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既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亟需传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的生力军作用。卢作孚企业家精神孕育于内外交困的特殊年代,具有赤子丹心的爱国情怀、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守诺重义的诚信人格、兼善天下的社会责任和放眼世界的国际视野五重时代内涵,是卢作孚作为爱国企业家典范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论述为引领,深刻把握卢作孚企业家精神的精髓要义,发挥教育培训在传承卢作孚企业家精神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加强对企业家的教育引导,确保企业家始终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乡村振兴语境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动力不足,传承创新难: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缺失,与乡村产业融合难;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难等方面。需要突出党建引领,着力提升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内在动力;深入挖掘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着力创新传播、呈现方式;整合资源统一规划,着力完善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强化品牌意识和产业引领,着力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转化: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培育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9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为高校高质量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路径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以就业创业教育为基点,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问题切入,通过对吉林省18所高校师生群体的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就业创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三方面成效,即师生知悉度较高、师生认同度较高和思政融合度较好;高校就业创业课程思政建设面临体制机制保障不够到位、师生意识能力不强不高、课程思政氛围不够浓厚三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做好体制机制向纵深推进的落实工作、教师队伍观念转变与能力水平提升的工作、大思政理念深入人心的工作。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9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青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武装、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的责任和担当、研究当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和成长成才等问题是当前党和国家教育青年面临的艰巨任务。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工作,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着力培养当代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信仰,并切实把这种坚定的政治信仰转化为现实的实践行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随着技术媒介的变革、社会环境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正面临诸多挑 战,亟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全要素教学体系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开放性的特点,在扩 大参与主体、优化教学场景、挖掘教学资源、规范教学过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为进一 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高校要通过全主体协同参与、全场景智慧赋能、全资源挖 掘利用、全周期过程管理,推进教学要素的全域开发、高效运作与互动共享,积极构建思 政课全要素教学体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全面建设高质量人才 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 手,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分析与思考,从课程思政理念、内容 与实践三个方面,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应从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养成合二为一这一课程本质 属性出发,深入理解和认识课程思政根本要求,遵循课程思政中的学科规律和思政育人 规律,以强化课程与思政融合为突破点,通过“有组织的教研”,提升课程思政的整体 水平。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思维”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出,其主旨是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一种便于掌握的思维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思维”两个基础概念的辨析的基础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内涵、外延、定义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及其思想结晶,外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的理性思考和静态的作为思维结果的理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和理论的思维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凝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辉煌奋斗的背景之下,于高校创立发展、求知育人的实践中育孕而生的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具有亲和力、实践性、生动性等特征,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通过对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提出高校应以“挖掘自身资源价值-完善融合运用路径-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脉络,全方面多维度挖掘、运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道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客观地贯通于政治生活、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以及国际交往等领域,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波澜长卷和壮阔景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内涵丰富,作为一种必然发生的普遍现象,有着严整稳定的内容结构和贯穿融通的要素图谱,呈现出开放进阶的发展态势。科学理论对贯通基因的激活、多元实践对贯通渠道的创设、过程要素对贯通形态的塑造、功能旨向对贯通动力的提供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何以发生的内在机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对促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知信行统一、发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实践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科学性表述作出了创新性贡献。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精神”关切人的精神状态、锻造人的精神品格,激发人的精神动力,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性范畴,也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史的重要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系统梳理并廓清“精神”概念,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精神”指向富有价值意蕴的意识状态,内核是具有社会规定性与政治方向性的观念系统,具有助力主体变革的实践性品格。