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政策发展路径与动力机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消除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并不意味着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完全消除,如何发展和完善乡村社会政策体系既是稳固脱贫攻坚的基础问题,又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机制问题。立足于此,从贫困治理政策间关系视角去探究农村扶贫政策与乡村社会政策的演变动态、发展动力与未来方向。以G省L县进行历史制度分析发现:(1)贫困政治化是扶贫政策吸纳乡村社会政策的前提,作为政治任务的扶贫运动可以调动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以及行政手段等各种资源,从而呈现扶贫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悖论共存;(2)党建扶贫实践中的社会政策发展体现了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双重推进道路,其本质是中央的贫困治理政治势能转化为乡村社会治理效能的过程;(3)该过程通过价值宣传路径、组织嵌入路径与资源输入路径体现了乡村社会政策发展的思想动力、权威动力与利益整合动力,并且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结构性基础。创新之处可能在于抓住了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问题,从社会政策视角进行了回应。

  • 中美扶贫政策和工作机制比较及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中国扶贫脱贫工作攻坚克难,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在2020年兑现脱贫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扶贫工作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步入新阶段,宜提早研究设计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美国在扶贫减困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践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比较两国贫困标准划定、贫困人口识别和扶贫工作机制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两国扶贫工作特点及主要差异,并指出中国扶贫工作2020年进入新阶段后,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治理绝对贫困向治理相对贫困有序过渡,合理借鉴美国扶贫有益做法,抓紧谋划新时期贫困治理目标、扶贫标准和关注人群,形成更专业、更精准、更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

  • 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介入养老产业链的策略研究——基于国际经验的研究视角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从国际经验来看,商业养老保险打破自身传统产业的局限,介入养老产业,是未来比较明确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在延伸自身产业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对比研究了美国和日本在以房养老、信托基金、企业年金等一些非传统领域保险与养老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商业保险机构如何介入养老服务业、养老金融业、养老不动产业三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的策略建议。

  • 基于数字技术治理的农村互助养老合作生产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28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村互助养老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互助合作难以形成和老年服务形式由娱乐向照料转向困难两大困境。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借助数字技术的数据集成处理、信息分析匹配和远程数字视频等功能嵌入农村互助养老合作生产,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互助养老模式的改造。通过建设权威数字平台、建立可量化的互助积分以及利用数字视频技术推进互助照料落地的方式,重塑互助合作生产流程,提高互助服务供需配置效率,实现互助养老的精准化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多元互助主体协同共治格局,为农村互助养老合作生产注入新活力。

  • 基于TPB/TAM的养老服务金融参与意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济南市城市居民为例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对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金融参与意向进行研究,构建养老服务金融参与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影响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金融参与意向的关键因素及其机理;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986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城市居民参与养老服务金融的意向,感知风险负向影响济南市城市居民参与养老服务金融的意向,初始信任在用户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养老服务金融行为意向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 低龄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嬗变机理、趋向与应对理路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老年群体是具有较大差异性的中观概念,低龄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和养老服务需求变化值得关注,表现为其子女关系上从“养儿防老”到“不给子女添麻烦”,健康理念上从“没病没灾”到“全面健康”,价值追求上从“经济价值为主”到“情绪价值并重”,生活方式上从“柴米油盐”到“诗与远方”,精神生活上从“老有所养”到“学养结合”,社会参与上以人权为基础的全面参与逐渐增多。需要抓住重要窗口期,在科学研究、制度设计、老年教育、宣传引导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提前谋划布局,通过深化改革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收入水平、收入不确定性与城乡居民养老资产储备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运用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数据,考察收入水平和收入不确定性对城乡居民养老资产储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收入水平和收入不确定性正向影响养老资产储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更大,收入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小。从分位数回归结果来看,收入水平和收入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随分位数的提高而增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各个分位点上的影响都要大于农村居民,收入不确定性在低分位和高分位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在中分位的影响则要小于农村居民。异质性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居民的养老资产储备对收入水平最敏感,中部居民对收入不确定性最敏感,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养老资产储备对收入水平和收入不确定性比欠发达地区敏感。构建收入不确定性的替代变量和考虑空间相关作用后,都证明了上述结果的稳健性。交互效应机制发现,农村样本的收入水平和收入不确定性存在交互效应,但城镇样本不存在。

