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金融风险测度与评估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及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低碳经济成为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相对完善的碳金融风险测度体系尤为重要。在完善相关指标的基础上,本文使用熵权法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碳金融进行风险测度与评估。结论如下:各地碳交易市场的碳金融风险子指标权重具有明显不同;宏观环境的主要风险指标及外汇市场的指标变动对碳金融风险影响较小,除了湖北外,其他碳交易市场的风险测度值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最后,文章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支持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促进绿色发展,并为政府提供了科学的建议,以供参考。

  • 论中国古代的“治求均平”传统——兼论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历史经验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提交时间: 2024-08-30

    摘要:将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间均平分配,以求全社会上下同心同德,令国家臻于至治的“治求均平”,是中国法律文明中的宝贵经验和优秀传统。“均平”思想在中国历史中源远流长,肇端于传说的圣王时代,确立于殷周时代,为秦、汉、唐各朝相沿损益,形成以“计口授田”为主要实现途径的“均平之治”传统。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均平之治”的局面反复因社会经济发展和官贵豪强势力的膨胀而走向破坏,从而致使下层群众与统治阶级离心离德,出现王朝衰落的“德衰”局面,最终导致王朝覆亡。中唐“两税法”改革以后,中国的统治者不再追求“均田”而改以“均税”之法求“均平”,虽有一定效果,但罕能达到前代“均平之治”的水平。宋、元、明、清各朝,皆承此弊而未能解决“均平”问题,导致这些王朝的内部矛盾始终比较尖锐,长期处于统治危机之中。这种危机根植于社会贫富分化导致的严重社会对立,直至1947年土地改革之后才得以比较彻底的解决。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重建和绍续了周、汉、唐时代的“计口授田”传统,为如何实现社会财富的均平分配、在现代社会实现“均平之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 论中华治理传统中的德与德治——概念发源、建构路径与正义观念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提交时间: 2024-08-28

    摘要:通过文字探源、文义分析与文献稽考,不难发现,中华治理传统中的“德”,特指国家与社会的治理者与其治下人民间形成的互惠互利关系。就治国者而言,“德”主要强调其运用所掌握的公共权力为治下之人民造福、谋利、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并因其履行该责任而获取其治下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德治”乃是在“德”的统帅下,综合运用“礼”“政”“刑”等多种治国之端寻求至治的路径。中国人在“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历史建构过程中,确立了“圣王施惠于民,万民报以拥戴”的治理模式,明确了圣王应以宽和、均平、共享利益之道博取众人之心,而经周人“礼乐之治”的发扬,得出“乐惠能施”“陈锡哉周”的“礼治”之道。这样的“德礼为本”“政教为用”的治理路径,充分反映了中华文明治理传统中以惠民、均平、共享、有序为核心理念的正义观念。

  • 微观主体的绿色发展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对于微观主体的绿色发展要求愈加严格,企业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自身的创新水平也要相应提升,从而契合国家创新型发展战略。本文利用2011—2022年416家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二氧化碳减排量以及研发投入,通过构建OLS模型和岭回归模型研究企业的绿色发展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投资和二氧化碳减排量单独作用于企业的研发投入时效果不显著,但是当两者同时产生作用时效果显著,两者对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呈正向影响。因此,企业的绿色发展会提高创新绩效。通过稳健回归和Tobit回归,更进一步验证了企业的绿色发展会促进创新发展。本文研究结论更加丰富了企业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关系的研究,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