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业强国的特征与建设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5-25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业强国区别于国际通用概念,其内涵生发于中国土壤。充分考虑我国“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历史传承的农耕文明和农业思想、农业发展“大而不强”的现实基础、农业“优势待发”的有利趋向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农业发展思路等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的独有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为基础支撑理解农业强国及其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业强国的特征具象于世界赛道,并在国际农业发展坐标系下,从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五个层面与世界农业强国进行横向对标,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障碍和弥补短板,更有指导性地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为此需要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深层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多维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高质量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全面提升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真发力贯彻党对建设农业强国的全面领导。

  • 农业强国建设:历史方位、特征和关键支撑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5-25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本项研究立足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历史逻辑、现实形势与挑战,根植中国悠久历史与体制机制特色,在类比世界发达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共性特征基础上,明确农业强国建设的历史方位、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从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农业的要求出发,分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科学内涵、国情特征,并从建强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现代化高效市场体系、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来探讨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体系构建。

  • 抗大精神的生成基础、基本与当代启示

    分类: 其他 >> 其他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抗大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抗战烽火中放射出的璀璨光芒,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定不移跟党走,勇当先锋求胜利,向战为战育英才,艰苦奋斗葆本色。抗大精神中蕴含的忠诚品格、奋斗底色、务实作风、家国情怀、为战指向等鲜明特质,对于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 系统观念视域下的“大思政课”建设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5-21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字之别,体现了两者在视野、目标、格局、阵地、作为等方面的不同。我们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系统观念视域下,“大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需要遵循整体性、结构性、协同性原则,科学、全面地推进,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价值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15 合作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应当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总体上描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真实面貌,在“两个结合”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内涵和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根源于千百年来留存到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数千年中国文明长河的积累与创造。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建立在当代中国的基本制度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依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和表达,由当代中国基本制度所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源于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是站在世界文明发展前头的不断焕发活力的文化形态。从当前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之上,是起着引领作用、先导作用的文化,是早已扫除弱势文化的余烬,敢于向着世界文明峰巅迈进的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存共荣的文化,既体现出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一起构成世界文化的宏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