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重大不利事件的经历体验对个人消费的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消费是牵引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来我国消费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三年新冠疫情的经历体验可能改变一些民众的消费倾向,影响当下和未来的消费。1959-1961年的大饥荒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距离当下久远,为讨论新冠疫情等重大不利事件的经历体验对个体消费行为的长期影响提供了借鉴。大饥荒重塑了经历者的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对经历者的消费水平产生了长期负向影响,尤其是在三组分类中,对非稳定收入家庭的个体、处于中等社会经济水平家庭的个体以及女性经历者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但数字支付的使用却可以缓解这一负向影响。因此,后疫情时代扩大内需应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着力促进居民尤其是女性收入稳定增长,缓解中等收入群体生活压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耦合程度与增值能力测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统计与决策》》

    摘要: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演化矢量耦合模型,测度了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发展的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耦合程度和系统增值能力持续提升,但不同省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系统耦合存在门槛效应。系统演化模式分析和模型分解结果表明,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系统增值能力呈现两极分化、中间断档的局面;数字经济对系统增值能力贡献显著,但制造业和两系统的耦合动力对系统增值能力的促进作用稍显不足。所以,只有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制造业及系统耦合发展才能提升系统增值能力。

  • 数字经济、消费扩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统计与决策》》

    摘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供给模式,在数字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消费扩容,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借助固定效应门槛模型研究消费扩容在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消费供给的影响,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消费需求增长则导致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

  • 制度型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逻辑与路径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开放条件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种关系需兼顾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制度型开放以其对内制度创新与国际经贸规则深度对接的双重优势,更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新型生产关系的内生需求,从而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基于制度型开放所构筑的开放条件下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机制在于,制度型开放可以通过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强化技术创新激励、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三个关键作用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三要素”升级及其优化组合。为了构建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体系,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亟须进一步加速并深化制度型开放这一核心策略,在进一步推动国内制度创新、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及畅通作用机制发挥作用的发展路径上,做到行稳致远。

  • 差异性动机下量化自我对健康食品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12个城市的调查数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30

    摘要:数据驱动的量化自我时代正在来临,量化自我驱动消费者行为从非标准化向精准化转变,为促进居民食品消费健康化、形成科学合理营养评估习惯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基于中国12个城市调查数据研究了量化自我对健康食品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量化自我行为能够显著促进其健康食品消费意愿和规模,为解决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居民营养认知障碍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差异化动机视角的研究发现消费者自我优化的量化动机和自我监督量化动机有助于增强量化自我对健康食品消费的影响,而自我享乐动机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异质性结果表明,在个体层面,年轻、高学历、高收入、女性群体以及持有丰富量化技术经验、持续量化自我行为、较强健康意识、较高食品安全认知和食品营养认知的个体,量化自我对健康食品消费发挥的积极作用越强;在家庭层面,老年抚养比和幼儿抚养比越高、不健康成员占比和健康管理需求越高的家庭,量化自我发挥的促进作用更强。

