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史 提交时间: 2024-10-03
摘要:作为美国建国初期最为关注文化教育的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在文化教育上颇有建树。这与杰斐逊高度重视阅读有着重要关系,他终其一生不辞辛劳地搜集书籍,对法律、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进行了广泛的阅读;他不仅精心地教导晚辈读书学习,还大力倡导公共图书馆建设,推进知识的普及。杰斐逊对阅读的重视和倡导,促进了学识的增长、道德的修养、精神的丰富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这一范例对我们重审阅读的价值、开展阅读推广和图书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文化人塑造了疏离于传统、强调理性的启蒙式自我认同,并呼唤新的生活方式,向往美国式的一 夫一妻小家庭。 当新青年奔向恋爱结婚的时代新潮时,也有一些西化的知识分子持相反的论调。 以学衡派为 代表的知识分子批评家庭革命者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风俗多有误解和美化的嫌疑,认为传统中国伦理观念 对于现代中国的家庭生活仍有意义和价值。 他们意识到躁动不安的青年对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的破坏,因而 强调伦理道德对于凝聚社会和滋养人心的重要意义,并尝试从文化中寻找民族复兴的基础。 虽然他们微弱的 声音淹没在家庭革命的洪流中,但是这一群失败的挑战者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方向。 作为一群西化 的保守者,他们努力探求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强调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仍给今人以相当的启发。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9-24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已经完善、稳定,然而明代中后期的士人以及官员对科举身份功用的认识却发生了诸多变化。在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入仕治国在明代前期是科举身份的首要功用。然而到了晚明,入仕治国不再成为科举身份的主要作用,科举身份的作用逐渐多样化。这一转变不仅仅是科举考生主观心态的变化,更是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客观条件变迁的体现,并对国家机器的运行、地方基层的治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明一代,广东地区的中举人数较前朝大幅增多,他们对科举的态度十分复杂多样,正反映了晚明科举身份功用的多样化。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9-23
摘要:薛祥是明初的一个高级官员,然而明初的史传对其记载多偏负面而不见褒扬。随着明中后期私家修史风潮的出现,薛祥形象开始变化,被塑造成忠臣、直臣。卒至清修《明史》,所呈现出来的薛祥形象已与明初截然不同。这种形象塑造背后牵涉着地方人士的溢美、时代背景的烙印、政治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对薛祥形象在明清的变迁加以考察,有助于我们探究明清历史书写的复杂背景。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9-23
摘要:长期以来,“廷杖”作为有明一代著名的“酷政”与“秕政”,融入了人们对明代皇权专制与明代政治生活的印象中,成为明朝的“污点”之一。由果推因,“廷杖”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说法亦渐成“常识”,为学界和民间所默认。这种说法的来源大抵上基于《明史·刑法志》的论断。但若加推敲,则会发现该观点的立论证据不足,值得我们予以更多思考和探研。也应以此为切入点,重新思索文本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和区别。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9-19
摘要: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纽约州尼亚拉加瀑布城的拉夫运河事件是美国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化学污染泄露事件,其处理进程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一般而言,在环境危机事件中,政府于法于理均应采取积极的信息公开机制以贯彻其职能。然而,面对沉重的媒体和民众的舆论压力,美国政府采取了特定的信息发布策略以进行舆论引导从而减少行政阻力、获得更高的支持率。事实证明,以这种“部分的真相”建构而成的认知误区,对民众心理、社会舆论、决策执行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效果不仅使美国政府有效解决了危机前期的环境危机和社会问题,也提前完成了对拉夫运河地区的修复与安置工作。本文将从信息公开机制的视角下重新审视拉夫运河事件,一窥美国政府政治虚伪与欺骗的真实一面,并综合该事件中民众-媒体端及政府端运作的被动和无力的原因,从监督机制、制度运作、权利优化、信息阐释、环境教育以及行政与司法间的关系调整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践相结合,通过党的决议、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和领导人重要讲话等形式,对妇女进行教育,引导妇女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提高妇女干部、妇女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健康发展和引领中国妇女运动正确方向,保障妇女权益的实现。