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刘同舫
  • 以唯物史观理解新质生产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唯物史观对生产力及其与生产关系辩证互动的阐明为我们理解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参照。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生产力是人的自主活动能力及其对象化成果,是诸生产要素在现实生产实践中进行互动所凸显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生产实践的不断进行,生产实践又总是以共同的形式展开,受到一定生产关系的制约。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作为人的对象化成果的生产力在当今时代由“有形质”转向“无形质”的深刻把握,也是对作为人的“共同活动”的生产实践在当代跃升的深度认识。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以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推进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财富创造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判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生产关系改革,在深刻认识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为以经济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 重思马克思“消灭哲学”的经典论断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学术界》》

    摘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消灭哲学"的经典论断。“消灭哲学"论断中的“哲学”特指黑格尔法哲学,并非针对全部西方传统哲学。“消灭哲学"论断体现了内容和方法的双重现实性,其中"消灭哲学”和对应的“实现哲学理想"在思维方式上都呈现自我否定的特征。“无产阶級”是“消灭哲学"的必要“物质武器”,“消灭哲学”的论断以“无产阶级"作为实践主体,在理论逻辑上具备可行性。“消灭哲学"的论断与现代西方哲学推崇的“哲学终结论"存有本质性差异,实现了对“哲学终结论”的根本超越。“消灭哲学”的经典论断既体现了马克思早期哲学观的精髓,也为重建当代哲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中心主义”的破解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识和各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各国现代化实践道路的多样性源于现代性的本质规定,这一本质规定内蕴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包含自身的民族特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辟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现代化发展的单一模式,以资本现代化的文明面向来掩盖其剥削实质,衍生出“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视域。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文明定向的基础上,拒斥了西方一元现代性叙事的强制逻辑,向世界展现出多元现代性的文明图景。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文明新能量的增添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体现出当代中国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使命和担当。文化构建需要正确把握主体性原则,超越认识论层面的主体认知限度以汇聚人类共同意识,探寻符合人类普遍利益的共同价值。人类的共同价值内蕴着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公共性特质,公共性体现了社会成员共同的存在状态,公共性的凝合过程构成了共同价值生成机制的具体表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相互融合的产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超越了认知主体性的二元对立思维,在价值维度上致力于凝聚指向公共性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增添了新能量。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文明新能量的增添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9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体现出当代中国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使命和担当。文化构建需要正确把握主体性原则,超越认识论层面的主体认知限度以汇聚人类共同意识,探寻符合人类普遍利益的共同价值。人类的共同价值内蕴着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公共性特质,公共性体现了社会成员共同的存在状态,公共性的凝合过程构成了共同价值生成机制的具体表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相互融合的产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超越了认知主体性的二元对立思维,在价值维度上致力于凝聚指向公共性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增添了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