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23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档案与遗产地农业活动密切相关,记录了遗产地不同时期的样貌,其包含着的文化、民俗、艺 术等信息对我们重拾古代农耕智慧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宝贵遗存。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 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尚不明确,其特点与价值未见详细梳理。基于此,文章拟从档案学的视角出发,对农业文化遗产档 案的濒危性、多样性、分散性、丰富性的特点加以分析,阐释这类档案在科研、教育、战略、经济等诸多方面的价值,并提 出管理措施,为进一步发掘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贡献力量。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9-30
摘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从自身农业文化遗产中汲取有益养分,可为推进农业强省、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更深厚的力量源泉。着眼未来,推动河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好展现其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从内涵挖掘、宣传普及、品牌凝练等层面多措并举。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西方自19世纪以来推进的遗产保护专业化进程,对全球遗产保护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长期以来,全球的遗产被划分为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个大类,这反映的是自然和人文对立的二元价值观。近年来这种遗产价值观遭遇到来自非西方世界学者的强烈批评,也推动了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诞生于21世纪初的农业文化遗产,本质上是对传统西方权威化遗产话语的反思与挑战。本文论述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与贡献,分析了两者与现有的国际国内遗产保护体系的区别与联系,并针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中国在未来构筑综合性城乡遗产保护体系时,需要发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引领性作用。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9-18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往往涉及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对其的研究也是整体认知我国乡土文化景观特征的重要内容。研究以汉阴凤堰古梯田为对象,以景观基因理论为基础,通过文化景观基因的识别、体系构建、提取,以此建构凤堰古梯田的文化景观基因图谱,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助力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传承。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23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农民工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探索农民工档案与农业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对于农民工档案可持续发 展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农民工和农民工档案的时代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 档案与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关联的必要性,提出农民工档案有必要链接农民工输出地,反映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乡土特 质,传承农耕文明。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景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农业景观的主要创造者是农民,景观创造者和使用者的不完全一致,在实现中造成多对矛盾和冲突,主要有小农户与大企业的矛盾,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竞争,不同村庄之间的资源不均衡,农户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不公平。广西龙脊梯田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多途径带动农民增收,缓解了不同矛盾的产生,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具有借鉴意义。公司和农户之间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和作用,既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兼顾农户的合理诉求。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一个理想的农食系统需要同时满足食物安全、营养健康、绿色可持续、包容性以及韧性等多重目标。作为关乎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农食系统在新时期面临气候变化、疫情疾病、贸易竞争等一系列因素的冲击,转型迫在眉睫。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农业生产生活系统,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农食系统的对话,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膳食营养理念和资源管理方法与农食系统结合,形成更具中国特色的农食系统转型方案,也有利于从方法论上完善农食系统研究体系。本文认为,重点应从风险韧性治理、公共资源治理、生态可持续治理三个关键领域,推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参与农食系统转型,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全面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点上,从战略思维与目标导向出发,辨析农业文化遗产的时代转向并判断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方位,既正当其时,又尤为必要。以1920年为始,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大致经历了从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农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向,从以古鉴今、优先保护到转化利用的原则转向,以及从知识挖掘、战略方案到乡村铸魂的路径转向。由三大时代转向进程中所彰显的基本规律与时代特征可以判断:新时代下,农业文化遗产正处于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螯合的历史方位,今后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可能会进一步穿透、聚焦并呈现以“农民利益”为逻辑起点、以“农业文化”为核心价值及以“乡村社会”为重点领域的基本态势。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陕西自古就是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因受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了众多具有多样性、典型性、稀缺性、延续性特点的农业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农业历史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农业正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许多珍贵的技艺、经验面临逐渐失传、消失的困境,传统农业智慧的保护传承岌岌可危。