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城乡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作为中西部乡土社会曾经的缺场者,回流农民可能面临回流后的文化再适应问题。将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视为在特定文化情境下的能动行为,构建了“情境一动力一资源”的适应行为分析链,将文化距离视为文化再适应的情境要素,将回流地地域认同视为动力因素,将社会资本视为能力因素,基于鄂、湘、黔、川四省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水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回流农民的文化再适应总体水平较高,呈现出“行为文化再适应水平>观念文化再适应水平>制度文化再适应水平>物态文化再适应水平”的结构特征;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是受文化适应情境、适应动力和适应资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与回流地的文化距离尤其是回流地的差异是导致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困境的重要情境因素;对回流地的地域认同是促进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的重要动力因素;在回流地的社会资本尤其是回流地关系网络规模、关系网络融洽度是提升回流农民文化再适应的重要资源因素。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20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苏、皖两省的839份实地调研数据,结合环境素养理论和行动阶段理论,将行为意向分为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两个阶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环境素养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素养的四个维度,即环境价值观、环境责任感、环境问题感知和环境行为技能,均通过绿色消费意向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符合行动阶段理论的影响机理。其中,环境价值观通过绿色消费执行意向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责任感、环境行为技能通过绿色消费目标意向和绿色消费执行意向两个中介变量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并且绿色消费目标意向显著影响绿色消费执行意向;环境问题感知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则遵循“环境问题感知-绿色消费目标意向-绿色消费执行意向-绿色消费行为”的路径,且对绿色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为进一步促进绿色消费行为,文章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幸福的奥秘在于“生活关系”,在于“美善相乐”的人际建构。幸福亦是一种自足的状态,是在人的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达到某种和谐与完满后的美好心理体验。古代敦煌人追求身体康健、福寿绵长的个人幸福,追求家庭和睦、万事顺遂的家族幸福,追求团结互助、国泰民安的社会幸福,他们既注重“生”,更注重“死”。他们所崇尚的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集体的;是更广泛群体的追求与向往,注重生命活动、崇尚生命价值的幸福。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在8—11 世纪敦煌文化中有着集中而独特的体现:一是道路畅通是和平合作的前提,也是敦煌文化“尚通”价值取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敦煌人对道路是否畅通之敏感,“尚通”愿望之强烈,“求通”意识之突出,在8—11 世纪的人名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二是开放包容是丝路精神的灵魂,也是敦煌文化“相通”“融通”主要艺术特色的最突出表达;三是通而不统即相通、融通而不唯我独尊独统,是以开放包容为灵魂的丝路精神在敦煌文化中的特殊体现,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毛泽东思想与精神,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思想财富和力量源泉。从当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看,毛泽东思想与精神中的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建设精神高地和道义高地、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思想不但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真理与道义的光芒,反而历久弥坚,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滋养,激励着我们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该国该民族的总体人文素养上。其大小强弱,主要取决于该国该民族的理论修养、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战略智慧和品格情操,尤其是取决于该国该民族居于决策最高层的领袖人物。一代伟人毛泽东凭借深刻的智慧、晓畅的文风、非凡的魄力、崇高的品格和伟大的风范,形成无比强大的领袖魅力,成为20世纪中华民族最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名片。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7
摘要:社会情感学习已成全球教育改革大势,而中国在推广实施这一理念时面临着本土化的挑战。我国社会情感教育政策制定者和项目实施者亟待对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社会情感学习作为教育观转向的具象,其哲学根源实质上契合中国文化的和合思想。从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视角出发,有助于进一步澄清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是什么、不是什么。在尚和合的理念下,在和合学的观照下,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内涵需从知行和合、情理和合、彼我和合三个层面去理解,需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情绪管理技能培养相区别,需虑及为己之学、中庸人才观、建设性独处、关系型集体主义等角度以避免偏误,需藉由存在孤独和思想洄游的概念反思其意义,从而为其融入中国教育话语体系提供理据。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7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扮演看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于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还临看人才缺失、文化内涵淡化和短视频碎片化传播等问题。要与时俱进,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创新转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焕发出生机活力。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新古体诗是贺敬之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又一艺术创新。面对社会语境的变化,立足自身承担的文艺工作使命,贺敬之创建新的抒情方式,以“形式的反作用”传达出面向丰富的“时代的折光”。贺敬之一方面清楚旧体诗具有形式束缚内容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敏锐意识到,旧体诗在表现某些特定题材的时候有其优长所在。通过对旧体诗取其便利、去其束缚,贺敬之打造出“新古体诗”这一兼具传统特色与当代品格的艺术形式。结合贺敬之对创作观念的阐述,分析其诗作可以看出,新古体诗兼具形式再造和内容重塑的双重意义。贺敬之一方面改造“古体”,激发今日之诗情,抒写当代之感思;另一方面依托古代典故等历史内容翻陈出新,其诗作折射出时代的光影流变。如同新歌剧、政治抒情诗一样,新古体诗是贺敬之辩证地理解诗心、诗思、诗情与“形式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循时代之脉搏、发人民之心声、创艺术新形制的实践成果。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客家地区浓厚的宗族文化与因迁移形成的族群结构,使客家人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观念。