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达意向使叙述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人格化,人格化因此也作为叙述者在叙述文本中显身的方式,此阶段的叙述者为“人格化叙述者”。“框架—人格”叙述者观全面把握了叙述者的功能和形态。受述者作为叙述者传达的对象而存在。依据叙述者人格化程度可以得出叙述者向受述者传达叙述的两种基本方式。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OpenAI发布的通用视觉大模型Sora以其强大的文生视频能力拥有了对当下世界进行描绘的话语权力,但其背后存在的大语言模型对世界表征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带来的认知风险和社会性后果,需要将哲学和技术批判结合 起来进行反思与预防性研究。本文对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技术进行分析,探究文生视频的技术本质和应用困境。同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通用性,分析了其背后蕴藏的技术理性及对用户价值认知的重塑。研究表明,在从技术通用性到知识 公理性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了认识论上的悖论。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成 式人工智能无法真正理解世界运作方式,只是处理信息单元和语义的逻辑关系,且现有的生成式大模型在反事实推理和合规性方面仍存在缺陷,还远未达到全 方位理解世界、表征世界的程度。因此,在虚实共生、人机融合成为新的时代命 题时,如何把握“虚”“实”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需要审视的维度。这不仅关系到 社会资源的投入,而且更关系到人类自身的重塑和对于世界的理解。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新兴技术的嵌入对网络舆情治理的影响不断增大,传统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模式已经明显失效,智慧化治理模式应时而生。数据流动模态与全过程监测的机理耦合、公众感性互动与中立性信任的价值耦合和网民个别化表达与精准化治理的方式耦合为网络舆情治理智慧化提供了立论基础。在大数据赋能的作用下,网络舆情治理实现了向整体主义、协作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智慧化转型。网络舆情治理智慧化以全新的治理理念重塑舆情管理模式,未来将呈现出从“模糊治理”转向“清晰治理”、从“关口后置”转向“关口前移”、从“关门决策”转向“开放共享”的发展趋势。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摘要:本文以国家观的差异为线索,剖析《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所生成的历史语境。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深受政治浪漫主义影响,认为只有君主和人民才是国家的天然构成,官僚的存在仅是现实中的权宜。1841年颁布的新书报检查令体现的正是此类思路,即在“基督教国家”的框架下,报刊是使君主和人民能够更加有效沟通的中介,书报检查官仅是事实上的需要,新法令的内容其实更侧重于对他们的规范。但是,从马克思在1842年2月前的论著已能看出,“基督教”和“基督教国家”都不为其所认可。在他那里,新法令既前提荒诞,对国家和报刊的构想更是虚妄。就此而言,马克思这篇早期文稿既体现了根本不同的国家观的隔空交锋,也是全面批判旧普鲁士意识形态的先声。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人工智能在网络传播中的深度应用日益推动着网络文化的整体性变革。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方面,人工智能将泛化生产主体、改变生产方式、重新定义艺术作品并刺激产业增量发展。在网络文化消费方面,人工智能将进一步增强感官参与、控制心理满足、助推需求降级并改变审美标准。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文化变革的三个关键问题在于创新、导向与价值,具体反映在以下问题,即文化产品的形式创新与内容同质的悖论、文化空间的消费主义和主流价值的对抗、文化产业的深度工业化与自由精神生产的张力。为此,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文化治理需要通过深化底层治理观念以理解人与技术的本质关系,提升人机协作能力并规范人工智能内容生产,鼓励高质量文艺创作并完善网络文化产销分层机制。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龙舟竞渡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民俗,也是现代的竞技运动。六集人文纪录片《龙舟》在历史传承、文化交融等方面凸显了龙舟运动的国际传播视野。在国际传播视野的关照下,该片以多视角拍摄呈现出龙舟运动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呈现的历史美学,同时也展现了龙舟与人、自然环境及城市景观和谐共处的生态美感。进而实现了关于与龙舟类似的人类仪式的深度思考及龙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文化旨归。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8-22
摘要:1905年日寇占领大连至1945年战败投降,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地区整整40年。日寇军事奴役东北人民的同时,深知攻心战略的重要,要想达此目的,必须严控大众传媒工具,将大众传媒变成统治者的政策喉舌。殖民统治者实施的具体措施是:首先由“满铁”出面,在东北全境大肆进行文化、新闻、教育等和铁路运输不搭界的投资。其次,伪满洲国刚成立就组建了一个专门管辖传媒业的机构“弘报处”,统一管理东北传媒业。随后为了掩人耳目,成立了由日本侵略者控制的“满洲弘报协会”,以协会名义统领整个东北传媒业。同时颁布一系列伪新闻法规,借助法律条文捆绑新闻从业者手脚,在“权”和“法”的威慑之下,迫使传媒业成为日伪统治者驯服的工具。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8-21
