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有绅治传统。近年来新乡贤作为新兴主体被逐渐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中,中国乡村治理中的精英参与由此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借鉴杜赞奇“经纪机制”概念,结合桐乡市“乡贤+三治融合”的田野观察可知,在乡村振兴与项目进村的时代背景之下,“任务型经纪”替代了旧有的保护型经纪、赢利型经纪与村干部“多重角色”。新乡贤作为治理主体整合了制度合法性、道德优势与资源支配权,其管理机制以网格化、技术化为特点;其目标责任制呈现任务化、模糊化特性;其运作机制在组织化路径下体现出协商化、人情化的原则。以基层政府与乡土社会互信互赖、协同共治为特征,这一吸纳型治理机制的制度化建构在有效承接国家行政的同时广泛激发了乡村社会的内生动力,在加快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进程的同时有利于促进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有效衔接。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精英回流乡村”现象值得关注,“外来精英进乡”成为新的趋势,“乡村精英的社会认同”需要理论再审视。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构建“身份认同-利益认同-文化认同”分析框架,探讨不同乡村精英直面的社会认同难题。研究发现,外来精英陷入“身份认同”窘境,乡村精英间存在“利益认同”藩篱,留乡精英面临“文化认同”危机。基于此,提出破解“乡村精英”认同异化的方略:一是“外来精英”需主动融入以强化“身份认同”,二是“乡村精英”间需谋求多元利益共生,三是“乡村精英”需以文化共融来构筑地方文化。通过再造精英间关系联结,强化社会认同,消解乡村精英间罅隙,完善乡村人才体系,促进乡村振兴。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国家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是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为前提,边疆地区民族团结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石。云南边疆M村存在多元民族,民族团结建设效果显著,是全国民族团结建设示范村,其行动逻辑在于:党建嵌入式治理构造地域共同体,文化交流催生情感共同体,最重要的是以产业为载体构建经济共同体,以此实现多元民族团结和谐。M村基层社会治理在民族团结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以产业为载体,以新乡贤为抓手,在场精英乡贤、不在场精英乡贤和在场平民乡贤三类精英治村对产业、制度和环境建设具有重要贡献。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7-04
摘要:当代西方民粹主义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突出特征包括反精英、反建制和反移民,这些特征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新趋势,凸显了资本主义的新矛盾。当代西方民粹主义反精英,体现出一定阶级批判性,但其实质只是在野精英为谋取利益而操纵民众反对执政精英的政治策略;当代西方民粹主义反建制,但并不寻求推翻现行制度,而是一种对资本主义既有制度的修缮和改良,没有在根本上触及资本主义制度。当代西方民粹主义反移民,把外来移民当成替罪羊,将国内阶级矛盾转嫁为族裔矛盾,体现了其右翼民族民粹主义的鲜明特征。当代西方民粹主义的兴起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西方民主制度的潜在危机,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和进步性。与此同时,它导致非理性主义崛起,破坏社会秩序;它推动民主主义极端化,造成民主的内爆危机;它与民族主义合流,形成了民族民粹主义,加剧了族群对立与国家冲突;它推行的逆全球化给世界经济与秩序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发展中国家亟待应对其外溢带来的冲击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