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世界中国化:五山文学的同名同趣与交流的愉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摘要:以注释的方式研究交流关系,是比较文学文献学的方法。地名、人名是注释的常规内容,如何注释并注出人名、地名的交流关系,是比较文学文献学的重要内容。五山诗人经常使用同名同趣的方法,牵合中日同一地名以及同一名姓,制造交流关系并获得快乐。生活世界的同一地名不多,但唐风地名带来了丰富的同一地名,同名同趣成为普遍现象。同名同趣也是五山诗人推进生活世界中国化的方法,他们极力增加中国因素,甚至刻意模糊中日生活世界的界限,从而打造生活世界共同体。生活世界共同体也会带来文学的愉悦,是诗文写作的动力。中国文学也有类似的方法,但不是以增加他国因素为主,这是五山文学独特的变异,因而五山文学是日本文学,不是中国文学的延伸。

  • 国家观的根本对立:试析《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历史语境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摘要:本文以国家观的差异为线索,剖析《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所生成的历史语境。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深受政治浪漫主义影响,认为只有君主和人民才是国家的天然构成,官僚的存在仅是现实中的权宜。1841年颁布的新书报检查令体现的正是此类思路,即在“基督教国家”的框架下,报刊是使君主和人民能够更加有效沟通的中介,书报检查官仅是事实上的需要,新法令的内容其实更侧重于对他们的规范。但是,从马克思在1842年2月前的论著已能看出,“基督教”和“基督教国家”都不为其所认可。在他那里,新法令既前提荒诞,对国家和报刊的构想更是虚妄。就此而言,马克思这篇早期文稿既体现了根本不同的国家观的隔空交锋,也是全面批判旧普鲁士意识形态的先声。

  • 后艺术时代的主体升级与艺术的多维走向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后艺术时代的主体升级在思想上体现为:从近代的我思主导的主体,升级为理性与直觉、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直觉论和无意识论对主体的内容的意义,在艺术上体现为蒙克、卡夫卡、勋伯格等的表现主义文艺和布勒东、达利、恩斯特等的超现实主义文艺。从主体升级的角度看,其特别体现在人物塑形的变色和变形上。变色和变形分别自马蒂斯和毕加索的有关节点的创造之后,从方方面面扩展开来。后艺术时代表达人的形象,在美的方面展开为俗美、艳美、机器之美、拼贴之美、解构之美等多种类型,在丑的方面展开为丑鄙、俗疵、凶恶、怪异、恐怖、荒诞等各类样式。艺术上美与丑的展开呈现为四大类型:一是先锋艺术中的丑鄙、凶恶、怪异、荒谬型;二是先锋艺术中的变形变色之美与哲学沉思型;三是普波艺术中的俗美和艳美型;四是以近代美画为主调,充满了对生活之美的欣赏,当然有些也会随主流画风而稍加新变。后艺术时代的主体升级,正在以上四类的关联和互动中展开,反映出文化对人性的复杂思考。

  • “附近的纠缠” :当代青年“抱树”现象的多物种民族志考察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7-06

    摘要:文章利用多物种民族志、深度访谈等方法,以“抱树”为观察切口,探讨了当代青年与树木之间的相互纠缠及他们的“共同生成”。研究发现:(1)“抱树”是人与树之间的“交染”:一方面,从童年时期的陪伴到青年当下的社交拓展,人与树的纠缠贯彻了当代青年的整个生命历程;另一方面,人能在“抱树”期间获得或拟物或拟人的跨物种生命体验;(2)从线下参与到线上社群营造,“抱树”群体经历了从“玩”到“微政治”的过程,对抱树日常分享的鼓励将“远方的自然”转化为“身边的日常”;(3)“抱树”的0成本特性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被消费主义物化的风险,但仍需时刻关注“附近的纠缠”,认识到生命体之间不仅仅在空间上接近,更在生态层面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次成功的政治传播——兼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论著的编辑失误问题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4-28 合作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摘要:论文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政治传播案例——恩格斯的小册子《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在德国迅速传播的经验,同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错收非恩格斯写的《〈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简介》一文,讨论了同类编辑失误带来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偏差。这次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远在英国策划的政治传播,是在1848-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共产主义“幽灵”在德国沉寂了十几年之后,马克思主义重新在德国崛起的起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指各方面的党报理论和新闻实践,也包含丰富的党的政治传播的方式方法和策略。论文为这方面研究的初次尝试。

  • 论叙述者的功能与形态: “框架”与“人格化”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达意向使叙述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人格化,人格化因此也作为叙述者在叙述文本中显身的方式,此阶段的叙述者为“人格化叙述者”。“框架—人格”叙述者观全面把握了叙述者的功能和形态。受述者作为叙述者传达的对象而存在。依据叙述者人格化程度可以得出叙述者向受述者传达叙述的两种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