摘要:决策气球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向公众释放的有关政策走向的非正式信息,具有政治试探、改进政策、“心理预防针”等功能,常被运用在利益关系复杂、推进阻力较大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中国在房地产税改革过程中多次运用决策气球。本研究以房地产税改革中释放的决策气球为例,介绍和分析决策气球的特征、功能与作用。研究发现,在房地产税改革中释放的决策气球的数量和导向,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密切相关,当房地产市场过热时,会释放数量密集且推进导向的决策气球;当经济下行、鼓励投资时,会释放数量较少且暂缓导向的决策气球。在房产税改革中,决策气球发挥了影响市场预期的功能,但是决策气球释放过多且导向反复可能会引起负面效果,如降低政府权威性和加深社会分歧,不利于房地产税改革的落地。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7-18
摘要:在智媒时代新的舆论场生态环境中,主流媒体的地位愈加突出、舆论引导功能愈加重要,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其舆论引导能力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为基础,运用AI模型构建了舆论引导效果分析系统;通过认知、态度、行为等三重指标,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效果进行了多框架、多层面的案例分析和量化评估。本文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运用AI模型的数据化、标准化实践进路,可为智媒时代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引导力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工具。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7-18
摘要:在生活世界里,人类总是通过一个凝视座架来认知世界。权力对视觉通道进行预先设计,并使之堆叠为凝视座架。媒介之于生活世界的内嵌性,使其成为了塑造视觉通道的重要渠道。作为推进意见交流与传播的行动主体,新闻评论正像拉康的“孩童”,通过作为“大他者”的“父亲”与“母亲”,进入到象征秩序中。在这一过程里,新闻评论也在内化大量的座架从而造成对自身视角的遮蔽。为解除遮蔽,将新闻评论和民众从话语霸权中解放出来,新闻评论必须利用“解蔽辩证法”,通过不断地否定,以避免座架对现实的遮蔽和对人的奴役。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7-08
摘要:法学核心期刊的发展是法学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内容。法学核心期刊的的引证情况作为重要的指标,对期刊的评价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法学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相关检索服务,分析法学期刊整体被引情况等要素,发现既有的指标体系亟需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圈层理论”在法学核心期刊中的影响。构建完善的法学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不应该忽视该理论的重要作用,应当增加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引证指标。要增加合作作者在法学期刊发文的数量,也要允许实务人士的高水平文章的出版,并以此为理论支撑构建新的法学指标。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摘要:“红色剧本杀”作为一种将红色元素与剧本、游戏等有效结合的新兴形式,其思政教育功能与海外传播效用逐渐被学界所关注。本研究通过实验,探究红色剧本杀在思政教育创新与海外传播领域的潜力与挑战。在理论层面,本研究以费尔克劳的话语三维模式为框架,分析红色剧本杀中的情境、话语和实践,深入剖析体验者的认知过程;在实践方面,本研究通过原创红色剧本杀《二十八》,结合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开展各项实验,以分析国内高校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在红色剧本杀游戏中的体验和学习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红色剧本杀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参与者增强情感共鸣,体验、学习红色文化,但其进一步推广仍面临着剧本创作质量参差不齐、语言文化障碍、游戏实施困难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本研究针对性提出建议,为红色剧本杀进入思政课堂,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并推动红色剧本杀走出国门,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创新力量。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7-01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马克思党报思想形成于《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在此期间逐渐形塑出具有党性、人民性、阶级性、斗争性等鲜明的特点和具体办报方针的思想。《解放日报》改版中“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党报思想”的时代传承。中国共产党将《解放日报》作为其早期政治宣传的重要刊物,是抗战政治动员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纽带。延安整风运动中《解放日报》的改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报“四性”,为当下党媒的发展与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叙事语际传播是一种持之恒久的文化传播 方 式。目 前 它 正 从“译 介 世 界”向 兼 具“译介中国”的交互向度转型,中译外逐年增加,“中语”深度西传,但 仍 存 在 理 论 构 建 的 历 史 觉 悟 与系统性不足、理论话语的文化自我主体性意识内力不敷 等 问 题。沿 波 讨 源,深 耕 民 族 传 统 资 源,强化中国外宣译释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战略意识,强调方法意识上中国价值深层格融的方法自觉、概念意识上以概念自觉为主导的概念自信、文献意识上写出文献应用的自信深度等,构筑体现开放包容的外宣译释话语及其学术阐释的体制与模式,为中国文化的译介与传播提供理论力量。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红色民歌具有凝聚国家政治认同、构筑时代 精 神 风 貌、彰 显 中 国 文 化 魅 力 和 价 值 旨 趣的功能。