  • 创新要素集聚、数字化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统计与决策》》

    摘要: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集聚可显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要素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明显;数字化转型是创新要素集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因此,应完善创新要素分配机制、差异化推进创新战略部署、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着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动力机制及创新动能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持续突破原有局限并实现质的飞跃,同时生产力理论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与拓展。当前,全球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科学体系的演进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共同催生了以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绿色化及高效化为显著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其强大的变革力,深度参与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质生产力加速了生产方式的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已成为新时代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撑,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因此,当前的紧迫任务是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激发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文章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动力机制与创新动能展开探讨,以期能为中国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 技术创新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与机制——基于中国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空间视角,利用2008—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还会通过溢出效应提升邻近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技术创新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城市区位和技术创新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中发挥中介作用,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绿色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技术创新对能源利用效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经济发展水平越过一定临界值后,技术创新能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增长困境与对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6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通过制度环境重塑机制,供需对接便利机制和供给质量提升机制对居民消费产生积极影响。在实践中,数字经济助力提升居民消费也存在数字鸿沟导致的消费排斥困境,数字技术导致的消费选择困境和数字营销导致的消费安全困境,需要从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持续培育消费信任和全面提升消费安全保障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对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6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自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后地方数据局相继出现,我国数据要素大市场发展形成新格局。数据要素交易监管机构,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和数据要素交易主体是数据要素市场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构建路径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反复博弈密切相关,政府盐管机构,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和数据要素交易主体的最优策略应该遵循从“强化监管,严格管理,合规交易”向“放松监管,严格管理,合规交易”转变的方略。为实现这一路径,短期来看,应通过制定认证标准和培育评估市场降低合规成本,并通过引入信用工具和研发A 系统提高合规效率。长期来看,首先,应通过”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技术”解决数据要素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的数据要素交易过程中面临的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风险;其次,通过贯彻市场评价贡献原则,并结合区块链“共票”技术解决数据要素价值不确定性带来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问题;最后,通过强化数据要素交易平台执法,实现各区域平台互联互通,努力消除数据要素垄断对有效市场竞争造成的不利影响。

  • 过度劳动如何影响农民工消费?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摘要: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提升农民工消费水平,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过度劳动的视角出发,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系统探究过度劳动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劳动会显著降低农民工的消费水平,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过度劳动对中低消费水平的农民工家庭影响程度更大。机制分析表明,过度劳动主要通过削弱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意愿、减少农民工的单位时薪和边际消费倾向、阻碍农民工转移就业三种途径降低农民工消费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过度劳动降低农民工消费的效应在法治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农民工内部的“弱势群体”更为突出。文章为促进农民工群体的体面劳动、消费提升提供了有益启示。

  • 放宽公积金提取条件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 CHFS 数据的实证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公共数据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来自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2 合作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中国地级城市政府推行实施公共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分析公共数据开放对城乡居民收 入的积极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数据开放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收入增长水平的提 升,而且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促进效应相对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促进贸易货物要素流通,加快居民就业结构转换促进城乡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对中西部城乡收入增长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此外,数据开放对南北地区的城乡收入增长率虽然都具有显著提升效果,但仅仅改善了南方地区的城乡收入协调增长水平。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公共数据开放的巨大经济价值,提高公共数据资源使用的便捷、高效和合法性,让数字经济红利惠及民众;深度挖掘公共数据开放为我国中西部开发带来的数字机遇和数字红利,以生产要素顺畅流通促进城乡居民就业转型,激活创业细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准确把握公共数据开放对南北地区的效果差异,推动公共数据多样化供给;积极释放公共数据的社会福利价值, 借此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与城乡居民收入协调增长。

  • 为什么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基于储蓄动机视角的解释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1

    摘要:数据显示新冠疫情有效控制之后并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而现有研究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并不充分,缺乏基于统一理论框架的解释。本文将从储蓄动机视角解释这一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界和政界对居民消费行为的认识,为扩大需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第一,基于经典消费理论和中国国情,中国居民具有平滑消费、遗赠性、预防性、流动性约束、文化偏好、竞争性、提升地位和限制消费等8类储蓄动机。第二,疫情对遗赠性和竞争性储蓄动机的影响相对较弱,而对其他6类储蓄动机有明显的影响。第三,疫情爆发会提升限制消费、平滑消费、预防性、流动性约束和提升地位等5类储蓄动机,从而降低消费;疫情有效控制之后,限制消费释放、“报复性消费”和预期收入提高会促进消费,而预防性、流动约束、提升地位等3类储蓄动机提升,以及预期收入下降会抑制消费。第四,由于疫情反复、限制消费释放有限、收入提升预期难形成等原因,平滑消费、预防性、流动约束和提升地位等4类储蓄动机提升对冲“报复性消费”,从而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最后,逐一分析了8类储蓄动机的变化趋势,并提出降低储蓄动机、扩大消费的具体思路和相关建议。

