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超越性探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24

    摘要: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是否可能及如何可能是唯物史观的重大议题。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从主体看,阶级性个人的普遍性物化;从中介看,抽象理性的权力至上;从后果看,世俗社会的生成;从动因看,资本逻辑的霸权。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它并没有否定精神生活的相对独立性,而是仅仅否定了西方传统道德和意义世界的基础之虚妄。从理论、历史、现实的三重维度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走出物的钳制。换句话说,精神生活的超越是可能的。实现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有两条路径:从物质层面看,扬弃人对物的依赖,破除资本逻辑的魔咒;从精神层面看,克服思想观念的局限性和感性欲望的困扰。

  • 泛娱乐化冲击下青年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11 合作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丰富青年精神世界、促进青年精神富有是实现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然而,泛娱乐化却将多样态、层次化的精神需求异化为以消遣、消费和享受为特征的感性需要,致使青年精神生活陷入幻化、物化与虚无化困境。对此,应以有效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高阶精神需求统合娱乐消遣需要,打破娱乐文化的价值迷思,提升“幸福感”;以社会协同治理护佑精神价值,超越物质主义的幸福观,提升“意义感”;以人的现代化发展建构青年主体人格,超越解构主义的叙事逻辑,提升“自主性”助力青年精神生活回归本真。

  • 论马克思共同富裕观的共同体向度特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6-03 合作期刊: 《学术界》

    摘要:马克思秉持唯物史观,将现实人的生活及利益关系视为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纽带,共同体是马克思考察共同富裕问题的不变论域和独特视角。马克思将共同富裕的应然主体定位为人类社会的全体成员,终极目标表述为每个人物质利益的普遍实现及自由全面发展,实现路径明确为共同体性质的嬗变,其共同富裕观的共同体向度特质具体表征为:共同富裕主体存在方式是共同体,共同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载体;共同富裕目标需要在共同体中展开,共同体为共同富裕提供必备条件;生产力及社会制度决定共同体性质,共同体性质决定共同富裕实现程度。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目标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进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