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作用机理、问题障碍与应对策略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8-14

    摘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缩小与主要发达国家农业差距、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举措。数字技术是影响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变量。在微观要素层面,数字技术促使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能大幅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产业中观层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业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及其内部的协作,不断催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了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在宏观层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村产权制度完善,优化了农业生产关系,使其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然而,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存在农业基础数据的采集、联通落后于数字技术应用需求,农户涉农数字技术采纳意愿不强,数字技术开发面临经济性困境,政策和改革工具与数字技术工具不匹配,以及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滞后迟滞数字技术应用等问题障碍;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还存在数字斥农、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数据安全等风险隐患。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规避可能的风险隐患,急需优化相关制度和政策创设。

  • 习近平关于的重要论述及其重大价值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21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点难点。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统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对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以战略思维审视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以系统思维概括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以创新思维谋划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丰富拓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农业理论,创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同时也为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中国式背景下的饲料产业创新与发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9-18

    摘要: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饲料生产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探索饲料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显得尤为迫切。研究通过结合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结合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的策略,首先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进行详细解读,进而分析当前饲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选取山东省作为案例地区,深入探讨该地区饲料产业的创新实践,涵盖了技术革新、管理革新以及市场革新等多个层面。研究揭示了技术创新在推动饲料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作用,同时指出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构建了农业与饲料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强调其在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以及推动地区经济进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实践者提供参考。 

  •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创新路径探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其与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方面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从而诞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作为连接实体经济的桥梁,创造出的新经济模式不断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程无疑会进一步加快,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本文立足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具体内涵进行阐述,分析理论机制,试图探究数字经济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创新路径,为进一步释放乡村活力与潜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思路和参考。

  • 集体统筹与中国式的可能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有关农业现代化的讨论通常围绕农业规模化展开。要理解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独特性,需要将之放在与全球其他国家对比的基础上。西方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转型是为了给自己的工业化提供条件,但中国今天的农业现代化转型发生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发生在城市工商资本过剩的背景下,因而中国农业转型受到了资本下乡的推动。从中国农业规模化的实践来看,常见的有土地规模化和服务规模化两种路径,但这两种路径都是由资本主导的,小农户被锁定在利润低、风险高的生产环节,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由于中国仍有大量的小农户只能依赖农业收益来维持生计,因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要考虑如何在保护小农户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保证粮食安全。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之下,一些地区探索了以保护小农户为基础的农业规模化实践。村集体通过对细碎土地的整合,或通过将小农户组织起来对接公共服务或市场化服务,也可以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以小农户组织化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不同于他国的独特创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涉及道路选择问题,要发展小农户组织化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需要为村集体的统筹经营留出空间。

  • 中国式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逻辑、政策创新与重大意义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05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面对“谁来种地”的难题,以“三权分置”改革为制度保障,中国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中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方面的政策创新,该经营体系在巩固完善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业节本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及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