  •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路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行政管理改革》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动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载体。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以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产业更替时序、数实融合、体制机制、地区差异、国内外布局等发展逻辑,突破新质要素流通的梗阻、统一大市场的壁垒、传统体制机制的约束、数实融合的障碍等现实困境,从技术策源、产业培育、资金支持、体制保障等维度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数字经济背景下公共数据开放安全治理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公共数据类别多元化、开放方式多样性与普惠性要求与数据安全治理具有天然的紧张冲突。当前公共 数据开放安全治理存在多重局限,包括强调公共部门而忽视社会主体的安全治理责任,安全保护义务的宣示化,技术 规范的缺失,难以满足公共数据要素化下的安全治理需求。从消解公共数据开放与安全的冲突出发,针对公共数据 开放的特征应注重回应性的安全治理。在方法论上强调合作治理、比例治理和技术治理;在治理机制上注重从公共 数据梯度开放、安全义务的比例分配、技术治理的规范保障与安全合作治理的机制跟进等方面进行适应性的完善。

  • 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现实问题与支持体系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8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经济因高创新、强渗透、广覆盖的优势而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为探索数字经济推动共同 富裕的机制路径,找到其关键点进行对症施策,基于微观要素、中观产业、宏观经济的三维理论框架,从事物发展的 起因、过程、结果三阶段的全局视域,探究数字经济通过提升要素分布均衡性、提高机会公平性、优化经济发展与分 配格局,进而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完整揭示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中介载体、表现形式。基于 辩证视角,在看到积极作用之余,也在起因、过程、结果三阶段中探寻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问题,发现数据 要素分布的数字鸿沟、数字新业态下的个体权益保障、数字资本的垄断等是当下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 题,从找准原因、优化过程、改善结果三个维度精准施策,构建涵盖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的四元三维支持体系,实 现数字鸿沟弥合、个体权益保障、发展成果共享,最终推进共同富裕。

  •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成本量化分析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7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利用量化空间分析方法和 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流动矩阵,分析省际 人口流动成本特征及其构成。研究发现:第一,2000年以来,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提升,总体流动成本表现出明显降低 的特征,2000—2010年降低7.85%,2010—2020年降低6.94%。第二,距离与流动成本显著正相关且影响系数不断降 低,流出地和流入地异质性特征变量显著影响各省份平均流出流入成本。第三,人户分离人口与5年间流动人口的 本地流动份额差别较大,但不同统计口径计算的流出地和流入地成本系数的省际位序基本一致,体现了量化分析 结果的稳健性。基于此,降低人口流动成本是促进福祉空间均衡、推动全域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应加快人口净流 入地的户籍和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攻坚、加快人口流动大省体制机制创新并激发偏远地区人口流动活力。

  • 数实融合的测度方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机理研究——基于全球71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8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实融合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围绕数字产业和实体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尚待构建数实融合的测度方法,亟需探索数实融合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机理。立足产业间融合关系,本文围绕产业投入规模、产业产出贡献和产业技术投入,提出融合量度、融合强度和融合效度,探讨数实融合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机理。并利用2011—2020年OECD中71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实融合可以显著驱动经济,融合量度的驱动效应强于融合强度和融合效度,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对工业与服务业的驱动效应强于农业,对发展中经济体的驱动效应强于发达经济体,对低制度质量经济体的驱动效应强于高制度质量经济体;(3)中国数实融合发展水平在71个经济体中位列第8,其中融合量度优势明显,但融合强度和融合效度偏弱。进而,提出提升融合量度、强化融合强度和推升融合效度的发展建议。本文从产业融合视角丰富数实融合的驱动机理研究,从投入产出视角拓展数实融合的测度量化研究,并为深化数实融合推动经济增长提供有益参考。

  • 金融科技如何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面对新一轮数字技术浪潮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金融科技发展对于激活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通过运用文本挖掘技术,爬取百度新闻中关键词频年度累计次数衡量了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运用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梳理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进行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从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创新策略三个路径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立足企业所有权视角,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并未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立足于区域视角,相较于内陆地区,金融科技对于沿海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增强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效率、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