大别山红色民歌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记录 了 大 别 山 人 民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带 领 下支持革命、参与革命的历史,而且还承载着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团结奋进的大别山精神。《黄安谣》《十送红军》《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大别山红色民歌,以其鲜明的革命性、精湛的艺术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品相。讲好红色民歌故事,唱好红色民歌乐章,做好红色民歌文旅融合,彰显大别山红色民歌的品牌效应,是大别山红色民歌同新时代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创新的关键一环。创新路径是用现代传媒技术,建构立体传播网络,让红色民歌“立”起来;增强影像叙事、让红色民歌“动”起来;创新话语表达、让红色民歌“活”起来。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摘要:1983年出版的《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作为毛泽东首部新闻文献, 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百余年历程中一部“指导性著作”。既往研究侧重于阐发其内容文本蕴含的思想价值, 相当程度上忽略了著作 自身的历史。以 出版史视角考察其问世背景、编排考量和实际效应发现:《 文选》的 出版, 以改革开放后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路线为根本前提, 以毛泽东著作出版方向的拓展和新闻事业全面改革的需要为充要条件;编排考量强调“特殊的重要性、科学性、严肃性”, 彰显出从新从精从严的编排特色;最终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实际影响, 不仅为系统学习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和党的新闻工作传统提供了基础教材, 而且成为新闻队伍加强政治教育、廓清“党性人民性之争”的思想武器, 以及新闻界明确改革指导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指南。立足新时代语境对《 文选》 进行历史考察, 有助于呈现党的新闻工作“指导性著作”的生成轨迹和完整意涵,揭示其与“新启蒙”思潮争夺文化领导权、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摘要: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讨论产品供给及实现条件,为研究传媒产品供给及实现提供指导思想。物质类传媒产品和传媒服务的生产劳动都属于生产性劳动,可以纳入社会总产品。传媒产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第Ⅰ部类所生产的传媒物质类生产资料和传媒服务类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要等于第Ⅱ部类的生产资料价值。传媒产品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包括:各个部类或产品在一个周期的生产过程中有积累发生;传媒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传媒生产资料和传媒生活资料同时实现供给大于需求;单个部类中的传媒产品供给大于需求。传媒产品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必须保证整个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补偿,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实现增量规模的平衡。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际互动的一个复杂维度,国际政治、经济事务需要建立规范以应对网络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迁冲击。而学术探讨是形成行为规则的思想基础。目前的网络安全规范研究与实践,存在技术不断进步与理念仍然滞后的步速落差。为此,相关的规范研究,就要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把握网络空间的关键特征、超越西方与非西方的分野、建构基于互联网场景的思维并超越网络主权概念,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多元主体的规范倡议作用。由此,寻找一种基于现实技术与人文传统的网络安全伦理原则、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以便把有影响者束缚在规范、法律和特定价值观内。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5-09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人类学视野中,礼物流转基础上的总体呈献体系是古代社会文化的基石。在互联网场域下,实体礼物的流动演变为线上虚拟礼物的流动,建构了网络平台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技术、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在秀场直播平台中,用户通过购买虚拟礼物的方式进行打赏,从“打赏”到“刷礼物”的转换唤醒了用户的礼物文化传统,构成了在秀播平台上人与人相遇时的交往法则。虚拟礼物的流动遵循着互惠逻辑、竞技逻辑和诱导逻辑,从本质上分别对应着关系的再生产、权力的再生产和资本的再生产。秀播平台从展演平台转变为以礼物流动为核心的线上社会关系网络,上演着一场场由礼物交往形成的关系再生产为前提、礼物竞技构建的权力再生产为基础、礼物诱导实现的资本再生产为目的的永无止境的当代版“夸富宴”。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5-09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短视频不仅是一种供观看娱乐的内容,而且构建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实际上,它是与短视频的媒介特征与传播特性有关的传播学问题。技术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物,其可供性与人的情动驱力在此互相交融,短视频的平台特性不断地触发“情动”的生产与消费,顺应了人的生命欲望,才使得其成为“后起新秀”,迅速地占领了平台经济的高地。但同时,人在其中的能动性并未消失,正是使用者自身的生命权力导向了平台化以这种形式和方向去发展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