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政治学理论
  • 增值化改革:政务服务提能增效的行动策略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

    摘要:增值化政务服务是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资源,通过拓展延伸涉企服务链,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的高效衍生政务服务形式。目前,浙江省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方面主要围绕组建机构加强政务统筹协调、线上平台集成业务高效办理、赋码企业实现信息交互共享、事项清单明晰服务规范标准、多元协作打通“一件事”和“一类事”服务链等领域开展创新实践,并构建需求牵引、整体协同、数字赋能、质量规约等机制推动改革。为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要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未来还需要加强政务服务需求识别能力、拓展政务服务链条、深化线上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

  • 政府职责体系的绩效生成: 兼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绩效治理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

    摘要:政府职责体系是政府履责的基本载体,也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抓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动政府职责体系由建立、健全走向优化,本文构建了理解政府职责体系绩效生成的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政府职责体系的绩效生成策略和价值实现逻辑。研究发现,结构调适和过程优化是政府职责体系绩效生成的主要手段,不同阶段情境系统及社会价值偏好的变化会引起政府职责体系价值导向 的迭代,进而决定了其变革方向和策略选择。在公共价值视域下,政府职责体系的价值实现是政治、治理和技术三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政府职责体系优化的绩效体现。本文以职责体系的绩效生成研究为借鉴,为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绩效治理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约化建设研究: 理念、框架与路径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数字政府和政务服务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围绕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约化建设的理念、框架和路径展开研究,试图以集约化建设为“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效能“大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整体政府、无缝隙政府和集约化等理论,剖析了集约化的整体性、协同性、整合性和互联网等核心理念。从组织架构、支撑架构、业务架构三个维度构建了集约化分析框架,即基础设施集约、平台应用集约、数据资源集约和服务整合集约,需要处理好集约方与被集约方的关系、多元服务渠道间的关系、上下级平台关系、平台与部门事项间关系,以及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以政府网站服务渠道为例,从技术平台、信息资源库、一体化服务、标准规范和运维保障等五个方面构建了高效推进集约化的路径,并结合各地各部门集约化实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抓好“高效办成一件事”小切口 做优行政管理改革大文章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

    摘要:“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新抓手。要从“一件事”切入,将“民有所盼”和“政有所为”统一起来,将“马上就办”和“办成办好”统一起来,将“举一反三”和“有志竟成”统一起来,注重持续改进“升级办”,聚焦急难愁盼“盯着办”,凝聚各方力量“协同办”,强化科技赋能“智能办”,推进过程中要把握“由点及面、系统集成”“监督评价、人民赞成”“年年推进、事事有成”,深化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模式创新、数字赋能、扩面增效,全面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 “小马”何以拉“大车”——任务驱动下基层政府的行为策略及其调适机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

    摘要:基层治理的体制性问题集中体现为“小马拉大车”的难题,但“小马”如何拉动“大车”的内在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以任务驱动视角为切入口,构建任务“目标—属性—策略—效果”的分析框架,选取J 县四个典型任务案例,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在不同任务情境下表现为差异性的行为策略,并运用了资源动员、组织创新、人格化问责、情感治理四种调适机制以实现任务目标。研究解释了小马(基层政府)何以拉动大车(超负荷任务)的行为策略表现以及内在运作机理,二者共同组成“策略为表,机制为里”的非正式制度逻辑。这有助于反思当前如何从正式制度层面优化政府间的权力关系和控制约束机制,未来应推动“扩权赋能”和“绩效问责”的制度化改革,助力基层政府走出当前的结构性困境。

  • 行政调度:督察驱动执行的行政机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

    摘要:本文以中央环保督察与地方整改行为为例,探讨中国科层治理过程中政治与行政这两种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文章将中央环保督察视为中央推动地方环境治理的政治机制。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文章发现尽管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督察都使用了政治机制来影响地方执行,地方政府对两次督察的整改情况却存在“不落实”与“全落实”的差别。文章认为,“回头看”督察后中央政府对行政调度这一常规科层治理手段的非常规运用直接推动了地方执行力的提升。当中央对地方的行政调度从常规转为动态时,行政调度便发挥了传导压力以及引导推动地方执行的功能。文章进一步认为,政治与行政这两种治理机制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潜力,而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主动性对高效衔接两种机制并提升整个科层体系的组织效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对标对表:一种中国特色的政策话语转译行为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

