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映论抑或再现论——马克思形式省思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在认识论问题上,马克思是再现论者而非反映论者。反映与再现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模式而且具有不同的理论效应。反映能清晰准确地“镜现”事物,但它是被动的仿像性的,在知识建构上往往缺乏创造性。再现虽不具有总体的精确性,但它是能动的想象性的,不仅可以“再生产”知识,而且这种知识可以包含对人类行为的筹划。再现论深嵌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当中,由此构成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所具有的筹划潜能是反映论无法提供的。这是深化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实践性质及其对当代社会的积极建构意义的关键。

  • 评胡适和冯友兰对孔子“正名”说的诠释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摘要:关于孔子“正名”,胡适诠释为“以名正名”,冯友兰诠释为“以名正实”。但不管是胡先生还是冯先生,都仅仅局限于西方哲学的逻辑学和认识论的立场。从理论上讲,孔子“正名”中所涉及的名实关系根本不属于逻辑学和认识论的领域,而是属于鄙人所谓实学的领域。“正名”方法虽然不能作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但却是一切人文学科的普遍的方法论原则。从实践上看,“正名”所涉及的问题也就是现实中的“打假”的问题。

  • 海德格尔的“Wahrheit”:是真理?还是真相?还是真实?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0

    摘要:在海德格尔那里,德语“Wahrheit”一词兼三义:一义是“真理”,属于认识论或知识论范畴,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命题真理”,他也常常说“作为正确性(Richtigkeit)的真理”;二义是“真相”,属于本体论或存在论或存在学范畴,这就是海德格尔孜孜以求的念兹在兹的所谓“作为无蔽的真理”(国内学界的通译);三义是“真实”,属于实学或实践论范畴,海德格尔称之为“Sachwahrheit”(现中译为“事情真理”)。“真相”、“真理”、“真实”分别是哲学三大领域存在论、认识论、实践论的追求目标:存在论探究事物的真相;认识论探究如何认识真理;实践论探究如何获得真实的东西,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在无法弄清德文“Wahrheit”的确切意思时,我们建议用“真者”来译之,而在上下文的语境可以明确区分“Wahrheit”的“真理”、“真相”和“真实”这三个意思的时候,我们就分别开来译之。这就象英语的“brother”德语的“Bruder”,当上下文的语境不能确定其准确意思时,我们只能模糊地译为“兄弟”;但在能够区分开长幼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译为“哥哥”或者“弟弟”一样。任何认为把英语的“brother”德语的“Bruder”统一译为“哥哥”的观点都是大错特错的!同样,任何认为把“Wahrheit”统一译成“真理”的观点也都是大错特错的!

  • 孟子“不虑而知”新解与良知的实现——基于德性的视角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19

    摘要:在孟子“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一说中,良知一般被视为主体道德意识或道德实践等层面的内在规定,所以通常以道德德性加以阐释,以致忽略了可能潜含的理智德性内涵。转换考察进路来看,与饱含神秘色彩的“生而知之”不同,“不虑而知”以遮诠的形式寓意了良知的认知特性,以及某种消极实现方式。在德性认识论的启发下,作为一种好的、可靠的认知结果或认知状态,良知不仅蕴含了伦理意义下主体德性品质的良善,也意味着一般意义上“心”之功能的良好。而良知所彰显的此种认知状态的达成,离不开主体相关理智德性的参与和发挥,感和直觉 即为良知的两种可能实现方式。

  • 面向群体交互的档案服务系统构建——针对馆员与用户的分析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1-16

    摘要: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交互对于档案突破自我封闭圈、促进自我服务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以社会建构论、交互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面向群体交互的档案服务系统,扩充档案服务内涵,强调馆员积极主导、用户参与驱动的双向服务互动,并确立系统总体框架,以馆员与用户、馆员群、用户群为主体层,以信息、学习、评估、涌现等交互行为为行为层,以沟通、激励、识别、认知、反馈等为机制层,旨在促进档案请进来,走出去,实现档案服务转型。

  • 中国四省市学生的科学学习类型与科学素养、职业志向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9

    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形态,对培养其科学素养和从事科技相关职业的意愿非常重要。此研究联合期望价值理论和认识论信念相关研究,基于PISA 2015我国四省市9841名中学生的测试数据,利用潜在剖面分析从学习动机、参与和认识论信念三个方面探索了中国学生科学学习的类型,并进一步揭示这些类型与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职业志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生科学的学习存在四种类型:“低兴趣组”、“积极参与组”,“实用主义组”和“科学家组”;(2)不同类别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和科学职业志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教师主导和探究教学行为均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类型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采用探究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组”和“科学家组”——而不是“低兴趣组”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