客家人在“耕读传家”“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的精神传承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坚忍内敛的群体性格特征。同时,祖辈相传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客家人的精神之中,成为他们的人生规范和行为准则。客籍作家,以文学的方式将客家女性在旧的历史时代中的生存境遇与文化经验层层揭示出来,不仅反映出客家文化对女性的品格形成与个体命运的影响,而且与新社会、新时代的文化空间、生存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文章从“新南方写作”的视域,重新审视处于传统客家文化规约下的客家女性的人生选择与文化认同,旨在探知客家女性在历史化中主体构建的复杂性与可能性。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香港,形塑了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国际大都市的想象,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繁荣之地,在享受全球化的同时,也为世界呈现了全球化的另一种形式。重庆大厦里往来的流动人口所形成的“低端全球化”成为麦高登关注的议题,“低端全球化”的流动使世界共享全球化互惠的果实。文章以麦高登教授的著作《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为分析文本,尝试分析促使“低端全球化”产生的因素并探究香港重庆大厦之外的世界是否也存在“低端全球化”现象。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平谷四座楼麻核桃在2000年后开始成为文玩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商品。在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产量剧增、质量下降的麻核桃出现了销售危机。熊儿寨乡政府以文玩贩子发明的盲开核桃的“猜青皮”为重点,打造了“麻核桃品鉴季”。平谷城乡的民众也广泛地参与到“猜青皮”中,帮助麻核桃走出滞销的困境。平谷地方社会对麻核桃销售的参与,是国家权力主导下多重主体共同参与的团结经济生成的过程。乡土中国的团结经济承接着农业市场化的风险,赋予了基层社会农产品交易道义互惠的属性,具备着推动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山地社会的移动农业在应对“无法逃避”的统治时,会生成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是一个还没有被充分讨论的问题。我们以浙江西南山区县香菇生计为研究对象对此展开探讨。文章首先通过对这种跨省域、跨季节的香菇种植的分析,来展现这一充满不确定性、流动性的移动农业的起源和特征,继而回顾菇民从借用王朝国家的贡赋经济、象征符号来完成香菇生计的合法化,到在民族国家组织机制的荫蔽下,创造性地运用国家话语、发明仪式进行食用菌经济产业化和文化遗产化的历程,来透视“文明上山”方式由象征型聚合向组织型聚合的变迁中,东南山地的生存和繁荣策略。为此,东南山地的移动农业充满着“借用统治”乃至“创造统治的艺术”,显露着与西南山地“逃避统治”截然不同,又与华南山地“接受统治”有所差异的“农民商”文化形态。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全面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点上,从战略思维与目标导向出发,辨析农业文化遗产的时代转向并判断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方位,既正当其时,又尤为必要。以1920年为始,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大致经历了从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农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向,从以古鉴今、优先保护到转化利用的原则转向,以及从知识挖掘、战略方案到乡村铸魂的路径转向。由三大时代转向进程中所彰显的基本规律与时代特征可以判断:新时代下,农业文化遗产正处于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螯合的历史方位,今后农业文化遗产事业可能会进一步穿透、聚焦并呈现以“农民利益”为逻辑起点、以“农业文化”为核心价值及以“乡村社会”为重点领域的基本态势。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西方自19世纪以来推进的遗产保护专业化进程,对全球遗产保护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长期以来,全球的遗产被划分为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个大类,这反映的是自然和人文对立的二元价值观。近年来这种遗产价值观遭遇到来自非西方世界学者的强烈批评,也推动了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诞生于21世纪初的农业文化遗产,本质上是对传统西方权威化遗产话语的反思与挑战。本文论述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与贡献,分析了两者与现有的国际国内遗产保护体系的区别与联系,并针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中国在未来构筑综合性城乡遗产保护体系时,需要发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引领性作用。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1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形式正在成为塑造中国社会和文化面貌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新媒体在数字技术应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输出以及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影响,发现网络影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与版权保护问题引发了对内容创作和分发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的担忧,以及内容品质与主流审美标准的多样性,商业模式的发展盈利能力对于网络影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推动创新发展与优质内容生产,注重培育高质量、具有深度和影响力的作品;培育良好的数字文化生态系统,促进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文化表达;加强教育与媒体素养,提高公众对于新媒体的理解和正确使用等策略。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分析"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阐释人才强国、科教强国、海洋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搞清楚"文化强国"在强国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文化强国"是强国体系的基础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理论体系,需要我们在"文化软实力"这个基本概念上形成"中国话语"。这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要求。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与我们当下所关注的"文化软实力"的立意、出发点与落脚点不同。构建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要由当前文化软实力研究中的"跟着说"、"杂着说"走向"自己说"。做到"自己说",要求我们立足中国实际,用活中国传统,激活当代中国人理论创新的自觉与智慧。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摘要:鼓藏节活动举行时间的记录有着多样化的表述,对其中最盛大的一种、有“每13年”“每12年一次”两种似乎相互矛盾的表述,哪一个更准确?梳理既有的表述并进行事实考辩可以发现,鼓藏节尽管各支系、宗族、村落在具体的仪式程式上各有不同,但“最盛大的一种”在“事实”上却有着基本一致的内核。若从苗族文化传统出发“每13年”是符合“习惯”的“表述”;而“每12年一次”的表述则更符合现代大众的理解。简言之,在鼓藏节时间举行频次表述的“古今”之中,既有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与交融的事实,也有科学与人文、时代与社会、知识与认知在文化表述上的交汇。而这其中“知识”的融通,恰恰是民俗文化事项研究阐释及其古今之辨中我们应当立足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