  • 中国乡村治理的经验与启示:1978—2023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22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经历了从自治迈向共治的变迁,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基本建立,具体表现在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取得较大进步、乡村治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及协同治理体系逐步形成。本文在分析中国乡村治理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并根据时代背景、治理目标、治理机制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转型探索、快速建设、提质增效3个阶段。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四条基本经验:一是确保党的领导地位是重要基石,二是维护村民根本利益是必要前提,三是多元主体协同是主要治理模式,四是完善治理体系是内生动力。这些经过积累和实践的经验,对于未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 城中村更新住房补偿基底选取及村民政策满意度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地方政府及开发商权衡城中村更新的经济成本后形成以家庭人口或农房初始面积为基底的补偿策略。两类补偿分别侧重村民的成员权和住房资产累积量,相对获益群体及村民政策满意度存在分化,识别其差异及关联性可为缓解补偿纠纷及后续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本文在武汉市开展城中村更新的典型调查,比较住房补偿基底选取对村民住房资产及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按家庭人口补偿的村民家庭户均还建住房较初始农房面积减少129.80m²,而按住房初始面积还建的村民家庭住房面积与更新前变化不大,仅减少14.74m。(2)按人口补偿城中村更新还建后村民家庭之间的住房资产趋近,相对剥夺指数从 0.41 降至0.10;按住房面积补偿的城中村村民的住房资产相对剥夺指数则从0.51提升到更新后的0.54,家庭之间的住房资产差距略有增强。(3)按人口补偿使城中村原农房面积低于400m²的村民家庭住房面积有较大增加,其政策满意度高;而按住房初始面积还建的城中村,原农房面积在200m2以下的村民家庭相对受损,还建后住房资产相对剥夺指数增加,其政策满意度低。(4)人口补偿方案考虑到原农房面积较低家庭宅基地的空间发展权,同时避免对抢建加盖等形成的超额面积过度补偿;按住房初始面积补偿则有利于原农房面积较大的村民家庭,但忽略了原农房面积较少家庭参与城中村更新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

  • 贫困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及机制分析——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健康扶贫是降低返贫风险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战略,也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家庭贫困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贫困显著损害了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2)食品消费不足和幸福感缺失是贫困损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3)针对贫困户的特困补助、教育补助和退耕还林补助等转移支付可以显著削弱贫困对自评健康的负面影响;(4)相比于年轻人口,贫困对农村地区缺乏风险抵御能力的老年群体会产生更强的健康损害效应。本研究不仅为贫困损害居民自评健康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通过健康扶贫来巩固脱贫成果和振兴乡村提供了政策参考。

  • “千万工程”增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经验与启示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浙江省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践案例,依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理论、空间正义理论、系统治理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构建“地理-经济-资源-信息”分析框架,实证分析“千万工程”增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治理逻辑。结果表明:“千万工程”通过地理空间优化以提升可接近性、经济体系统筹以改善可承受性、资源联动建设以提高可获得性、信息流通共享以加强可知晓性等路径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据此,建议在乡村建设中,基建交通并进,确保服务便利享有;统服务增补贴,实现服务实惠享有;内外资源整合,保障服务优质享有;确保知情参与,促进服务透明享有,最终突破可及性壁垒。

  • “认知税”:一个理解持续贫困的新视角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认知税”实际上是一种隐喻,用以表述穷人受贫困情境的影响而在决策过程中所产生的短视化行为、被蒙昧的渴望和被错失的良机,以及缺乏物质条件、社会支持和个人能力而消耗的额外认知资源。“认知税”引发持续贫困的作用机理在于其会导致穷人过度关注稀缺资源,产生注意力偏向;过多不当认知,造成贫困户的思维偏差,使其错失脱贫致富良机;教育重视不足,引发贫困代际传递。由此,丰富贫困户的认知资源,是摆脱贫困的首要选择,这就要求转变思维认知,实现认知消耗最小化;重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抛弃贫困思维模式,简化服务流程。

  • 项目难以真正“进村入户”的生成机理及治理路径——基于L乡生物质取暖项目的案例分析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项目进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乡镇政府与村庄社区不协同现象,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的单向运作和村庄社区的被动接受。山东省L乡生物质取暖项目的案例事实表明,项目进村实施主体单一,乡镇政府的项目决策过度“唯上”而忽视村庄实际需求,重视检查而忽视反馈和再修正。项目进村单方运作浪费资源弱化乡村自治能力并引致乡村关系紧张。村庄社区对项目的被动接应表现为项目落地前“插不上话”和项目实施后“反馈无果”,这既与压力型的基层治理体制相关,又与基层政府行为、村庄自主性、乡政与村治的关系以及市场技术等相关。在项目进村实施中,变革压力型体制、培育提升村庄社区自主性、搭建乡镇政府与村庄社区合作平台、构建双向互动机制、破解项目进村技术难题是确保项目真正“进村入户”的关键。