“精神”能够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域,表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性论前提,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域下人的精神状态,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贯穿本体论、人性论、形态论、实践论等多重领域并发挥解释力,从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标识性概念。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首次被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在理论逻辑上,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根本遵循,彰显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凸显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突出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历史逻辑上,传承中国共产党劳动育人思想,推动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在文化逻辑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在实践逻辑上,立足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劳动历练,着力纠正当前一些青少年的不良劳动价值取向,为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劳动者作出战略安排。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进阶迭代加速了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数字胜任力成为重要议题。必须厘清从注重数字工具运用的“形”向强调技术化赋能衍生的“神”转变,从着眼算法布控下的“规训”向关照个体“生命自觉”的培育转变,从倚重技术理性向构筑技术在场和价值引领并存的生态转变的发展理念。以教师角色理论为底,探索基于“认知域”“功能锚“伦理层”“生态位”的思政课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路径,即秉持技术因子和价值共识深嵌共融的数字化育人思维,培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技术动态演进的共生关系和数字能力,重塑与主流价值体系匹配的道德智慧、伦理演绎与精神标识,构建高质量且更具开放度、柔韧性、可持续的教育生态。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价值认同的心理学视角,认为大学生价值认同形成过程经历了知行分离的依从阶段、知行趋同的认同阶段、知行合一的内化阶段,其价值认同的心理机制应包含四个基本运行结构:心理动力机制、心理导向机制、心理促进机制、心理调节机制。从价值认同的心理要素入手,结合大学生认同的形成过程、心理机制的一般规律,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建构路径,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效果。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学习模式是育人范式“时代答卷”的守正创新、破解德育“人学空场”的实践回应、始终遵循“育人规律”的发展必然。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体验内客与思想解惑“脱钩”、体验过程与技术进步“脱节”体验评价与人本关怀“脱离”的困境挑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学习模式要建构体验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交互链接、推进数字技术与体验场景的相互融合、注重外在体验与内在体悟的转换实效的实践路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9-20
摘要:培养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而围绕功勋模范、时代楷模、先进典型所展开的各类榜样教育活动,无疑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有力途径。由于榜样教育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榜样”本身能否被受教育者认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榜样”的价值性认知,往往型塑了受教育者对于“何为榜样”的认知基础。因此,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榜样教育的创新性发展,首先需要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榜样”的深厚内涵和认同起点,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本位”伦理观与榜样教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在创造性转化中提炼出新时代榜样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现场教学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落实“大思政课”理念的重要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现场教学具有实践性强、互动性好、体验感优、开放性强等显著优势.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必须以“大思政课”教育理念为指导,明确教学主题,深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实施,构建更加深入、立体和多层次的现场教学新模式.同时,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思政课教材与现场教学课程、教师与学生、思政课教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19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评价作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发展脉络,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评价指标和地方的实际情况结合度不够、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走样”、针对评价要求地方层面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等现实困境。为此,建议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制度建设、持续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注重新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融合等方面入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着力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19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优化路径,可以从语境、内容、形式和主体四个维度展开:一是实现宏观语境与微观语境的并重、现实场域和虚拟场域的兼顾;二是实现政治话语学理化、理论话语通俗化、生活话语科学化和网络话语理性化;三是推动话语表达文本化叙事向图像化叙事转换、显性灌输话语向隐性渗透话语转换、工具性媒介向兼顾意义性媒介转换:四是推动教育者由“灌输者”向“沟通者”“传播者““把关者”转变,受教育者则由被动的“接受者”向自觉的“传播者”转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是提高青年群体政治理论素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具有青年“化”与“化”青年的二阶性,实践维度的“化”青年可以等同于青年化阐释。当前,应着眼向谁阐释,明晰体制内群体、建制性群体、离散群体以及海外群体在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四阶目标中的定位;明确谁来阐释,依托青年自身、共青团干部、党员干部三维主体形成青年化阐释的强大合力;立足用何阐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党的领袖关于青年工作的相关论著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篇目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纳入阐释的文本内容之中;聚焦如何阐释,不断加强青年化阐释工作的理论研究,强化理论宣讲工作,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精心构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工作体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18
摘要:研究思政课的针对性问题,是把思政课建设引向深入的应有之义。从元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看,思政课针对性立足于对象思维,完善了与教育对象的互动关系,为充分实现思政课目标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路径。从原则要求层面上看,思政课针对性凸显问题意识,要求思政课强化现实关怀,关心关注学生的真问题。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教材编写要回答问题,教师队伍要了解问题,教学设计要回应问题,教学评估要关注是否解决了问题。从教育教学的层面上看,思政课针对性要求精准施教。把精准施教转化为思政课建设的自觉的思维方式和务实的工作方式,有益于推动思政课朝着更为系统化、精细化、更具实效的方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