农业文化遗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目前,陕西已有四处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一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对陕西四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构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发掘遗产地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社区参与及科技投入等几方面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及区域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锦屏杉木传统种植和管理系统作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清水江流域居民经过长达数百年经验积累与探索而形成的人工营林方式,其在国家、市场及林农等主体的长期互动中形成完善的种养知识和技术体系、市场分工体系,并深度融入区域社会文化。本文从历史人类学视角,探索特定时空背景下人工营林如何影响地方的社会秩序、区域的市场运行和群体行为,以及如何在乡村被在地化的认可、理解和改造,最终型构为地方性知识与文化。
分类: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本身蕴含着一种核心的价值,即“平权-进步主义”。这一价值在伦理的维度之上,可以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中多元伦理主体行动的基础。我们讨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伦理视角之下,正是对这一核心价值的有效践行。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伦理关系中,物种间的权力对等、全球性的照顾义务、代际间的伦理责任、市场中的公平与正义以及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补合作都与“平权-进步主义”的诉求相匹配。须厘清的是,这一核心价值是对平权主义和进步主义的有机结合与发展,是在平权前提下的进步主义,也是以进步为导向的对平等与公平的实践。因此,本文从伦理维度切入农业文化遗产的讨论,认为在农业劳动、食品生产、市场贸易以及行政管理中的多元伦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实践中有效嵌入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可能路径。同时,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伦理维度的研究,也可以为我国农业伦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改革是实现遗产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遗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历经多年快速发展,在迈向更高台阶的过程中,其供给侧面临三大深层矛盾,即遗产地域分布与类型结构失衡、遗产管理低效以及遗产低质量发展。问题之下,破局之要在于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为指导,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调整。为此,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矛盾产生的内在肇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改革的三大实践策略。一是“调结构”,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结构优化合理;二是“增效率”,提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效率;三是“提质量”,全面提升农业文化遗产质量。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常被看作是传统农村生产性、生活性与生态性的集合体,其美学价值却一直未受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学初创期并未将审美纳入致思范畴,后经典美学为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但自身话语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直到大众化的乡村审美活动兴起并确证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大美所在。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不同于传统审美对象的美学特性,其独特性的根本来源是功利性和群体性的农民生产实践,这也决定了农业文化遗产无法脱域,须介入式审美以引发审美经验。美学价值的重塑为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美学理论与话语体系势在必行。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遗产地乡村提供了脱贫致富、走向振兴的机遇。旨在培育社区感、营建共同体、造就新文化、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社区营造理论为有效的文化扶贫提供了一种框架。通过对陕西省佳县泥河沟村的考察发现,唤醒集体记忆的社会动员是实现人的转变的有效路径,也是促发文化自信的内生力量。在政府、高校志愿者团队、设计师团队的多方协同推进下,贫困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社区感的回归,为乡村的永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共识和情感基础。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社会科学视角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确立整体认识框架时,其众多细节、经验调查以及相关议题,能得到比较好的分类、阐释和呈现。本文从农业文化遗产叙事方式、遗产地社区乡村社会转型、农业文化遗产与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对文化遗产研究理论的拓展和补充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与中国研究等五个层面,尝试确立社会科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认识框架。这五个层面层层递进、相互关联,是农业文化遗产由局部到整体、由经验到理论的研究目标体系。从“以小见大”“取法乎上”以及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的关系等汲取的理论养分,可以阐释和说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整体认识框架的方法论依据。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山地社会的移动农业在应对“无法逃避”的统治时,会生成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是一个还没有被充分讨论的问题。我们以浙江西南山区县香菇生计为研究对象对此展开探讨。文章首先通过对这种跨省域、跨季节的香菇种植的分析,来展现这一充满不确定性、流动性的移动农业的起源和特征,继而回顾菇民从借用王朝国家的贡赋经济、象征符号来完成香菇生计的合法化,到在民族国家组织机制的荫蔽下,创造性地运用国家话语、发明仪式进行食用菌经济产业化和文化遗产化的历程,来透视“文明上山”方式由象征型聚合向组织型聚合的变迁中,东南山地的生存和繁荣策略。为此,东南山地的移动农业充满着“借用统治”乃至“创造统治的艺术”,显露着与西南山地“逃避统治”截然不同,又与华南山地“接受统治”有所差异的“农民商”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