  • 子女支持能够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吗?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 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子女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护能够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将两种子女支持行为同时纳入模型时,虽然结果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生活照护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通过分组回归和引入交互项的检验,发现男性和中低龄老年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对于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反应更加敏感,子女生活照护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则不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和年龄异质性.因此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建议加强家庭支持体系的立法和制度建设、合理配置子女支持资源,促使老年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交往关系。

  • “惠民保”对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 CFPS 数据的实证分析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04

    摘要:为缓解医保基金和个人支付压力,我国政府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惠民保”应运而生,其设立的初衷是填补医保基金保障空白,缓解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减少家庭因病致贫。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査 CFPS 数据,采取 PSM-DID 方法可以检验”惠民保”推出对居民自付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其推出能使居民自付医疗费用降低 17%左右,有效减轻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惠民保“通过降低家庭风险、放松预算约束等机制实现了这一目标。从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惠民保”对乡村的影响大于对城镇的影响,对高收入组和中收人组的影响大于对低收入组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影响大于东部地区。因此在产品设计上要适当扩大“惠民保”的保障范围,丰富保障内容,在产品运营上加快推广,扩大产品覆盖面,把握商业健康险科普机会,发掘更多潜在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防止“死亡螺旋”问题发生。

  • 制度比较视角下城市长护险实施对比分析研究——以青岛市与安庆市对比为例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伴随着国家老龄化的现象越发凸显,为大力发展国家养老保障事业,国家开展及实施长护险制度,该制度是针对特殊群体中的失能失智人员进行的一项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论文分别选择青岛市与安庆市为例,通过对这两个城市在长护险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围绕实施对象、享受保险待遇及实施标准、资金筹集方式、协议护理机构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城市长护险实施存在的问题,结合青岛市长护险实施的有效经验,探索城市开展长护险的优化策略。

  • “ 三医” 联动走向健康治理的实现机制 ———基于三明医改的纵向案例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回顾中国新医改历程,以福建省三明市“三医”联动改革最为典型。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系统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分析三明医改的行动策略与治理过程,进而揭示“三医”联动走向健康治理的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树立政府元治理主体权威,通过健康治理引导下的目标转型推动三医统合型联动,以“法治-数治-群治”协同的行动策略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切实承担并履行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处理好“三医”联动的动态演进性和次序性,促成健康治理社会动员,构建健康治理合作网络。

  • 健康中国与元宇宙融合创新与发展前景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健康中国是国家战略,旨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元宇宙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空间,具有沉浸式、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为健康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研究健康中国与元宇宙的融合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健康中国与元宇宙的融合发展,分析了元宇宙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如虚拟医疗、健康管理与健康教育,并据此提出元宇宙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策略,助力我国健康产业更好地发展。

  • 儿童照料费用对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自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且长期低于男性劳动参与率。受传统家庭劳动分工的影响,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因而与儿童照料相关的成本负担通常会对女性劳动供给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我国进行托育制度改革后,公共托育体系的瓦解抬高了儿童托育服务的价格。目前,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持续下降与儿童照料费用的不断增加有着密切联系。基于此观察,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91~2015年九期调查数据,创新性地利用了社区0~6岁儿童托幼机构的托儿费支出这一指标,综合使用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儿童照料费用对我国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儿童照料费用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儿童照料费用的增加对于城镇、受教育程度较低、30岁以下和中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女性劳动参与率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稳健性分析表明,儿童照料费用的增加对男性劳动参与率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控制内生性后,儿童照料费用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负向影响显著增强。在生育政策完全放开的背景下,完善普惠托幼服务体系、健全女性就业保障制度和倡导男性共同承担育儿责任是提升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重要措施。

  • 绿色供应链助力云南智慧养老服务业的路径探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云南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与智慧养老在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技术应用具有交集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云南智慧养老服务业特色和产业聚集地,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增强云南对国内外老年人的吸引,进而提高云南养老品牌的影响力。文章主要围绕绿色供应链在智慧养老服务的生命周期中实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健康安全方面的路径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