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传播者和承继者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妇女解放只有通过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来实现,妇女解放一定要伴随着阶级解放、社会解放和民族解放而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对妇女进行阶级性、革命利益至上的教育,通过赋权妇女,教育、争取妇女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教育的出发点和总原则是一切为了抗战,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重视对女干部的培养教育。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教育妇女在参加土地改革运动中实现自身经济地位的提升;教育妇女参战、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支援前线,为阶级解放贡献力量;教育妇女反对封建思想的束缚,保护自身特殊利益等。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确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之路,改变了中国妇女的前途和命运。
分类: 历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本文以西夏、汉文文献为主,结合考古资料何西夏时期壁画,对西夏剑的形制、制作、装备尽可能全面分析,以期对西夏剑形制、制作以及宋人为何推崇“夏人剑”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
分类: 历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康熙历狱”是清初著名案件之一,此案公开争论点,是清廷是否应该采用汤若望带来的西洋历法。今人对于此案的研究往往在如下两种意义加以分析:其一是将西洋历法使用看做对科学接纳的标志,否则视之为排外。其二是强调汤若望的天主教徒身份,从而探讨清朝对于天主教的态度。本文通过满文密本档对案件进行重构,揭示出此案的直接原因,是汤若望利用职权擅自更改职掌范围,引入教徒下属控制历法发布,同时力图将不符天主教义的择吉风水内容排斥于钦天监外,从而招致祸端。另外揭示出清廷并非排外,而是不允许天主教权凌驾于国法的深层史实。
分类: 历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初,是青年学者根据出土文献重写秦汉史的时代。想要根据出土文献重写秦汉史,除了充分省思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复杂关系,还需要做到三点:书写内容的更新、书写思维的改易、书写结构的变革。陈侃理主编的《重写秦汉史》共九章,《律令法系》《徭役制度》《军事制度》《政区地理》《时间秩序》《信仰世界》诸章的书写内容无疑都有所更新,书写思维也都有所改易,而《文字发展》《文书行政》《里耶秦简》三章还可见到书写结构变革的尝试。此外原有一章程少轩的《数术文献》,由于新的数术简牍即将刊布,暂时不克出版,反映出重写秦汉史成也材料、败也材料的限制。至于作者自己的《地方行政》一章,则缘于种种内外因素,未能及时交稿。此外,出土文献研究不只是碎片化,亦可能具有“普适性”,这无疑是根据出土文献重写秦汉史的关键基础。
分类: 历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孙吴临湘侯国的“丘”应由自然聚落发展而来,其族居形态或“聚族丘居”,或“多姓均势杂居”。聚族丘居反映了孙吴时期基层宗族滋育的事实。不过,孙吴延续了秦汉以来的经常性做法,即利用乡里编制对丘民进行分割与整合,以期离散地方豪族。不过,随着“里”的地域意义日益虚化,逐渐成为纯粹的户口编制单位,乡里制在离散自然聚落族姓方面的功能可能已经退化,孙吴临湘侯国乡里“多姓均势杂居”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族居形态,事实上一些丘是聚族而居。
分类: 历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汉代的掾具有主官特质,表现为有部分审判权、拥有自己治所等。这使其在属吏中有较高的地位。与史只负责事务性、程序性工作不同,掾作为部门主官,有参与议政的权力。掾可以作为敬称和姓连用,同长吏一样。掾和史同时出现的场域位次分明。从与长吏关系角度,汉代的掾分为门下掾、曹掾、部掾,以及散掾。部掾活动在县下之部,负责专项事务,偏重于政务执行。部掾兼劝农掾时,部掾是主体。散掾是因时、因地制宜,根据需要设置的特别职官。西汉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在属吏中分离出掾,郡县长吏将一部分决策权让渡给他。掾的扩张是地方官府对外部社会治理环境变化的一种调适,反映出地方长吏通过构建复杂的行政体系,来加强对地方社会控制。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政商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商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态,由计划经济时期“清而不亲”的政商关系逐渐演进为新时代“亲清有度”的新型政商关系。随着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政商关系的理论根基,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出发正确认识和全面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机构应当尽快着手推进政商交往制度建设、建立政商交往良性互动、加强政商双方思想引导,从而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的“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指示。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谏诤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决策制度中的重要环节,言官系统在面对不适宜的中央决策时,往往会采用谏诤输入的模式,以整纲肃纪、匡扶社稷和维护正统。谏诤输入的背后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逻辑和文化底蕴。