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 持续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红旗文稿》

    摘要:今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这十年,既是党的国家安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大飞跃的十年,也是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大发展的十年。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安全机关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为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强大合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 总体国家的战略擘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5-21

    摘要: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十年来,中国经受住了诸多重大风险考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显示出这一思想的强大生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构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精髓在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突出标志体现在总体安全、大安全和动态安全,根本落脚点是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 理解当代中国的安全哲学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6-25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安全主体在安全政治中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可以抽象出其所信奉的安全哲学。以当代中国的安全哲学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基于自身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中国提出与之相匹配和呼应的新安全观,并且分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及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两个阶段。同时,中国所主张的新安全观与旧安全观在政治基础、安全结构、安全战略、争端因应、和平保障五个方面形成鲜明对比。以此为线索,当代中国安全哲学的具体内涵可以被理解和概括为一体安全、兼容安全和发展安全,倡导树立忧患意识与发扬斗争精神。当然,当代中国的安全哲学还面临包括启动成本、维持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成本问题,包括不对称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内的行动问题,以及包括安全感问题、实践转化及其效力问题和他者问题在内的竞争力问题等现实困境和理论困难,这也是当代中国的安全外交需要作答和完成的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

  • 美俄档案解密及对我国的启示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24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搜集梳理美俄两国数十年的档案解密统计数据,通过对美俄档案解密制 度及背景和动因的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完善我国档案解密和开放审核制度提 供参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建立符合党和国 家重大战略、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的档案定密、保密和解密体系;以新《档案法》为依 据,完善档案解密制度和档案开放审核制度;在解密过程中坚持保密与解密并重,绷 紧保密之弦;建立责任清单,监督落实到位。

  • 总体国家下大数据安全能力组态路径研究: 基于PLS-SEM与QCA方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摘要:[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迫切需要提升大数据安全能力,揭示大数据安全能力多重影响因素耦合下的多元路径,不仅有助于地区数据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升大数据协同安全能力,而且有助于构建国家安全保障体系。[方法/过程]基于TOED理论框架从技术层面、组织能力、环境因素、数据要素四方面构建大数据安全影响因素框架,以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定性比较(QCA)相结合的方法,探寻各因素间的关系以及组态视角下的我国大数据安全能力路径。[结果/结论]技术层面、组织能力、环境因素、数据要素关系越紧密,大数据安全能力水平越高;信息基础设施、创新能力、数据治理与安全、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数据资源建设和数据要素流通均无法单独成为实现大数据安全能力的必要条件,需要各个条件相互组合联动匹配;高大数据安全能力组态路径包括组织—数据均衡型、数据治理—要素流通型、数据资源建设主导型、数据要素流通主导型,非高大数据安全能力组态路径包括技术—环境—数据综合缺失型、数据—基础缺失型、技术—资源缺失型、技术缺失型;我国应该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思想,从各地方的优势出发,结合各地区的组态视角,选择适合各地区大数据安全能力发展的路径。

  • 总体国家下大数据安全能力组态路径研究:基于PLS-SEM与QCA方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8-13

    摘要:【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迫切需要提升大数据安全能力,揭示大数据安全能力多重影响因素耦合下的多元路径,不仅有助于促进地区数据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升大数据协同安全能力,而且有助于构建国家安全保障体系。【方法/过程】基于改进的TOE理论框架从技术层面、组织能力、环境要素、数据要素四方面构建大数据安全影响因素框架,以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定性比较(QCA)相结合的方法,探寻各因素间的关系以及组态视角下的我国大数据安全能力路径。【结果/结论】技术层面、组织能力、环境要素、数据要素关系越紧密,大数据安全能力水平越高;信息基础设施、创新能力、组织治理与安全、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数据资源建设和数据要素流通均无法单独成为实现大数据安全能力的必要条件,需要各个条件之间相互组合联动匹配;高大数据安全能力组态路径包括组织—数据均衡型、数据治理—要素流通型、数据资源建设主导型、数据要素流通主导型,非高大数据安全能力组态路径包括技术—环境—数据综合缺失型、数据—基础缺失型、技术—资源缺失型、技术缺失型;我国应该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思想,从各地方的优势出发,结合各地区的组态视角,选择适合各地区大数据安全能力发展的路径。

  • 总体国家下的档案开放审核制度优化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18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章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档案开放审核制度,发现其中存在 开放范围判定依据不明确、控制利用范围判定依据不完善、协同机制尚不健全、监督救济条款笼统 等问题。进而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基本政治原则、秉持安全与开放并重原则、兼顾利益权衡与可分 割原则,并针对档案开放审核制度的实际问题提出构建主体协同关系、以“负面清单”明确判定依 据、完善监督救济程序等制度优化策略。

  • 我国财政安全的内涵、挑战和实现路径——基于总体国家视角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提交时间: 2024-06-15

    摘要:财政安全是所有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试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厘清财政安全的内涵和要求,甄别我国财政安全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给出实现财政安全的政策路径。本文提出,财政安全是一国的财政收支短期平稳运行,中长期实现跨年度、跨周期平衡,并储备一定的财政空间和财政资源,应对各种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冲击,以维持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当前,我国财政安全主要面临来自财政收支压力、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自然灾害和复杂国际形势等方面的挑战。实现财政安全,未来政算取向可以考虑从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构建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数字经济适配的数字税收体系和建立高效的财政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以财政安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 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辩证关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5-21

    摘要: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贯穿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鲜明红线。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安全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社会理念相协调,使得统筹发展和安全有了稳定而又有活力的社会基础。以其为根本遵循,我国创新形成了在社会稳定基础上统筹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科学治理机制。