    摘要:在中国公共政策场景中,“对标对表”是一类常见现象。本研究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和田野调查发现,中央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在对标对表执行上级政策时,会进行逐级转译。地方政府的政策话语转译行为实现了中央政策的统一性、层级政府转译的差异性以及横向政府间的竞争性的结合,其转译过程呈现动态循环性、多重目标性与多重非均衡性。“对标对表”的政策话语转译行为,契合了超大国家政策统一性与灵活性的需求,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基本经验。

  • C 位策略:地方政府部门间竞争的政策发布逻辑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中国行政管理》

    摘要:在地方政府以“若干措施”等方式向多部门下达任务时,各部门在响应的过程中存在着以凸显各自的中心位置(即争夺C 位)为策略特征的政策发布行为,其本质是“条条”间的竞争关系。结合政府职责、压力型体制等相关理论,可以构建由“部门职责- 政策工具储备”构成的分析框架,形成四种典型的C 位策略,具体表现为基于时效策略的“先行发布”、基于亮点策略的“创新发布”、基于强化策略的“高调发布”和基于程度维度的“加码发布”四种形式。形成C 位策略的主要原因包括对上竞争“注意力”、横向竞争“话语权”和对下竞争“指挥权”三个方面,总体目的是在有限的组织资源竞争中取得优势。分析“条条”部门间基于C 位策略的竞争关系,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地方政府部门的政策发布行为,并为进一步优化政府“条块”关系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壮美华章贡献政协力量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30

    摘要: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的号召。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各方面人士要围绕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登高望远,人民政协要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壮美华章中彰显政协之为,贡献政协之力。

  •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持续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30

    摘要:今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这十年,既是党的国家安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大飞跃的十年,也是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大发展的十年。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安全机关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为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强大合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 生态整体主义与生命共同体繁荣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26 合作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与物质主义形成合流,这是造成严重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刻根源,也是生态整体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生态整体主义在本质上是指倡导人类彻底摈弃自身地位至高无上的价值论独断,秉持人与自然平等互利、和谐共生的一种生态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整体主义的精义在于“人与自然是个生命共同体”。生态整体主义所笃信的是,生存于地球之上的每一生命体都有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应以中国哲学中“侍天地”的生态责任精神,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与互利共荣。就当下我国而言,生态整体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就是以“四个统一原则”,即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统一,与人为善和与物共适的统一,生活幸福与生态美好的统一,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的统一,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促进生命共同体繁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形态。

  • 数字资本主义中生命主体的沉寂与反抗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25 合作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当数字资本主义与生命政治接榫,一种看似自由、包容、文明的数字—生命政治的治理模式已然形成,但身处其中的生命主体并未实现真正的自由,反而在数字—生命政治机制的运作中经由数字化的扩张沦为虚体,并在无感知的境遇下奔赴进符合治理层面要求的框架内,逐渐从现实的个体降格为透明的数据抽象物。在此背景下,从福柯生命政治理论出发,可以发现生命主体的存在形式与生存方式随着数字化全景敞视监狱的构建以及数字资本主义治理机制的运作发生了改变。同时,数字—生命政治机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全面渗透,标志着数字资本主义权力机构实现了从个体生命到整体人口的完全掌控,导致生命主体的自由发展以及向自身的复归成为一种美好幻想。面对数字资本主义施加于生命主体之上的权力布控,可以从对数字化生命样态、数字化权力形式、数字主体差异化发展的批判入手,同时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实现对数字资本主义中生命主体面临的困境的全面审视,从而寻求生命主体反抗的路径。

  • 语境中的卡尔·施米特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施米特复兴”从德国本土开始,在欧洲传到了法国和意大利,最后传到了美国并经过美国传播到全球学术思想界,成为当今欧美保守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考察施米特思想在德国、欧洲、美国和中国等不同接受语境中被各自不同的问题意识加以阐释和应用的情况,一方面突出施米特政治思想的基本要义及其时代相关性,另一方面简要勾勒了当今学术思想地图中政治哲学的一些问题线索和论争焦点。

  • 寻找 “敌人”: “政治的”施米特与施米特的 “政治”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施米特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理论家之一。由于施米特本人与纳粹政权的纠葛,使得研究者对施米特著述的解读往往莫衷一是,言人人殊。作为政治理论家,“政治的”施米特面对的 “敌人”主要有二: 诸如浪漫主义、自由主义这样的思想上的敌人; 诸如制造舆论、掌握强力的意识形态政权这样的现实中的敌人。如果说 “政治的”施米特可作为理解施米特的微观和中观视角,那么,施米特的 “政治”所聚焦的则是施米特政治思想的宏观历史架构和基本问题意识。本文从施米特的 “敌人”类型学入手,透过施米特的理论之眼,在对观美、苏政治品格近似性的基础上,审视中、美政治品格的基本差异,为审视目下中国的政治处境乃至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基本样态寻找另一种视角。