在政治系统理论、官僚自主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变量偏离-自主行动-制度结构”为分析框架,对明朝万历年间“国本之争”中言官谏诤过程进行微观史料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的言官谏诤行为是一个反复而渐进的政治过程,围绕政治系统的决策议题,言官系统、宰辅系统和皇帝系统之间展开了复杂的策略互动。其中“何时输入”取决于干扰刺激造成的“儒家礼法”和“君主正道”等基本变量之于临界范围的偏离程度,“如何输入”体现为“上疏”与“论救”的组织自主、“定义内容”“制造热度”“选择信息”的议题自主、将压力传导给特定政治主体的压力自主,“为何输入”则源于以“祖制”为核心的传统政策、御史及给事中等科道制度以及儒学塑造的谏诤文化观念而形成的制度结构。探讨古代监察系统在履行监督职能促进完善决策方面的运作逻辑,对当今纪检监察机关“促进完善发展”职能的行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示作用。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德川暮府后期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本多利明基于独特的“自然治道”思想,构建出“海优陆劣”“西方优于东方”的海洋文化意识、拓展海洋贸易的海洋经济意识、“北取、东拓、西进、南入”的海洋扩张意识。其海洋意识既有进步性和战略性,也充满了片面性、保守性、侵略性;既影响了幕府对“虾夷”地的管理以及日本开放的贸易思想的形成,也是日本“脱亚入欧”以及对外扩张的思想来源之一,必须辩证地加以对待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是日本全方位向西方学习,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幕末以来,以本多利明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发展海洋事业,实现“海外雄飞”。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确立了“海运立国”的方针。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优先发展海运业、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海运兴国”之路。为大力发展海运业,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海运会社的成立、主导大型会社的重组、投入大量资金对海运会社和特定航路进行补助、制定各项鼓励海运发展的法律法规等。海运业保障了日本近代纺织业的腾飞,也大大促进了造船业、制铁业的快速进步,还带动了保险、金融、海员教育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海运成为明治日本“兴业”的保证、“富国”的手段、“强兵”的要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海运兴国”之路也伴随着日本的对外扩张,具有侵略性。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9-14
摘要:近代入康外国人著述中对康区壮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当地人理想生活方式的赞美,是形成“香格里拉现象”的文本源头。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融合了大量入康外国人对康区记载的信息和印象。20世纪30年代后期,“香格里拉”这一名称已经在入康外国人中使用。忽视西学、汉学、东方主义语境中“真实的香格里拉”与今人“重构的香格里拉”之间的差异,是今人难以从《消失的地平线》文本及“香格里拉现象”中辨识出其隐含的“西方中心论”实质之重要原因。“香格里拉”这一文化符号,神化乃至异化了藏区,当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康藏地区的全球影响力。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16-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同时也带来了部分西方的科学知识。中国的儒家士人和士大夫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激烈反对、拒斥接受这些知识,也有一部分人乐于学习传教士带来的科学知识,接受并试图融合而后超越西方文化。拒斥的一方,有出于意识形态立场、政治安全角度考虑的,如《破邪集》的编辑者徐昌治,以及该书中收录的各色人等,如清初布衣杨光先;也有王夫之这样的大儒,从儒家经学中天文、地理知识的固有立场出发,批评利玛窦的地圆说和地球与太阳及诸行星的距离说。接受的一方表现出比较多元的立场,有徐光启的“超胜会通”说、方以智的“坐集千古之智”折衷说,也有以康熙皇帝为代表的“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虽然最终不利于中国人虚心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但也包含着一定的合理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即在学习外来文明中的先进内容时,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通过对“思潮”的来源进行实证考察,就目前所见材料而言,发现“思潮”一词最早出现于在留学群体所办的刊物。而考察“思潮”英译来源,并涉及汉语世界使用情况,可以发现,“思潮”在中外文化交互语境中,成了一个具有多层历史语义的术语。目前看,思潮有四个历史语义层,一是指 “倾向”或者“趋势”,侧重“潮”,而且侧重“新潮”之义;二是侧重“思”、“思想”;三是指向精神、心灵以及意识等层面;第四,由于其“潮流”的意义拓展,其中蕴含着“运动”意义十分明显。但是,可以看到,在“思潮”的意义形成过程中,一种“微型隐喻”叙述一直围绕着其运动,而从广阔的语境中,对其语义及其形式的宏观把握,也是非常必要的,而这其实是一种类似“家族类似式链接”的语义现象,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思潮术语的最终形成,与汉字本身的语义及部分通用语义有着密切关联,而从本研究可见,历史认知术语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