  • 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理论逻辑、历史演变与实践路径

    分类: 政治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正确认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逻辑关系与体系结构,是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展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西方政治思想中“社会产生国家”与“国家决定社会”两种较为主流的理论观点,都明确了国家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利的保障作用。马克思主义则从社会决定国家出发,强调国家维护安全的外部职能与社会管理的内部职能,确立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呈现嵌入性、同构性与层次性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巩固新生社会主义政权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后突出强调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服务;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应当遵循国家安全中央事权与社会稳定地方事权的治理事权逻辑,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分治理结构下国家、政府、社会治理层级逻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法治逻辑,国家安全风险与社会稳定风险的风险治理逻辑,以更好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 总体国家的理论建构、实践探索与世界意义

    分类: 政治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经验,吸收并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安邦的思想内核,同时深刻汲取了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这充分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包容性、先进性、集成性、思辨性和人民性,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十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党和国家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为创新国家安全理念和认知,丰富各国国家安全道路选择,解决现代化进程难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强化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5-20

    摘要: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人工智能在为各行各业赋能的同时,也带来了系统性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伦理和军事安全风险方面。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大安全理念为指引,加快构建涵盖人工智能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 中国国家安全学:生成逻辑、体系创新与未来展望

    分类: 政治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国家安全学的设立既是呼应新时代发展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时代赋予国家安全学现实土壤,战略赋予学科建设内在动力,交叉是学科产生的关键内核,作为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国家安全学在时代与战略的共鸣下应运而生。国家安全学在总体思维和交叉思维的指导下,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提高站位、科学错位;在学术体系建设上立足国情、注重内涵;在话语体系建设上言之有理、言之有道,不断探索国家安全学的体系创新,逐渐发展出一条中国国家安全学建设的独特路径。面向未来,需要牢牢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探索学科基础研究范式为主线,立足学科自身的交叉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推动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 总体国家视野下的中国周边安全合作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6-25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中国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不仅需要加强国内安全治理,也需要重视国际安全合作。周边地区对于中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的首要外部区域。十年来,中国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多领域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谋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纵观中国与周边国家安全合作的历程,呈现出以下特点:统筹安全与发展、协调推进各领域安全、尊重差异与各有侧重、战略谋划与务实推进相结合。中国在周边地区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可以更好地维护主权、安全、发展核心利益,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推动周边安全共同体建设。但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周边地区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安全互信不足、泛安全化、系统效应受限等局限,需要中国与周边国家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周边安全共同体的构建。

  • 系统观念视角下总体国家探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观念:一是普遍联系,在既注重历史经验又明晰国家安全形势中来把握国家安全;二是全面系统,在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主次中布局国家安全;三是发展变化,在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中协同推进国家安全。基于系统观念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携手共建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安全共同体都具有重大意义。

  • 总体国家视域下信息迷雾的防治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 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信息迷雾的成本更低、危害更大,给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提出的各个领域带来负面影响。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安全十分关键。[方法/ 过程]文章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出发,以其宗旨、根本和基础为切入点,梳理信息迷雾的呈现形式,总结出当前信息迷雾的特征,从中分析防治的方法和策略。[结果/ 结论]通过对已有事件的分析,得出信息迷雾具有传播广泛、体验感真实、不易鉴别等特征,并据此从法律政策、用户评估、防伪技术、官方介入、宣传教育5 个方面提出对信息迷雾的预防策略和治理策略,以期为社会公众、相关平台以及政府部门等在预防和治理信息迷雾的工作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全球安全倡议: 总体国家在国际安全领域的呈现和延展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7-24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2022年4月中国政府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及2023年2月推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是中国针对近年来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挑战而做出的政策反应,体现了中国国家安全思维的总体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年来国内安全政策与国际安全政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结果,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际安全领域的呈现与延展。中国近年来的外交实践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生动体现,两者对今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及对外政策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思想、制度、战略: 从三个维度理解总体国家的创新性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7-24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思想、制度和战略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性的三个重要维度。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首要创新性在于思想创新,以系统统筹的整合逻辑引领着国家安全思维方式的转变,围绕“十个坚持”的总体目标,以整体安全效益为标准把握复杂的内外安全环境和实践,推动各方面、全社会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其次,先导性的思想创新引领着正式和非正式的安全制度创新,中国在十年间构建起内外统筹兼顾、多元功能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及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党管安全”归口领导机制,走出了一条以“五个坚持”为重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最后,思想和制度创新共同推动着国家“大战略”的创新协同,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安全稳定性,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 中国传统安全研究十年进展

    分类: 政治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年来,中国的传统安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从研究议题看,中国的传统安全研究主要聚焦地区冲突,领土争端,联盟政治与伙伴关系,核安全、太空战略与网络安全,安全秩序等重要议题。在理论研究上,中国传统安全研究在宏观理论和中层理论方面都有大的提升。总的来看,中国传统安全研究在过去十年研究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学者发展了一些安全理论,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研究方法、人才梯队和学术共同体建设上,中国传统安全研究也取得了进步。不过,中国传统安全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目前理论创新仍落后于中国的外交实践,难以满足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安全研究也面临学科碎片化和产出泡沫化的问题。展望未来,中国传统安全研究需紧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重视对中国经验的提炼和总结,通过基础理论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撑。

  • 总体国家视域下的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机制建设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数据流动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力量。然而,跨境数据流动在带来便利与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对国家主权、社会稳定、个人隐私及企业商业秘密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深入探讨了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强调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总体框架下,应统筹考虑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当前跨境数据流动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数据泄露、非法获取、滥用及跨境传输中的监管难题等;提出了构建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机制的路径与策略。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旨在构建一个既有利于数据自由流动又能够确保国家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机制,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