  • 施米特与克劳塞维茨: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再诠释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克劳塞维茨对卡尔·施米特造成了巨大影响,后者晚年一再赋予克劳塞维茨的名言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以新的内涵,甚至把它跟毛泽东的游击战理论绑定在一起。然而罕有人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事实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论断原本就具有含混性。这使得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战争形态下,完全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并在其情境下得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解释。它有时指 “战争是外交的继续”,也有时指 “群众动员的继续”“阶级斗争的继续”或“民族解放的继续”。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有助于深入理解施米特的政治理论。

  • 施米特、克劳塞维茨与游击队理论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游击队理论》是施米特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政治的概念》的进一步解释与展开。克劳塞维茨是其游击队理论中的关键人物,对后来的列宁和毛泽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论断则在思想的根基处支撑着施米特的 “划分敌我是政治的标准”。与克劳塞维茨相比,施米特的贡献在于发现了游击队员身上一个重要悖论,即乡土性和普世性的内在冲突。游击队员既是家园的守护者又是政治使命的承担者,既被解释为抵制虚无主义的最后闸门又被称作现代虚无主义者,因而可以说是反抗现代性的现代产物。

  • 自由主义在中国的选择性表——自由观念在民国初年的演变逻辑及其本土化进程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自由观念在民国初年的含义演变,是自由主义在中国选择性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后,自由主义在蔡元培主持的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中才摆脱了晚清时期 “西用”的附属地位,明确了 “个人本位”的本来面目。民国初年的革命风潮、无政府主义思想与法国式的 “积极自由”观念,共同激发了青年群体在接纳自由观念时的抗争精神; 而由民初上述思想生态赋予的自由观念的抗争精神与照搬自由主义的 “形式主义谬误”合流,加剧了自由观念在民初的本土化困境。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民主观念,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民国元年教育改革时期自由观念中的抗争精神及建设愿望的继承和发展: 此时陈独秀等对破坏性指向的自由观念的反思及对具有建设精神的民主观念的提倡,构成了中国自由主义由 “积极自由”的抗争精神转向 “自由民主”的建设精神的内在理路。民初自由主义从自由抗争到民主重建的演变逻辑,是西方自由观念在中国的选择性表达及其本土化进程的思想史呈现。拨开反思中国自由主义的认识迷雾,以选择性表达理论尝试解释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演化脉络,这对借鉴国外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北美政治社会学中的应用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代北美政治社会学界的一些学者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出发, 推进对于国家、 政党、 政体、 国际关系这四个政治社会学的核心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并与主流研究范式展开对话的。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内在张力和当代北美政治社会学界的主流学术共识, 共同塑造了马克思主义分析路径的多元特色。

  • 历史政治学视角下的罗马德性政治研究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本文基于历史政治学的视角, 通过对政治思想史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以 “罗马德性政治” 议题为例, 从研究的主题、 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探讨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在历史政治学的启示之下可能的拓展。 较之于孤立地看待文本、 概念或事件, 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 或者仅仅停留在表象层次的描述;一种与概念史、 政治史、 社会文化史相结合的政治思想史研究进路更值得倡导。回向历史本身, 借助更为深入的政制史和政治斗争剖析以及德性概念的详尽梳理,“罗马德性政治” 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启示。

  • 以历史拯救政治思想史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历史政治学是一柄可以左右挥舞的宝剑: 对理论性研究,历史政治学呼吁其重视历史; 对历史性研究,则呼吁其重视理论的运用和构建。顾名思义,政治思想史研究政治思想的历史,但也许是因为观念世界太诱人了,这方面的研究经常陷入思想者所构造之观念世界中而遗忘了历史地展开之现实世界,知识界和公众又常把思想史误当作社会政治的历史,并以构建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事。笔者呼吁以历史拯救思想史,意谓重视思想赖以发生的社会政治历史,尤其是中国学者极有必要以西方的社会政治历史观照、反思和突破过去一百多年来西方人所构建的思想史叙事,同时更为公正地对待包括中国在内人类各文明与国家在漫长历史上进行的政治思考,走向 “世界政治思想史”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