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
  • 数字文化视野下的知识组织伦理探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研究旨在探索符合数字文化发展的知识组织方式和伦理规范,为数字文化领域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文章在界定数字文化、知识组织和知识组织伦理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知识组织作为联结数字文化与公众交流的关键要素和映射社会现实的透镜在文化的数字化转型中焕发生机,伦理则是评判与检验数字文化视野下知识组织公平的必要手段。数字文化视野下的知识组织伦理问题,包括文化资源选择偏见与访问限制、知识表征与表达中的隐含偏见、知识组织从业者的价值观与决策偏见、数字文化场景中用户的知识组织与共享偏见、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知识过滤和偏见。合理运用数字技术并推动跨文化视角的知识组织系统构建,对未来具有深远意义。

  • 文学计算的理论、方法及发展挑战——刘洋博士访谈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4-22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文学计算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大规模文本数据和计算机技术解读文学作品,是数字人文的重要分支领域,而在当下中文学界,高质量的研究仍然稀少。文章是对该领域的前沿学者——重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洋博士的访谈,探讨内容包括算法批判、文学概念的量化、技术与传统文学研究结合的路径与障碍、数字工具与文学创作、数字人文教育的理想模式、未来的文学形态等。刘洋博士认为,文学作品解读虽具有主观性,但背后仍存在客观规律,任何文学概念都是可以量化的,需要的只是更精细的处理,应致力于将从其他领域迁移而来的技术与传统文学批评和文论结合起来。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并非技术难以掌握,而是文理科之间的巨大隔阂和研究者视野的局限。未来,文学计算与传统方法将逐渐融合,数字人文这类跨学科研究也将逐渐从相对边缘和非主流的状态走向主流。

  • 中国数字人文学术体系构建考察——基于实践项目的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4-22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文章将以支撑中国研究为目的、可在互联网上公开访问的数据库、数据集、知识库、语料库及相应工具、平台建设的相关实践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全面构建中国自主的数字人文“学术体系”所需的体系化理论范式为目标参照,利用内容分析法从不同维度对实践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内容编码和统计分析,利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辅以网络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总结提炼基于实践项目所产生的理论范式构建和方法技术应用创新,利用比较研究法将中国数字人文实践置于全球数字人文发展的视野下,深入考察中国数字人文实践的现状和特点,探测热点与重点,分析痛点、难点和差距,评估方向和趋势。并尝试“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系统性地总结现有的实践经验出发,考察中国自主的数字人文“学术体系”的理论范式创建和方法技术创新现状,为探索数字人文领域“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之道提供参考。

  • 数字人文视角下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和传播要素与影响机理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4-12

    摘要: 目的/意义 科学有效地进行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和传播依赖于对其开发和传播要素与影响机理的准确把握。从数字人文视角关注数字化开发传播的深层效果,对文化信息分析方法进行改进适配,以实现数字化开发传播要素和深层效果度量在文化大数据中的自动精确提取,进而系统性探究深层与表层效果影响机理的异同。 方法/过程 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提出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和传播要素与影响机理的“双层效果”分析框架,进而从文化信息分析的三个阶段进行方法改进。首先,提出“雪球合成”信息全量获取方法;其次,构建基于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的要素和效果度量的自动提取模型;最后,对数字化开发和传播效果影响机理进行系统计量。 结果/结论 自动提取模型的Accuracy、Precision、Recall和F-Measure性能指标均达到0.965以上;计量结果发现,影响深层效果的关键要素及影响机理相较于表层效果差异显著,存在部分共性影响要素但影响权重不同,此外各影响要素呈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可以为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和传播实践提供科学参考和有力支撑。

  • 档案文化资源数字化国际传播机制探析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4-12

    摘要:档案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国际传播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意义非凡,系统性把握其数字化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机制对相关实践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档案文化资源数字化国际传播机制展开探究。一方面,采用定性理论演绎分析,提炼档案文化资源数字化国际传播机制的概念模型。另一方面,基于YouTube平台的数字化作品,通过内容特征提取和计量分析对所提出的概念模型进行定量验证。概念模型中的九种核心因素对档案文化资源国际传播效果均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承载抽象性和具象性文化符号的两类档案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国际传播机制在呈现形式层因素上表现出较大共性,在内容塑造层因素上又呈现出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