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兴产业与收缩城市复兴——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学术月刊》

    摘要:持续性的城市收缩是全球面临的挑战,但中国的收缩城市却部分地出现了人口的明显反弹,有必要探究中国收缩城市人口反弹背后的原因。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相比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少受到原有发展条件的制约。对于人口持续流出的收缩城市,新兴产业可能给它们带来新的发展前景,为市场注入新活力。基于中国88个收缩城市,以此讨论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收缩城市人口反弹的作用,研究发现: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收缩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业的增加与工资的提升,且这些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新兴产业对上下游传统产业的带动,是促进当地劳动力市场繁荣的重要渠道。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收缩城市的转型及新兴产业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 新质生产力:基于《周易》思想的理解和启示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4-2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周易》蕴含的“量变质变”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深刻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联系与区别、“新质生产力”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周易》蕴含的“天下随时,随时而行”的深刻思想,对于探寻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和对策具有重要启示。 

  • 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重点与江苏作为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4-2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契合的生产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两大突破战略。江苏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产业发展谋划布局不充分、科研创新有短板、绿色发展水平待提高等不足。江苏培优做强新质生产力可以按照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改革创新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三重思路来布局,助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 金融科技如何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视角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面对新一轮数字技术浪潮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金融科技发展对于激活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通过运用文本挖掘技术,爬取百度新闻中关键词频年度累计次数衡量了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运用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梳理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进行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从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创新策略三个路径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立足企业所有权视角,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并未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立足于区域视角,相较于内陆地区,金融科技对于沿海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增强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效率、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益启示。

  • 中国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变——基于KLEMS框架和时序投入产出数据库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在产业层面测算全要素生产率(TFP),有利于明晰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从而确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本文基于KLEMS增长核算框架和自主构建的时序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我国产业层面的TFP,分析其动态演变;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化投入的影响,为此将工业分解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分解为数字化资本和非数字化资本。研究发现,第一,长期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TFP增长率高于传统产业,促进了产出增长,且其数字化资本存量与TFP有正向关系。第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投入增长缓慢,对其产出增长贡献很小,同时其数字化资本存量与TFP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三,对经济总体TFP的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总TFP提升的主导力量,农业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服务业和传统产业对总TFP的提升贡献不大。第四,从资源的产业间配置来看,数字化资本和劳动的再配置对总体TFP增长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第一项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安全高效、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协调融合等特征,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集成为发展核心动能,以新产业为发展物化代表,以新要素为发展关键要素,二者通过制度变革机制、产业转型机制、多元融合机制和瓶颈突破机制等实现有效耦合。要从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创新技术供给体系、完善数字化共建共治共享体系等方面着手,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国际竞争力培育:理论逻辑与案例印证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是本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优势。基于辽阔国土空间所形成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是培育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的关键基础;基于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有效市场供需体量,是培育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基于海量市场主体所形成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是培育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培育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要利用丰富市场应用场景助推技术与产品更新迭代和产能结构优化升级,依托有效市场供需体量实现规模生产和技术迭代,凭借完备国民经济体系建立本土产业链供应链。

  • 新质生产力的质态、测度与支撑体系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19 合作期刊: 《学术月刊》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创新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表现为前沿技术创新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通过选取集成电路行业、电子与通信设备类行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类行业、医药和医疗仪器类行业,在非参数DEA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方法创新,同时采用产出导向的SBM模型和投入导向的EBM模型,对中国代表性地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度,揭示了其变动特征及趋势。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为基准,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变动的决定因素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体系在于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逻辑、困境与实践进路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立足新时代特征提出的新经济概念。新质生产力作为新的生产力范畴,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新”和“质”的特征规定性,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可以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维度探析。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动能,新质生产力在赋能过程中面临着制度发展环境不健全、产业布局驱动内力不足、相关储备人才基础薄弱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实践构想:通过推动关键体制改革、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夯实新质人才基础来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以供参考。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城市会展的转型路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大国竞争加剧,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强。为此,我国需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新的产业链条、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底。基于新质生产力对会展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城市会展的转型路径:融入数字经济,促进城市会展数字化转型;强化低碳环保,打造绿色城市会展生态;开拓更广市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加强人才支撑,培养高水平会展人才,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展未来产业的关键要素探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未来产业是面向未来社会需求、有蝶变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势的产业,由当下尚未成熟的技术突破驱动。本文研究发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前瞻性布局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可有效提升整体创新效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更是我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长期发展战略。区域可通过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学 构建未来产业治理体系,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本研究仅供参考。

  • 昆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集聚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生物医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云南省重点培育的八个千亿级优势产业之一。《云南省“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动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把昆明、玉溪打造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生产研发的重要基地和集聚区。作为云南的省会和中心城市,昆明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门户,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生物医药产业也是昆明最具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然而,昆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层次和集群化程度低、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政策支撑不够、产业生态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本文建议通过聚焦强链补链,迈向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高端;鼓励科技创新,培育关键领域未来增长点;加大招引力度,开展梯次企业培育与引进;抓实人才培养,加强生物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顶层设计,加强产业园区建设配套;注重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生物医药资金支持力度等措施,加快推动昆明生物医药产业科学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本研究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