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际互动中沉没成本效应的年龄差异:面孔与行为可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探讨人际互动中互动对象可信度对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及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变化趋势。共设计两个实验,结果显示:(1)面孔信任度对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即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与高信任面孔互动时表现出更大的沉没成本效应;(2)不同可信度信息对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老年人的沉没成本效应主要受面孔可信度的持续影响,而行为可信度对其影响较小。年轻人的沉没成本效应在初期主要受面孔可信度影响,但随着互动次数的增加,行为可信度逐渐起主导作用。研究揭示在人际互动中不同年龄群体对可信度信息的处理存有差异,提示在设计信息传递方式和决策支持系统中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采取差异化策略。

  • 儿童版父母教养方式PSDQ量表修订

    分类: 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目的:修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使用的儿童版父母教养方式PSDQ(Parenting Styles and Dimensions O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量表。方法:使用PSDQ-C对47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中文版PSDQ-C包括权威、专制、放任三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父亲教养方式在三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 0.722-0.949 之间;母亲教养方式的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 0.671-0.926 之间。同时使用了EMBU-C量表进行了关联效度分析。结论:经本研究修订后的中文版PSDQ-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为今后开展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提供测量工具。

  • 线上亲社会行为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以2369名中学生为对象,对Erreygers等人编制的线上亲社会行为量表(OPBS)进行修订。在对原版OPBS进行翻译和回译的基础上,依次对中文版线上亲社会行为量表的两个分量表(实施和接受线上亲社会行为)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及信度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的两个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2和0.94,重测信度分别为0.91和0.94。两个分量表与线下亲社会行为及数字多媒体使用频率的相关系数为0.24~0.82(p<0.01),表明中文版OPB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估中国青少年的线上亲社会行为。

  • 供应链视域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算法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借助SERVQUAL模型进行服务质量差距研究是目前企业进行全面服务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征为基础,通过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体系六大维度二十五个子维度,以实地调查问卷数据为样本,利用SPSS2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检验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差距的信度和效度,并实证研究该模型应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可行性;借助IPA象限分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后继的改进服务措施提供依据。

  • 文化遗产数字叙事信任模型:概念与框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5 合作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摘要:信任是数字环境下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基础。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是一种具有重构和演绎特质的叙事方式,在数字化、数据化和艺术化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信任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人机交互特征体现出系统、信息和用户之间的相互连通和协同影响,系统叙事的可信度和用户体验的信任感构成了信任模型的双向动态互动,涉及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叙事性架构、数字化呈现、系统本身的功能建设和知识服务,以及用户的意图和行动。文化遗产数字叙事信任模型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遗产的数智化活化利用水平,促进对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叙事内容的创意演绎、文化内涵的有效阐释与呈现,而且有望为可信的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发展。

  • 政治修辞的技艺: 战略叙事中的说服、框定与历史记忆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政治叙事的可信度离不开修辞表达技艺的施展,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的政治修辞的 “叙事转向”关注了政治话语的说服力问题。基于亚里士多德修辞三原则,话语分析的叙事转向凸显了说服诱导、认知框定、记忆沉淀三大机制。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政治互动情境下,为增强政治修辞的可信度与说服力,叙事者需要使用多元的修辞策略来框定听众注意力。政治修辞技艺作为社会建构过程,凸显了政治话语的武器化。本文围绕政治话语的多维度功能,讨论政治修辞的增强与削弱逻辑,分别讨论了说服、框定与记忆的叙事强化机制,以及修辞强制与再框定的叙事削弱逻辑。在政治互动进程中有效构建叙事剧本,需要把握修辞规律,将说服诱导、认知框定与记忆沉淀结合起来。

  • 外交沟通中的廉价信号及可信意图传递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外交信号传递是缓解信息不对称、促进国家间意图沟通的重要方式。既有国际关系文献立足理性主义范式,强调昂贵成本信号的可信机制,然而这种逻辑忽视主观认知与社会心理成本要素。外交信号传递与解读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互动者的主观认知、先验信念与非话语线索等廉价信号可以产生可信后果。基于微观互动理论,面对面外交关注探测战略意图的第一手信息,身体“在场” 可以更加全面地捕获廉价信号,展示信息沟通、行动协调、社会说服与价值象征四大功能维度。在高度符号化的面对面互动中,仪式性符号、面部表情、身体语言与叙事修辞即便是看起来成本不高,却可能触发潜在的观众成本与机会成本。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出,面对面外交中的心理共情、情绪传染与感知同步机制,使领导人有能力捕捉廉价信号,促进彼此意图理解。理解面对面外交中的廉价信号可信度,不仅可以弥补昂贵成本信号逻辑的缺失,也为整合多元路径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