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为切入点,指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增加交通流动的效率、降低因较差交通运输管理而致使的经济成本的支出,而另一方面则是促进一定空间内、空间与空间到总体空间的资源平等分配、有效发展。借此引出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制度构建以及经济法治保障,以推动区域经济法的发展,是作为促进一定空间内、空间与空间到总体空间的经济活动以及资源分配、区域经济的运作与发展、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区域经济的竞争与创新的相关法律制度。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摘要:本研究旨在说明在当代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三化”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贯穿各个领域,法学领域所触及不到的其它领域,于当下而言俨然没有显著的界限之分,正如本研究所指的类器官智能,纵观智能科技乃至于“三化”的发展,其无疑对于当代的经济与法律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本研究以类器官智能为例,分析了现有法律研究、制度设计与智能技术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隔阂,本研究指出,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下,传统法律的包容度仍然与其有所差距,惯性地加之以限缩、否定,惟经济法治之驱动,即提高包容,予以肯定下,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类器官智能亦或是其它智能技术才能稳定发展与开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才具有实质的效用。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提交时间: 2024-10-28
摘要:本文通过“行”字的音韵,并与日语、韩语音韵相互印证,和通过现代汉语下“行”读作[háng]与[xíng]的适用情况及分类,与“单行法”本身的释义进行分析,以及甲骨文的字形及其释义进行论证,“单行法”的“行”应读为[háng]而非[xíng]。“单行法”是作为法律领域专业用语,对“单行法”的“行”进行字音的校正有助于正本溯源,回归“法言法语”。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26
摘要:欧盟的《人工智能伦理指南》提供了符合现有法律规范以及社会伦理的原则性引导。人工智能本质上不是取代人类的工作而是人的道德主体,意味著自主判断被取代,这不符合社会伦理价值观也与人本主义相违背,甚至引发法治上的缺陷。而霍费尔德法律概念在“权限分配”的问题上能够给出一个理由使判断权限不应转移到人工智能上。简言之,它是在法律概念框架之外的。透过霍费尔德在本指南的适用可以了解如何维持人的道德主体,使得“权限分配”上不转移给人工智能,法治上的缺陷也不会产生,这也凸显霍费尔德法律概念不仅在指南中具有解释作用,面对权限分配引起的法治问题也具有反思作用。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提交时间: 2024-10-26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夏代的经济法分配思想作为切入点,并溯及其法源,指出最初是以“应报理论”为内核来作为经济资源的分配思想,当时的祭祀活动也与经济资源的分配有着紧密的联系,关乎于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的生活,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经济法当中的分配权在夏代已经开始萌芽,也是中国经济法律思想的初始发展阶段。本研究亦指出中国经济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为经济法理论提供历史基础,并促成了中国经济法律自主体系的建成,同时指出中国经济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摘要:[摘要]本研究旨在考释“灋”当中的“水”,以及针对多位学者对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关乎“水”的释义进行论辩。在本研究当中提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下的“水”实则富含意义,具体表现在了“灋”字本身,推及至当代,纵使“灋”不再使用,而使用更为简单的“法”,其仍存有之部件“水”的意涵。本研究不仅通过“灋”进行说明,另以“經”字进行论证。“經”与“水”仍有不可分离之关系,即“至”这一部件与“水脉”有关,而“經”也具备“水”之特性,所谓“经世济民”之“经世”,治理国家与人民,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人民层面都要有所“兼容”、“适应”,从治水倒治民再到治国。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提交时间: 2024-10-21
摘要:本研究通过“灋”字的形、音、义逐步的论证,加之以跨文化的实证来确立“音义关系”,最后回到“灋”字及其相关字“音义关系”的探析,填补以往仅利用“形训”的方式,以完善“灋”字从形到音,再由音到义的过程,以不同于“形训”的方式来观察中华传统上的“灋”,在“音训”视角下的“灋”体现着中国传统成文法体系的稳定与统一。此外,与“灋”相关的汉字,即涉及刑罚类的汉字也存在着同“灋”字的“音义关系”。本研究为古文字考释和法律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揭示了通过“音训”的方式来探寻古代法律思想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