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认知文学研究作为前沿性的文学批评流派旨在将认知科学理论运用于解释文学心智,它在诗学功能、阅读行为、文学情感与虚构理论等诸多方面提出创新性见解,产生了空前的学术影响,目前已形成认知诗学、认知修辞学、认知文体学、认知叙事学、认知接受美学、认知文化研究和认知历史主义等跨学科研究分支。鉴于它们在具体学术实践上或各自为政或相互交叉甚至部分重叠而远未形成统一的学术体系,本文拟重返认知文学研究赖以发生的三大理论原点——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以它们为分类依据,通过例释三大相应模式下的典型学术观念,洞悉当下国际认知文学研究的基本图景。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4-22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文学计算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大规模文本数据和计算机技术解读文学作品,是数字人文的重要分支领域,而在当下中文学界,高质量的研究仍然稀少。文章是对该领域的前沿学者——重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洋博士的访谈,探讨内容包括算法批判、文学概念的量化、技术与传统文学研究结合的路径与障碍、数字工具与文学创作、数字人文教育的理想模式、未来的文学形态等。刘洋博士认为,文学作品解读虽具有主观性,但背后仍存在客观规律,任何文学概念都是可以量化的,需要的只是更精细的处理,应致力于将从其他领域迁移而来的技术与传统文学批评和文论结合起来。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并非技术难以掌握,而是文理科之间的巨大隔阂和研究者视野的局限。未来,文学计算与传统方法将逐渐融合,数字人文这类跨学科研究也将逐渐从相对边缘和非主流的状态走向主流。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提交时间: 2024-07-28
摘要:空间形式几乎是所有时代和所有文化共有的文学经验与文学阐释的重要方面。空间首先是一个物理的观念,极早成为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本内容。欧洲物理学、哲学、形而上学关于空间及其属性的争论持续了2000多年。空间、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空间形式、空间批评、空间转向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人文观念。1945 年约瑟夫·弗兰克提出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空间批评发生于1950–1980年代,巴什拉尔、勒菲弗尔、福柯、詹明信、曼德尔、哈维等从人文地理学、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等角度越来越多地关注了空间理论。“空间转向”发生于1990年前后。21世纪初期,其革新的学者范式及其方法迅速从人文地理学扩展/散播到哲学、文学、艺术研究诸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