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视野下新时代论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人的层次性需要不断得以满足 的过程。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构成了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在人的需 要矛盾展现过程中,人的需要思想的交织性、需要对象的无限性、需要动力的功利性和需要目的的 多元性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的理念、内容、方式和效果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制约着实现国家治理 现代化的进程。在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以人需要的思维转变创新国家治理 理念,以人需要的全面性丰富国家治理内容,以人需要的价值性指引国家治理方式,以人需要的共 享性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 新中国法治宣传教育的变迁逻辑与实践理路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伴随着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法治宣传教育经历了法纪宣传教育新起点、法制宣传教育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新时代三个阶段。在新中国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以下四个层面的演进逻辑:在概念范畴上,从“法纪宣传教育”到“法制宣传教育”,再到“法治宣传教育”;在宣教模式上,从运动式的“政治动员型”到常规化的“政府主导型”,再到科学化的“双向互动型”;在功能目标上,从“破除封建陋习、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到“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加强依法治理”,再到“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建设法治社会”;在宣传方法上,从“传统普法模式”到“网络普法模式”,再到“智慧普法模式”。法治宣传教育理念、内容与方式方法多重演进的背后是法治中国建设模式与国家治理理念的现代化转型。纵观70余年的伟大历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仅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分类指导与突出重点、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

  • 逻辑、框架、机制:语境下群团组织协同精准治理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提交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实现群团组织协同精准治理是时代所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群团组织协同精准治理既植根于中国治理演进的历史逻辑,又兼具政治与行政的治理融合创新逻辑,构建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协同治理模式的解决方案。群团组织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党—群”“政—群”“群—社”“群—群”治理框架为表征,链接治理主体,整合治理资源,激活协同精准治理效能。群团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枢纽型协同、社会化动员、“互联网+群团”、基层协商治理等机制为载体,实现了党的核心引领与基层协商治理二者的统一,绘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图景。

  • 新时代行政生效裁判检察监督之道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法学研究》

    摘要:近五年来,中国特色行政检察监督的范围不断拓展、手段日渐丰富,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更为明显,同时也面临规范依据欠缺和监督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行政检察监督的全面深化,应当坚持依法履职和积极稳妥拓展并重原则,围绕行政生效裁判监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着眼于为行政诉权提供全面有效的司法保护,检察机关应秉承起诉条件低阶化原则,积极拓展对确有错误的不予立案、驳回起诉裁定的监督形态,提升国家吸纳化解行政争议的治理能力。为实现行政法律规范的统一正确适用,检察机关应熟练运用文义解释、目的解释方法,不断拓展对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的监督形态,提升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治理能力。从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法办案“三个效果”相统一的理念出发,检察机关应树立法政兼容思维,不断拓展法理、情理、事理融入行政生效裁判监督的形态,提升国家定分止争和塑造法治社会的治理能力。行政生效裁判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丰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行政检察力量。

  • 党委审计委员会成立运行与预算执行偏离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2018 年中央和地方党委审计委员会陆续成立和运行,旨在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预算执行监督角度出发,考察省级党委审计委员会成立运行前后省级预算执行结果的变化。以支出预算偏离作为预算执行结果的代理变量进行检验发现,党委审计委员会成立运行后,省级支出预算偏离显著减少;所在省份财政透明度越高,省级支出预算偏离在党委审计委员会成立运行后减少得越多。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党委审计委员会的成立运行通过强化地方政府领导对经济监督的参与程度以及提高地方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实现了支出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减少了支出预算偏离。利用各省预算执行审计报告进一步研究发现,党委审计委员会成立运行后,支出偏离越多的省份,越容易被审计出更多问题。研究结论为党委审计委员会在预算管理中的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深化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解,对审计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一定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