网发展、信息化发展与数字交易发展均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发展的促进作用领先,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优于数字交易发展。因此,应持续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以及区域间资源合理分配,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